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舒伯特艺术歌曲《菩提树》的音乐特点
与演唱表现
摘要: 《菩提树》是著名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杰出名作。本文首先介绍了舒伯特的穷困潦倒及遭受各种抛弃生平,同时对其所作的歌曲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随后,为深入分析《菩提树》,描述了当时的舒伯特被爱人抛弃和居无定所的创作背景及其思想内涵。在第二部分,从旋律与节奏的独特性、曲式与和声的特征和钢琴伴奏与诗词的特征对《菩提树》的音乐特点进行阐述。最后,为了优秀地演唱《菩提树》,分别在声音的技巧、情感的表现和理解塑造的音乐形象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舒伯特;《菩提树》;音乐特点;演唱表现。
引言
《菩提树》是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之中第五首。通过学习舒伯特的名作《菩提树》,对“艺术歌曲之王”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也学习到舒伯特创作的歌曲的优点和技巧。本文通过对舒伯特艺术歌曲《菩提树》的音乐特点与演唱表现进行分析。一方面,通过对《菩提树》的音乐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到旋律与节奏的独特性、曲式与和声的特征和钢琴伴奏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借助对《菩提树》演唱表现的探索,对《菩提树》演唱时声音的技巧、情感的表现以及音乐形象的塑造的细节逐步理解,这样在演绎《菩提树》时更深刻地呈现此首乐曲的音乐特征。通过研究《菩提树》,能够对演唱舒伯特的杰作产生个人的理解,可以在音乐特点方面上探索舒伯特的思想内涵和其所处的社会状况。在声乐表演上,强化了演唱舒伯特乐曲的舞台能了,也提升了声乐艺术的修养,做到娴熟自如地把乐声里的音乐故事详细地向听众倾诉。
一、 舒伯特与《菩提树》 (一) 舒伯特及其艺术歌曲的介绍
舒伯特全称为弗兰茨.舒伯,1797年出生于奥地利,享年31岁,被公认为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名巨匠。18 世纪末 19世纪初的维也纳正经历着艺术史上异彩纷呈的关键时机,这恰好是舒伯特诞生的时间,他的人生虽然不长,却为后辈遗留了数不尽的艺术宝库。 舒伯特的毕生和其他艺术家一样,同样也是当时现代社会艺术家命运的典型代表,舒伯特的父亲当时是一名校长,其异常地钟爱音
乐,在这样的条件下,年仅8岁的舒伯特开始收到音乐的熏陶,父亲教导其使用小提琴,同时他的哥哥伊格纳茨教他钢琴,并开始接受声乐知识指导。年仅13岁的舒伯特就开始创作,当他14 岁时创作了第一部交响曲,17 岁时候收到德国诗人歌德作品的启发,创作《魔王》和《纺车旁的玛格丽特》等的名作。舒伯特年少时,也曾想过走他父亲的道路,后来发现并不喜欢教学事业,到了1817 年舒伯特毫不犹豫地辞职,孤身来到维也纳,由于举目无亲,唯有继续当教师。当他一个人时,舒伯特会陶醉于德国浪漫主义的诗词里,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舒伯特擅长结交朋友,他当时认识了数个家庭困难的朋友,他们如影随行,畅谈所有事情。当他的创作作品不被人们关注或者重视时,喜欢他作品的朋友们和其畅所欲言、聊以自慰。 舒伯特家庭并不殷实,生活曲折离奇,但他的家庭成员都拥有不错的音乐基础,让其家庭随时飘扬着优美的音乐。他童年是在音乐的游乐园中畅游的。正因为如此,舒伯特在年少时就收到很多古典音乐和奥地利民族音乐的熏陶。尽管舒伯特所在的社会贫困,家庭生活穷困,但这舒伯特也没有停止创作的追求,一些作品是舒伯特在白热化的环境下创作的,甚至可以一个早上就创作五、六首作品,他熟悉九部交响诗和钢琴曲等,但他最出色的作品一般是是艺术歌曲,不但给予了艺术歌曲赞新的诠释,还开创了很多体裁形式,譬如套曲、康塔塔歌曲和分节歌等。在舒伯特的卓越作品中,词、曲与钢琴伴奏巧妙地结合一起,诗意与情景柔和地交织起来,深入人心,他被后人尊称为“艺术歌曲之王”。
在舒伯特终生的众多创作范畴里,数目最多和成果最丰富且具有独到之处的是其创作的 多达六百首的艺术乐曲,舒伯特将诗的内涵与音乐形式紧密地柔和在一起,应用诗人歌德和缪勒等的作品来做歌词的基础上再创作音乐,譬如家喻户晓的《在春天》和《菩提树》等作品,均是其留给后人的完美杰作。他的杰作具有很高的艺术特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元素。
