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⑵使学生了解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⑶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⑷解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能力目标:
⑴掌握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 ⑵了解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口过快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讨论关注人口过快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学生树立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观点。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人口增长给社会带来的压力。
( 2)日益增长的人口与全球生态环 境的关系。 (3)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4)环境污染的种类。 难点:
(1)日益增长的人口与全球生态环境的关系。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教案,苏教版,生物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1.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选取那些最具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制成图或表格。图具有一目了然的直观效果。
2.点明该节内容简介,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激起学生探究的意识: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力的发展,再加上长期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容纳量。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局部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而且也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破坏,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你又是如何看待人口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呢?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展示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图,复习种群的数量变化相关内容,以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图为例,讨论: 1.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为什么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表现出“J”型增长?
3.中国政府认为,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人口是关键。人口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为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开垦土地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能源或矿产的关系,等等。
教师: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力的发展,,再加上长期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容纳量。,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局部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而且也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破坏,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人们把人口激增称为“无声的爆炸”。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组织学生看课本,然后讨论交流。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 人口增长及其特点
阅读课本P94-95相关内容,结合图“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形式举例”,进行分析、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1〗“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中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方式,那么人口增长是接近哪一种增长方式呢?为什么?
【讲述】如果一种生物没有了天敌,而食物供应又比较充足,它就会过度繁殖,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数百年来,人口的增长就是这样的情景。 〖问2〗将你置于拥挤不堪的人群中,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想法? 【讲述】假如置身于图中,就会感到自己和他人不仅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而感受到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
〖问3〗造成人群拥挤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讲述】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口在某一地区过于集中;从根本上看,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以及人口流动过于集中。
〖问4〗你是否同意“人满为患,地球超载”的观点?
【讲述】实际情况是,地球上有些地区已经达到或接近达到“人满为患”的程度,而不能说整个地球因人口膨胀而超载了。这是因为从整体上看,全球总人口(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尚未达到全球能够承载的总人口(对于地球的人口承载能力,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部门尚无一致的估算,已有的估算数字为75亿至500亿)。
〖问5〗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是从1949年开始的,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讲述】1949年建立新中国之后,人民脱离了战乱,生活比较安定。出生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问6〗我们国家为什么非常重视人口问题,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呢? 【讲述】我们国家的现状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较少。
〖问7〗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能否用图解其中的相互关系?
【讲述】
〖问8〗我国是如何控制人口增长,与此同时还做了什么?
【讲述】实行计划生育和颁布了法律法规,同时还加大了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探究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阅读课本P97-99页,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下面的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回答相关问题。
〖问9〗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什么不同?
【讲述】①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
②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
〖问10〗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是否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讲述】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
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问11〗种群大小——随人口增长,土地资源能否增多? 【讲述】否。土地资源是有限的。
〖问12〗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亩产量变化与人口种群大小变化之间表现出什么关系时,才能维持人口的生存?[来源:Zxxk.Com]
【讲述】对粮食资源的影响:由于人口剧增,耕地相对减少。2000年,世界人均耕地为0.15公顷,大大低于1975年的0.31公顷,我国人均只有0.08公顷,形势非常严峻。人口增加,人均土地资源减少,只有在人口增长和粮食亩产量基本相符合的情况下,人才能够生存得长久。
〖问13〗由于科技的发展,我们现阶段能否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 【讲述】人口剧增对生产能源和生活能源的需求大大增加。现在已出现世界性的能源短缺,为了满足能源的需求,人类大力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及其他能源,如太阳能、潮汐能、核能等,尽管这样,人类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
〖问14〗人口数量的增加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如何?[来源:Zxxk.Com] 【讲述】人口剧增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人类无休止地开发矿藏、森林、淡水、海洋资源,使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问15〗有人说“人口增长只是部分直接污染了环境,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如何解决? 【讲述】不正确。
为了向土地索取粮食,人类向环境施用大量农药、化肥,这种无节制的使用,造成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在能源大量消耗的同时,生产的废水、废气、废渣也严重污染环境,滥开发资源会引起资源枯竭,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恶果,加剧了环境污染。
由于人口增加而对粮食、能源和资源的需求,直接或间接的污染了环境,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破坏又直接危及人类的生活。要解决以上问题,主要途径是控制人口增长,把人口数量控制在环境负载量以下,与环境和谐共存。
〖问16〗总结以上内容,请你绘制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图。 【讲述】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人类影响环境 教学设计 教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