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考情解读立标杆▌ 命题点 考向扫描 真题举例 2019·课标全国卷Ⅰ·12 考向1 货币与纸币 2017·课标全国卷Ⅲ·12 2016·课标全国卷Ⅰ·15 2019·课标全国卷Ⅱ·15 2017·课标全国卷货币 考向2 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 Ⅱ·13 2016·课标全国卷Ⅱ·13 2015·课标全国卷Ⅰ·15 智慧备考:关于货币的知识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2021年备考需关注如下几点: (1)结合实际分析数字货币产生的积极影响。 (2)结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3)结合图表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 (4)分析我国汇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考向3 价值量(总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018·课标全国卷Ⅰ·12 2017·课标全国卷Ⅱ·12 2019·课标全国卷Ⅱ·12 考向4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2016·课标全国卷Ⅱ·12 2015·课标全国卷Ⅱ·15 主要考查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格变动的影响,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常以坐标曲线题和思维推导题的形式出现 主要考查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发行、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等。常以图表题或推导题的形式考查货币的基础理论 命题方向 价格 2019·课标全国卷Ⅰ·13 2018·课标全国卷Ⅲ·12 2018·课标全国卷考向5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Ⅱ·12 2017·课标全国卷Ⅰ·12 2017·课标全国卷Ⅱ·38(1) 2016·课标全国卷Ⅰ·12 智慧备考:价格的决定与变动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着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理论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备战2021年高考要关注以下几点: (1)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2)支持价格对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 (3)结合价格对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考查能源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考向6 影响消费的因素 考向7 消费类型消费 与消费结构 近几年未考查,但此考向与考生生活联系较为密切 2016·课标全国卷Ⅲ·13 主要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结构等,以选择题为主,常以推导题的形式呈现 智慧备考:消费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备战高考时要关注以下几点: (1)根据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导出原因——影响消费的因素。 (2)分析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我国继续促进消费的主要措施。 (3)结合具体消费行为说明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BEI KAO XIANG DAO LI SI LU 备考向导·理思路 考 情 展 示 1.货币的本质:商素 养 目 标 政治认同:通过理解我国核 心 线 索 1.两个基本:商品的基术 语 必 背 1.商品是使用价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增强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认同 科学精神:通过对货币作用的理解,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认识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各方面的影响 法治意识:依法爱护人民币,严禁制售假币 本属性;货币的基本职能 2.三个一:一个本质——货币的本质;一个规律——货币流通规律;一对关系——汇率与币值关系 3.四个比较:外汇与汇率;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货币与纸币;信用卡与支票 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商品进口、对外投资、出国旅游、偿还贷款;不利于出口、引进外资
KAO DIAN SHU LI GU JI CHU 考点梳理·固基础
考 点 剖 析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提示:①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②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本质:一般等价物。
提示:货币的本质不是一般的商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因此,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职能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用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贮藏手段。??
(2)其他职能?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提示: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指货币产生时就有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3)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主要区别 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 是物与物的直接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 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为:商品—货币—商品 在货币产生以后才存在 在货币产生之前就存在 买和卖同时进行 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分离 4.金属货币与纸币 (1)货币的发展: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2)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3)纸币发行规律: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提示:纸币的发行量受纸币发行规律的制约,如果超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过多地发行纸币,会引发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
(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1.货币与财富
(1)正确态度: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2)现实意义: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提示: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能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因此人们崇拜货币。②如何看待金钱,如何获取金钱,如何使用金钱,体现出不同的金钱观。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会使我们的灵魂更加纯洁,道德更加高尚,人生更有意义。
2.结算与信用工具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银行转账结算。
(2)信用工具:①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优越性: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减少现金使用,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②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分类: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3.外汇与汇率
(1)外汇的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外汇汇率升高。
(3)汇率的变化?如果100单位外币兑换的人民币减少,说明
??外汇汇率跌落。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如果100单位外币兑换的人民币增多,说明
①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易 错 辨 析
【易错1】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价值,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对商品生产者无实际意义
分析: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价值,但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如果商品生产者不能为商品购买者提供合格的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会卖不出去,商品生产者就不能实现“商品—货币”这一“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
【易错2】购买商品需要货币,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因此商品和货币是同时产生的
分析:购买商品需要货币,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其实,商品和货币不是同时产生的,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易错3】小张在商店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次购买过程中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
分析: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是货币在商品赊销赊购中被用来偿还债务,或被用来支付地租、工资、利息、税款等,即“先给货,后付款”或“先付款,后给货”。在这次购买过程中,货币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做题时不能一看到“支付”二字就选支付手段。
【易错4】在互联网上“以物换物”属于商品流通
分析: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在互联网上“以物换物”属于商品交换,但不属于商品流通。
【易错5】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有权规定纸币的发行量,也有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分析: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因此,国家有权规定纸币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