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胰腺疾病的检查
《考纲要求》 1.胰腺的功能 (1)外分泌功能 了解
(2)外分泌功能在胰腺疾病时的变化 熟练掌握 2.胰腺疾病的检查,方法学评价及其临床意义 (1)淀粉酶及其同工酶测定的方法 熟练掌握 (2)胰脂肪酶、胰蛋白酶测定 掌握 (3)胰腺功能试验 了解
(4)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诊断 熟练掌握
胰腺是兼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双重功能的器官。它的内分泌功能主要与代谢调节有关。 胰腺外分泌功能是产生和分泌具消化作用的胰液。
一、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胰腺的外分泌物总称为胰液,是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7.4~8.4,胰液主要含有水,其中含有丰富的消化酶和碳酸氢盐等。
碳酸氢盐的主要作用:中和胃酸和激活消化酶。
碍,导致营养性的消化、吸收不良。 胰液中还有水解核酸的酶和磷脂酶。
这些酶主要是消化、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类物质,胰液分泌缺乏,食物的消化吸收发生障
正常时,胰液所分泌的酶几乎全部进入十二指肠,只有很少一部分进入血液,某些胰腺疾病可以使这些酶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液中酶活性升高,因此检查血液中这些酶活性的高低对于胰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二、胰腺疾病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胰腺酶和胰腺外分泌功能的试验占有较重要地位。 常用的试验有:
(1)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淀粉酶同工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测定。 (2)粪便中氮、脂肪、胰酶等检测。 (3)十二指肠内容物检查。
(4)促胰酶素-促胰液素试验(P-S test)。
(5)对氨基苯甲酸试验(Bz-Ty-PABA实验)和荧光素试验。
胰腺有很大的储备、代偿能力,往往需要病变严重到一定程度时,胰功能试验才能显出异常,此点应加以注意。
(一)淀粉酶(AMY) 作用:胰淀粉酶属于α-淀粉酶,作用于α-1,4糖苷键,对分支上的α-1,6糖苷键无作用,又称淀粉内切酶,是一种需钙的金属酶。 最适pH为6.7~7.0 分子量为5.5~6.0KD
可通过肾小球滤过,是唯一能在正常时于尿中出现的血浆酶。 血液中淀粉酶主要来自胰腺、唾液腺,属于外分泌酶。 尿液中淀粉酶则来自于血液。
同工酶:有两个主要的同工酶区带及数个次要区带。 P-同工酶(胰型同工酶) S-同工酶(唾液型同工酶) 每型里还有不同的亚型。
测定淀粉酶同工酶有助于对胰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参考值】限定性底物法: 血清淀粉酶≤220U/L(37℃) 尿淀粉酶≤1200U/L(37℃) P-同工酶:血清115U/L 尿800U/L
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测定是胰腺疾病最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当罹患胰腺疾病,或有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时都可引起其活性升高或降低,有助于胰腺疾病的诊断。尿淀粉酶水平波动较大,所以用血清淀粉酶检测为好,或两者同时测定。淀粉酶活性变化亦可见于某些非胰腺疾患,因此在必要时测定淀粉酶同工酶具有其鉴别诊断意义。 【临床意义】 1.血清淀粉酶升高: (1)急性胰腺炎 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在发病后2~12h活性开始升高,12~24h达峰值(可达参考值的40倍以上),2~5天后恢复正常。
淀粉酶活性升高的程度越大,患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也越大,目前是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首选指标,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都还不够高。
