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6)个案法 (7)历史法 (8)比较法
十五、教育行动研究的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2)拟定研究计划 (3)实施行动研究
(4)进行总结评价 小学学校管理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方向性原则是学校管理工作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的行为准则。
(2)科学性原则。指学校领导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按照党和政府要求,遵循教育的客观性规律和发展趋势,从学校实际出发进
行管理的准则。
(3)民主性原则。指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之共同参与、监督学校管理工作的行为准则 (4)教育性原则。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时时体现教育性的行为准则
(5)规范性原则。指通过编制各种管理计划,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来组织、协调、 控制学校的常规管
理活动,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的行为准则
(6)系统性原则。是指以实现学习整体目标为主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达到学校管理最优化的行为准则。 (7)效益性原则。指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收益的行为准则
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行政管理法,法律方法,思想教育法,经济方法,学术方法。
学生指导(身心发展) 观察的品质 (1)观察的目的性
(2)观察的客观性 (3)观察的精细性 (4)观察的敏锐性 意志的基本特征 (1)意志有明确的目标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作用
(3)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意志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意志的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地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 (2)意志的果断性,指迅速地、不失时机的采取决定的品质。 性格的结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2)早期经验的影响,学龄前是人智力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 (3)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影响起着主导作用 (4)个人勤奋的影响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第一,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第二,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
(8)动态性原则。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根据管理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与方法的行为准则。
(3)意志的坚持性,指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第三,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2)社会文化因素
第一,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影响 第二,社会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因文化强弱而异 第三,社会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 (3)家庭教养方式
(4)学校教育因素,教师对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 (5)个人主观因素
一、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可能性。
(2)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这种制约作用必须通过人的内部因素来实现。
(3)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管能动性是人的只管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学生个体的主管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认知发展的特点,情绪情感发展特点,个性与社会的发展 感知觉发展特点 注意的发展特点 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认识发展特点: 记忆的发展特点 想象力的发展特点 思维发展的特点 语言发展的特点 ?
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1)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2)注意的发展特点。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目的的自觉性和注意品质的完善程度上。 (3)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4)记忆的发展特点 (5)想象力的发展特点 (6)思维发展的特点 (7)言语发展的特点 ?
注意的发展特点
(1)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 (2)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 (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1)观察的目的较差,在观察活动中,易受外来刺激的干扰,常常在受新刺激影响时,注意力就会离开观察的对象;同时观察易受自身的生理状况和个人兴趣等因素的制约。
(2)观察缺乏精确性,往往只注意事物的主要特征或活动的主要过程,对细小部分则缺乏观察。 (3)观察缺乏顺序性,观察时往往只注意事物较突出的特征。
(4)观察缺乏深刻性,观察事物时,小学生主要以感性经验为主,缺乏思维活动的参与,使得观察不够深刻。 指导学生应用观察法,应注意
(1)根据学习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观察 (2)观察活动要与动手操作相结合,促进小学生内部智力的发展 (3)引导学生将知觉过程与思维过程相结合。 (4)掌握相应的观察方法和技术。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
想象力的发展特点 (1)有意想象增强 (2)想象更富于现实性 ?
想象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思维发展的特点
(1)由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 (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
情绪情感发展特点
(1)小学生情绪情感的丰富性不断扩展 (2)情绪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3)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自我意识的发展 ? ?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升高而提升。 (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3)小学儿童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
(4)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到抽象、由外显行为到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 之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 (5)小学儿童的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
社会性认知发展的趋势
(1)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外部特征的注意到更深刻品质特征的注意
(2)从简单到复杂,从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 (3)从个人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关心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 (4)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启示
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此外,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概括的“跳一跳,摘个桃”经验,都值得借鉴。 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启示
教育工作必须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没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启示
个体射你想你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所谓发展的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个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对教育的启示
要求教育者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 ,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克服困难。因此,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对教育的启示
教育工作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是什么?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四、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主要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五、教育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不是自发出现的,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完成的。 (1)教育目标的设计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
(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3)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协调一致,共同开展对儿童的教育作用; (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或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六、为什么说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1)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断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着既定的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
(2)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自发的、盲目的、既有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的影响。
(3)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过程,而常常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
小学儿童的学习
1、学习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 2、从学习内容来说,我国学习和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以及道德品质和行为习 惯的学习。 3、从学习结果说,加涅把学习分成五种类型:语言信息、智慧技能、认识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4、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
5、学生的学习在本质上是由认知因素构成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包括观察、注意、思维、记忆 一、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发展特点
(1)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 (2)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性兴趣。一般从三年级开始。
(3)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 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 (4)游戏因素在儿童的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
(5)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 (6)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在扩大和加深。
二、小学儿童的学习指导:认知过程的指导,非认知过程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 ?
认知过程的指导
1、观察的指导,指导学生应用观察法,应注意
(5)根据学习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观察 (6)观察活动要与动手操作相结合,促进小学生内部智力的发展 (7)引导学生将知觉过程与思维过程相结合。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8)掌握相应的观察方法和技术。 注意的发展特点
(5)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 (6)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 (7)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 (8)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2、注意的指导
(1)不断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学习的注意品质
(2)采用生动的、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学习最主要的内容。 ?
要扩大小学生注意的范围,教师应做到 (1)引导学生对材料有很好地理解 (2)理解时充分运用直观教具 (3)有条理地组织学习材料 (4)知觉对象离学生近一些。 3、学习中思维的指导
(1)善于向学生提问,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质疑精神 (2)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各种思维方法 (3)发展学生创新意识,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思维活动
(4)对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训练,指导学生的语言活动。 4、记忆的指导。指导学生科学的记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提高识记的自觉性,积极的进行有意记忆
(2)正确使用形象记忆法、图形记忆法、歌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比较急依法等记忆方法 (3)掌握记忆遗忘的规律,科学的进行复习。 ?
(1) 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1)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2)对材料今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3)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4)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5)重视复习方式,防止知识遗忘。 ?
防止知识遗忘的方法
(1)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在识记后不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时间间隔要短一些。 (3)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
非认知过程的指导
1、情绪情感的指导,教师要善于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状态,可采用: (1)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活动方式
(2)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启发性提问,使学生产生愿意血学习的情绪情感 (3)使学生理解学习,激发学习的积极状态
(4)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独立性 2、意志指导,对小学生意志的指导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5)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 (6)教给学生方法,培养独立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7)加强学习意志的指导,培养意志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坚持性 ?
学习方法的指导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