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2、电磁铁》 课型 新 授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10月 31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 制作铁钉电磁铁。 做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电磁铁与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难点: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的建立与研究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组器材:回形针2~3个、1m长细绝缘导线1根、指南针1只、大铁钉1只、电池(电池盒)1只、开关1只、连接用导线1根、砂纸1、实验记录单3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器材1套、电磁铁贴画1、视频展示仪、多媒体课件(两种线圈的绕法示意图、检测题、活动背景音乐等) 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师生会话,导入新课 1.师生会话:通过上一课的研究,我们发现了电与磁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你可知道,根据这个发现,科学家发明了什么东西吗?——根据回答板书课题:2、电磁铁 2.讲述: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围绕电磁铁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吗? 二、先制后试,探究本性 (一)指导绕线圈 1.引发独立探究制作方法: 预设方案一: 师生会话:那么电磁铁是怎么制作的呢?请知道的同学来介绍一下! 预设方案二:我们准备怎么来制作电磁铁呢,先请大家研究一下课本P50页上的图文资料。 2.汇报制作方法:着重解决(1)需要哪些材料?(2)制作方法、步骤是怎样的? 3.进行细节指导,完善制作方案:为了让我们制作出高品质的电磁铁,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些哪些细节呢? 绕导线时要注意什么? 怎样处理导线两头等(如何固定?) 4.小组合作制作铁钉电磁铁 (1)师生会话:指导实验记录(课件展示记录表),明确实验要求、纪律等。 (2)学生取出器材,分组制作;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展评与小结:在检查、评价制作质量后指出“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二)测试铁钉电磁铁 1.师生会话:如何怎么知道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是否具有磁性? 2.指导测试操作要领:如,明确分工、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以及实验成功后及时断开电流等 学生介绍电磁铁制作方法。 阅读P50页图文资料。 学生汇报。 学生回答。 如绕线的两种方向、准备绕多少圈等。 师生会话、教师或个别学生的示范,掌握制作技巧。 分组进行制作。 学生回答。 从科学发现到科学发明,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结果与科学知识的价值,发展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便于调整教学预设。 从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出发,导入电磁铁的设计与制作活动,以及本环节中多种引导问题与对策的预设,均有助于正确定位学习起点,提升活动实效性;从本课开始学生将连着3课围绕着电磁铁展开研究,制作一个高品质的电磁铁有其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明确制作具体注意事项等环节,凸显了细节指导,突出了本课教学重点;而引导学生在动手前关注到绕线的两种方向、准备绕多少圈等制作事项,又为注意事项。 3.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实验记录表,描述实验过程,试分析观察到的现象: 小组合作,完成测试后展示交流。 实验现我们的实验过程 象 解释 接通电流 前 接通电流 后 断开电流 后 我们的发 现 4.学生归纳出结论(课件揭示): 学生归纳出结论。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 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三、探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一)探究电磁铁是否有南北极 1.师生会话:刚才通过研究知道 了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 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这一基本 性质,那么电磁铁还会有哪些性学生说说理由。 质呢?先请大家推测一下,并说 说你的理由。 2.学生思考、猜测。(预设:铁学生思考、猜测。 钉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3.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电磁铁是否设计实验方案。 也有两个磁极,那怎样检测电磁 铁有没有南北极呢?先请大家根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交流。 设计一个方案。 4.优选实验方案,指导操作要领: 同学们想到了多种方法,其中用 指南针测试确实是最简便的一种 ——利用多媒体提示: ⑴ 分别用电磁铁的钉尖和钉尾 靠近指南针; ⑵ 仔细观察出现的实验现象; ⑶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钉尖和钉 尾分别是什么极; 5.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组实验。 6.汇报整理实验现象: 从小组实验结果中,大家发现了小组汇报。 什么?(电磁铁是否有磁极?各小 引发后继阶段的探究作了铺垫。此外,本环节所设计的思考、交流、质疑、分析与解释、评价等系列活动中,均重视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启导,力求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而对有可能出现的磁化现象也作出了预案,意在引导学生尊重实验数据,培养求实精神,以及学会分析实验结果,反思实验失败原因。 当推测电磁铁还会有哪些性质时,学生肯定会有多种想法,为此通过说出其理由,力图使学生在头脑中将电磁铁与磁铁性质之间建立对接;在设计验证方案环节,只用了三句话,巧妙将学生思维引向研究目标上;采用板贴画与各组实验小组代表上来填写实验结果的形式,既符合各小组实验用时有先有后的实际,又完成了对各组实验所获资料的整理。分析结果时,学生就非常清楚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顺利推进了科学探究进程,有效训练了学生的组电磁铁的磁极位置一样吗?) (二)探究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1.引导学生提出假设—— (1)回忆一下电磁铁制作过程,你觉得如果改变哪些地方做法,就有可能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先组内讨论后集体交流 2.根据学生意见,教师随机板书: 电池正负极接法? 线圈缠绕方向 ? 3.师生会话:那么如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呢? 4.学生交流、教师结合课件逐步展示实验记录单,进一步引导学生完善方案,明确实验操作注意事项(需强调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其它条件不能改变): [实验1]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吗? [实验2]改变电磁铁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吗? 5.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灵活采取两个实验全做,或选其中之一进行分组实验,并记录下实验现象与结论,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6.整理实验器材,作好交流准备:在实验即将结束时播放一小段轻松音乐,组织学生整理好实验器材,并推派代表到讲台前准备汇报。 7.利用视频展示仪汇报各组实验结果 8.学生归纳出实验结论。
学生回忆制作过程。 小组讨论、交流。 逻辑思维能力。 预设两种引导现象分析方案,让教师能更灵活地视班级实际、学生能力状况来选用最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引导方法。 在本环节中,多媒体课件与实验记录表等手段,突显了实验操作要领; 2张实验记录表的运用,既引导学生完善方案,又便于借视频展示仪来汇报、分析与归纳实验结果;而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声中整理实验器材,实现注意力的转换,提升探究后继阶段交流环节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实验器材习惯 六、板书设计 2、电磁铁 电池正负极接法? 线圈缠绕方向 ? 电池正负极接法 改变 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线圈绕线方向 授后小记: 通过演示制作电磁铁,让学生初步了解电磁铁的构造,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参与制作、实验的愿望。通过实验前的“温馨提示”,对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强调学生充分利用观察与对比实验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加以巡视和指导,减少实验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动手去实验、观察、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实验的效果。 授课日期 11月8、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