当怀疑急性胰腺炎时,应对患者血清和尿淀粉酶活性连续作动态观察。 (2)监测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 如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血淀粉酶活性多持续升高。
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可以引起胸腔或/和腹腔积液,积液中的淀粉酶活性甚至可高于血清淀粉酶活性100倍以上。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其他急腹症也可以引起淀粉酶活性升高。所以当怀疑急胰腺炎时,除应连续监测淀粉酶外,还应结合临床情况及其他试验,如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测定结果共同分析,作出诊断。 (3)慢性胰腺炎淀粉酶活性可轻度升高或降低,但没有很大的诊断意义。 (4)胰腺癌早期淀粉酶活性可见升高。
(5)非胰腺疾病淀粉酶活性也可中度或轻度升高。
如腮腺炎、急性腹部疾病(消化性溃疡穿孔、上腹部手术后、机械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病变、胆道梗阻及急性胆囊炎等)、服用镇痛剂、酒精中毒、肾功能不良及巨淀粉酶血症等情况,应加以注意。 血液中淀粉酶能被肾小球滤过,所以任何原因引起的血清淀粉酶升高时,都会使尿中淀粉酶排出量增加,以急性胰腺炎时多见。
急性胰腺炎时肾清除淀粉酶的能力加强,其升高可早于血淀粉酶,而下降晚于血淀粉酶。 2.淀粉酶同工酶 同工酶的测定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
P-同工酶升高或降低时,说明可能有胰腺疾患;S-同工酶的变化可能是源于唾液腺或其他组织。 当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而又诊断不清时,应进一步测定同工酶以助鉴别诊断。 琼脂糖和醋纤膜电泳法是比较常用的测定同工酶方法。 3.测定方法
淀粉酶的测定结果受方法的影响较大,不同方法参考值亦有所不同,临床所用方法也较多,因此必须了解所用测定方法和其参考值,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原理:把病人的标本(含淀粉酶)和底物的多糖一起进行反应,测定反应后的剩余底物或生成的产物来计算淀粉酶的活性。底物一般含有4~7个葡萄糖(戊糖、庚糖等),并连有发色基团,如β2-氯-4-硝基酚-G7-ethylidene-G7PNP等。经葡萄糖苷酶催化水解为黄色的对硝基酚和葡萄糖。
对硝基苯酚的生成量在一定范围内与AMY活性成正比,在405nm可以进行连续监测即可测出AMY的活性。 注意事项
(1)很多阴离子有激活淀粉酶的作用,其中以Cl、Br为最强。
(2)血清甘油三酯浓度高时,可以抑制淀粉酶活性,应将标本加以稀释,以降低其影响。
(3)肝素抗凝 由于Ca是淀粉酶分子组成的部分,一般抗凝剂如草酸盐、枸橼酸盐等因能与Ca结合,抑制淀粉酶活性而不宜应用。
(4)淀粉酶的测定方法操作要简单,快速,适于急诊应用,因为急性胰腺炎需要尽快诊断和治疗。 (二)脂肪酶
脂肪酶是一种水解长链脂肪酸甘油酯的酶,血清中的脂肪酶主要来自于胰腺,部分来自小肠黏膜、肺等处。
脂肪酶可由肾小球滤过,并被肾小管全部回吸收,所以尿中测不到脂肪酶活性。 1.参考值: 偶联法:1~54U/L 色原底物法:13~63U/L 2.临床意义 (1)急性胰腺炎时,发病后4~8h内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24h达峰值,一般持续10~15天。 脂肪酶活性升高多与淀粉酶并行,但可能开始升高的时间更早、持续时间更长、升高的程度更大。 最好是同时检测淀粉酶和脂肪酶。因脂肪酶活性升高持续的时间较长,所以在疾病的后期测定可能更有意义。 (2)血清脂肪酶升高也可见于急腹症、慢性肾病等,但患腮腺炎和巨淀粉酶血症时不升高,此点与淀粉酶不同,可用于鉴别。
虽然脂肪酶对急性胰腺炎诊断比较特异和灵敏,但以前由于方法学问题,未得到临床普遍应用。现已
2+
2+
--
有试剂盒供应,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三)胰蛋白酶
人类胰腺细胞合成两种主要的胰蛋白酶,通常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即胰蛋白酶原-1和胰蛋白酶原-2,可因食管神经反射和(或)肠道激素(胆囊收缩肽-肠促胰酶素)的刺激下分泌入肠道。 分泌入肠道后可被肠肽酶激活,也可自身激活或被Ca、Mg等离子激活。被氰化物、硫化物等抑制。 两种胰蛋白酶酶原的电泳迁移率不同,最适pH亦有差别,两者很少有免疫交叉反应,因此有可能用免疫方法测定。 1.血清胰蛋白酶
