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考核
《小学语文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答语文课程的特点。
答:内容的时代性与知识的综合性、要求的实践性与选材的规范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的模糊性。
2、简答语文学习方法的特征。
答: 1、继承性 2、综合性 3、层次性 4、发展性
3、试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何在字形方面容易出现问题。 答:识字的难点在于掌握字形。小学生在掌握汉字的形、音、义时,掌握字形是最难的。这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从汉字本身的特征看,小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难易,与汉字的形体、笔画数目、笔画种类和结构有重要关系。
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看,初入学儿童对客观事物感知的精确性和分化性发展水平不高。形体繁杂的汉字,对于分化能力不高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要精确记住,是比较困难的。根据研究,初入学儿童掌握字形的心理过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泛化阶段。第二 初步分化阶段。第三精确分化阶段。
4、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形式多样,交流分享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二、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
答:(一)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服从服务于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因为教学方法必须为教学目的的实现服务。最优的教学方法保证最佳地实现教学目的,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会严重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甚至会使教学目的完全落空。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语文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必须有利于知识的传递,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语文教材中的每个单元和每个单篇课文各有各自的具体的教学目的,教师应把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单元、单篇课文的教学目的结合起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以保证通过单元、单篇课文教学目的的实现来实现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教学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学目的落了空,教学效果不佳,无论如何,不能说教学是成功的。因此,不能抛开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方法。如果离开了教学目的谈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就会犯唯技巧,只图形式的错误,教学必然不会成功。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
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这个主体上。并通过这个主体表现出来.所以,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
还必须为学生这个主体服务,必须最佳程度地适合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这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不能离开学生,而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素质和特点。个性特异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意志、技巧、身体、学习心理等各方面是不同的,各具特点。学生的素质和特点,决定了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有一定的层极性和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等生“吃
饱”,让差生“吃了”,才能取得教学质量上的全面性提高。如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刀切”,或者只考虑一部分学生的素质,势必严重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就是学生身心特点的具体反映。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就要针对这个具体的班级实际情况。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教材内容相匹配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一个教材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而同一教学方法,也可以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从内容与方法的关系上看,教材内容是第一位的,教学方法是第二位的,内容决定方法,如果没有了教材内容,也就无所教学方法可言。从大的方面来说,不同体裁的教材内容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从小的角度讲,就相同体藏、编排在同一单元里的课文,在教法上也是不相同的。仅以记叙文为例,有的以写人为主,有的以叙事为主,有的是顺叙,有的是倒叙,有的是插叙,有的是补叙,有的描写突出,有的议论深刻,有的抒情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