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 王铭铭
1、19世纪后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
英美进化论evolutionism:人类史,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断代的历时性排列组合。
关心的是全人类文化的总体发展,不关心某一个具体社会、文化的内部;是单线进化论,不考虑生态环境(区域性)和人文地理因素(民族性);强调人类心理能力的一致性; 采用文化残余和文化类比的方法,把不同文化现象加以逻辑的排比分析,用以代表全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 人物: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社会理论的两大原则:1,社会超有机体论;2,社会进化论。社会就像生物有机体一样,但是它是一种“超有机体”。一切社会现象都是社会进化过程的一部分,任何的发展过程又包括集中和分化两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更为细致。 泰勒edward tylor:人类发展史是自然史的一部分,人类较高级的状态是由较低级的状态发展而来,通过进步发展而获得的文化会由于退化而丧失。
德国传播论diffusionism:采用地理空间的概念,对人类文化的类型进行排比、列序。人类的创造能力或独立发明的能力是有限的,人类文化有共性,并不是因为“全人类心智的一致性”,而是文化的传播所致。
德奥传播论派:文化多中心论,世界原有几个文化中心,各种文化形式的起源是由各种文化现象的交汇和互动引起的,探讨文化间传播与被传播的关系和过程。 英国传播论拍,文化来源于一个文化中心,由中心向外传播。
二者都包含对文化的价值评判,认为欧洲在文化高处,而非西方社会在文化低处。
2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1918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 转向社会和文化的内部分析构造理论,把非西方社会当成冲突较少的文化,承认它们的客观合理性,否定文化的高地比较方法。
法国涂尔干emile Durkheim:社会不是许多人的总和,而是经过组合而成的体系。解释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寻找造成这些社会现象的原因及这种现象所执行的功能;社会事实的决定因素必须先于这些社会事实而存在的社会事实中去寻找,而不能从个人的意识形态中去寻找;应该在社会事实与某些社会结局的关系中去寻找其功能;具有任何重要性的所有社会过程,其第一起源应在社会群体内部结构中寻求。 “集体观念”:由某一特定的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共同信仰和感觉,是社会强加于人的观念,不是人从直接经验里获得的。
美国历史具体主义historical particularism,心理学派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文化独立论”,文化是超有机的、超个人的、超心理的、独立的封闭系统。文化现象只能通过文化现象来解释,简单来说文化决定了文化。文化区域研究理论:人类学研究的单位应是一个部落的文化。文化对个人的个性形成起决定性作用,换言之,由于在同一个社会中,文化致使大多数成员趋近采用一种个性,为群体个性和民族性格。心理学派的研究归根姐弟,是以“濡化”enculturation这个概念为基础,是指个人接受社会规范、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文化传统的过程,也是文化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英国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