正常时胰蛋白酶很少进入血循环,健康人血清中存在的主要为游离胰蛋白酶原-1,没有游离的胰蛋白酶。
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胰蛋白酶和淀粉酶平行升高,其峰值可达参考值上限的2~400倍,两种胰蛋白酶的分布和急性胰腺炎的类型及严重程度有关。
轻型者:80%~99%为游离胰蛋白酶原-1及极少的结合型的胰蛋白酶-1。
重型者:大部分以结合形式存在,游离胰蛋白酶原-1可低到胰蛋白酶总量的30%,大部分以结合形式存在,它可以和α1-抗胰蛋白酶或α2-巨球蛋白结合。 2.尿胰蛋白酶:
(1)胰蛋白酶原的分子量比较小(25kD),很容易由肾小球滤出,但是肾小管对胰蛋白酶原-2的回吸收低于胰蛋白酶原-1,尿中前者的浓度较大。
(2)在急性胰腺炎时尿中胰蛋白酶原-2的浓度明显升高。
有报道急性胰腺炎时尿胰蛋白酶原-2的特异性为95%,敏感性为94%,说明其优于淀粉酶,是一个比较敏感而特异的诊断指标,可用作急诊时的筛选试验。
(3)尿胰蛋白酶原-2阴性结果多半可以除外急性胰腺炎,而阳性结果时应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诊断,也应做动态观察。
现用的尿胰蛋白酶原-2的试纸条定性方法是基于免疫层析的原理。试验可以在床旁进行,于5分钟内完成,适合急诊应用。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即临床症状(急性腹痛等)和实验室检查,但两者都有不典型的时候,应注意鉴别诊断。 (四)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
1.促胰酶素-促胰液素试验(P-S test)
本试验利用给胰腺刺激,引起胰腺外分泌活动、测定给刺激物前、后的十二指肠液和血液各项指标。
2+
2+
从给刺激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来评价胰腺外分泌功能。
从原理上看本试验是属于真正的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但操作复杂,患者比较痛苦,因此很少应用于临床。
2.对氨基苯甲酸试验(PABA test,BTP test)
利用胰糜蛋白酶分解所给药物的能力来判断胰腺外分泌功能。 小结:
急性胰腺炎检测 临床特点为急腹症、剧痛、恶心、呕吐、休克等。
急性胰腺炎因胰组织的破坏,多种胰酶可逸入血中,临床常检测血和尿中淀粉酶及血脂肪酶来帮助诊断。 【习题】
胰腺中与消化作用有关的物质是 A.磷酸酶 B.胆固醇 C.胆红素 D.电解质 E.脂肪酶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胰腺中与消化作用有关的物质是:脂肪酶。
有关淀粉酶叙述错误的是 A.可通过肾小球滤过
B.可作用于淀粉α-1,4糖苷键 C.Cl是淀粉酶的激活剂
D.是正常时唯一能在尿中出现的血浆酶 E.淀粉酶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都很高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淀粉酶活性升高的程度越大,患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也越大, 目前是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首选指标,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都还不够高。
急性胰腺炎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血、尿淀粉酶升高 B.血清胰蛋白酶降低
C.尿中胰蛋白酶原-2的浓度明显升高 D.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 E.Cam/Ccr比值可大于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胰蛋白酶和淀粉酶平行升高,其峰值可达参考值上限的2~400倍,
两种胰蛋白酶的分布和急性胰腺炎的类型及严重程度有关。
下列何种物是淀粉酶的激活剂 A.Ca B.Fe C.Cl
-2+2+-
临床化学第十二章 胰腺疾病的检查讲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