舒伯特对音乐界的功绩是把音乐和诗词有机地柔和在一起,基于其作品歌词中所应用到的诗歌,可分为四类,剩余为其它一类,以流浪者为内容的如《流浪者》为一类,以宗教为内容的如《圣母颂》为一类,以大自然风景为主题的如《鳟鱼》,以呈现情感的如《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为一类,以及其他类如《致音乐》等。
(二) 《菩提树》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
1. 创作背景
《冬之旅》共二十四首曲,在1827年开始创作,用时大概2年,舒伯特收到诗人威·缪勒的作品启发,而《菩提树》是《冬之旅》的第五首。声乐套曲的含义是多首结构独立,情节非独立的歌曲构成。《冬之旅》描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流浪汉同时遭到爱情的失败,顾忌地在寒夜里远行,途中满目苍夷,大自然的冷漠让他筋疲力尽。《冬之旅》的创作风格和形式上,舒伯特一改写作手法与内涵,这和舒伯特自身的人生困境和那时独特的社会氛围之间拥有着不可割破的关联。因为舒伯特为这个作品付出了无限的狂热与激情,导致身患恶疾的舒伯特在完成此杰作后便英年早逝。当他第一次把《冬之旅》发表时,听众批评此类歌曲“过于阴沉” 与“非常恐怖”。然而舒伯特两耳不闻,继续把其当做最自豪的作品。历史的长河使《冬之旅》受到其他艺术家的赏识,同时也让舒伯特在浪漫主义道路上获得不可或缺的地位。
2. 思想内涵
在思想内涵方面,舒伯特的作品深受世人喜欢,并且让听众由其乐器中体会到独特的亲切,是由于其乐曲客观和真实地描绘了他当时的时代、环境和问题。在社会氛围中舒伯特的自卑、惊慌失措而又正直的矛盾复杂心理情绪交融起来。这些作品多样的倾诉与态度不是展现个别人士的生活状况,而是真实地勾勒了舒伯特所在的社会情形下整个群体的心理感受。容易看出,《菩提树》里生活与情感都失败的“流浪者”,就是那个社会下的作曲家本人。舒伯特从小对音乐的热爱和坚持,却遭受父亲的遗弃,伴随着坚持,他的人生开始了抗尘走俗和四海无家。正是这种无处可住的惨痛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顺利地勾勒出了大量“流浪者”的生活状况,例如《流浪者》等等。另外,舒伯特爱人也就是由于匮乏的家庭环境和低下的社会地位而抛弃了他。这些就是《冬之旅》塑造的流浪者和中磨坊工。贝多芬是舒伯特的偶像,然而其在 1827便魂归天堂。这一消息给他造成的打击加上自身的顽疾难过,让他觉得遭人抛弃的极度失落,这也是《菩提树》旋律节奏为什么阴凉和悲伤的氛围。《冬之旅》创作的终点就是舒伯特的去世,仿佛也暗示了作曲家的尽头也在近前。在那时的社会环境下,舒伯特成长在社会底层,地位很低,只能凭借艺术创作勉强来温饱,遭受了新兴资本主义与
封建统治的重重折磨。舒伯特终身无有妻子儿女,主要和其挚友共同生活,尽管生活穷困,然而他们互相激励、强颜欢笑,坚持心里深处的的吗梦想,努力追求。遗憾的是,对社会环境的极度的失望与对梦想追求的信心下降,氛围的压力一直让他觉得无力和消沉。所以,在舒伯特的作品中,听众无法再感受到维也纳古典派的那乐观与激情的元素,相反,“看到”与体会到的只能是老百姓中小知识分子对社会与谋生的灰心和心死。就如《菩提树》中的流浪者,24小时被孤寂、抛弃和穷贫甚至灭亡的氛围笼罩着。从其他角度来看,《菩提树》并不是只倾诉舒伯特自己,更深一层是对那个社会环境下艺术家的心理情绪进行表达。可以看到,舒伯特利用乐曲中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形象,分别显露了那时时代给知识分子造成的严重痛苦,体会到他尽管对社会冷酷的世故有很切身的理解,但由于无法望到远方的光明而禁锢在悲情的牢笼内。但是,他没有就这样放弃或碌碌无为,反而利用他的艺术天赋,指引群众思考并集结起来和命运斗争。正是这种伟大的思想诉求造就了舒伯特杰作至今仍家喻户晓。 二、 《菩提树》的音乐特点 (一) 旋律与节奏的独特性
《菩提树》整体篇幅不长,但作品和声、曲式、调式和钢琴伴奏都巧妙地融合为一体。《菩提树》歌唱部分采用“A—B—A ”三段式结构。作品的前奏为了作为描写环境的引子,从而进入A段:
图. 1 谱例1
D 大调具有轻柔与亲切的特点,这里舒伯特营造的流浪者形象首次出场。这部分朴素柔美的旋律中若隐若现地表达出哀伤的思绪,犹如流浪者自述倾诉着与年轻时相关的事情。旋律偏向缓和,主要是级进,标志了拥有特征性的节奏型是均分与符点。A 段构造上是四句平行,第一第二两句为重复,第三第四句部分重复,从而展现主旨,突出流浪者对故乡的卷帘情绪。四局有一样的节奏,和采用了重叠的展现方式。
A 段在描述完流浪者对以前美满的事情回忆后,到了短小的间奏,寂寞孤寂的流浪汉被冷酷地重新置于真实环境里,然后到了B 乐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