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财务报表分析作业
一、四川长虹经营业绩和财务数据分析
由四川长虹1994-2010年资产负债表、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变化趋势,把长虹的发展粗略的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高速发展的辉煌阶段。
黄金岁月,1993年至1997年,长虹的净利润从4.29亿元增至26.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0%,销售收入由28.53亿元跃至156.73亿元。此外,通过3次配股,长虹从资本市场募得45亿元资金,总股本由上市之初的1.98亿股增至1999年末的21.64亿股,5年间扩张11倍。长虹彩电先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行业奇迹,囊括了“中国最大彩电基地\以及“中国彩电大王\等行业最高荣誉,并获得“中国免检产品”称号。
第二阶段:盛极而衰的低谷阶段.
1998-2001年间,我国彩电行业逐渐进入成熟期,传统彩电市场日趋饱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彩电行业利润率大幅度下降。长虹的业绩也随之下滑,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到了2001年的95亿,而净利润仅为0.9亿。2002—2003年,长虹的业绩似乎出现了反弹的迹象,主营业务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增长,并在2003年恢复到了141亿的水平,与鼎盛时期相差不多。但与主营业务收入的高速增长相比,净利润的增幅却小很多,这意味着长虹这一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只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长虹的业绩反弹似乎质量不高。2004年长虹财务报表报出了36.8亿的巨亏,创造了中国股市的亏损之最。
第三阶段:东山再起求发展阶段。
2005年,在新管理层上任后,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改革措施,使长虹的发展战略发生了变化,不再片面追求规模的增长。当年,长虹成功扭亏为盈,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再次突破150亿元,基本上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并实现净利润2.9亿元。长虹又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阶段,主营业务收入连年攀升,到2010年更是达到了429亿元的高峰。
四川长虹自上市以来,经历了快速发展到困难重重,该公司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决策问题:
权力过于集中。前董事长倪润峰身披五种头衔CEO、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党委书记,由于长虹在鼎盛期业务扩张太快,体态日益庞大,当供需状况发生根本性改变、平板电视等技术日新月异的时候,无法快速“调转车头”,由此错失良机。与此同时,倪润峰极具风格的权威式管理模式,也难免使长虹的决策带有个人意志。新管理层中赵勇仅担任其中的董事长和党委书记两职,总经理由刘体斌担任,这点使得长虹今后公司的重大决策上会更加稳健。
2、销售问题
从1998年开始,彩电价格战愈演愈烈,使得彩电业的利润很快被稀释掉,而且市场上已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此时四川长虹的经营业绩开始直线下降。为遏制经营业绩的下滑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股价下跌,2001年2月,原长虹集团总经理倪润峰选择了走海外扩张之路,力求成为“全球彩电霸主”,欲为四川长虹寻找一个新的利润来源。与APEX的合作又成为长虹最沉痛的梦魇,在四川长虹的海外销售额中,Apex公司作为四川长虹对美出口最大的经销商,一直占有较高的比例。截至2003年底,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高达50.84亿元,而在这笔巨额应收账款中,仅来自Apex公司一家的欠款就高达44.51亿元。大量的应收账款集中于一家经销商,其风险不言而喻。
3、采购问题
销售的问题最终归结于采购上,长虹长期奉行低成本战略,在1996年发动“价格战”,成为行业龙头。但此时的产品利润很低,为降低采购成本,蓄谋对彩电最重要的上游原材料彩管进行垄断。为此,倪润峰拿出10亿元的6个月银行承兑,控制了200万只21英寸彩管。岂料,囤积彩管最终给长虹造成数百万台彩电的库存和上百亿资金的积压。为消化数百万台彩电的库存,原来主要采取“点对面”的方式,依托全国各地的批发商、供销公司销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郑百文,1995至1997三年,长虹通过郑百文实现的销售额约占总额的一半,但从1998年开始,市场环境剧变,与郑百文的合作土崩瓦解,长虹的原有销售网络不得不重构,寻求海外市场,最终导致高达50多亿应收帐款。
4、管理问题
从长虹2005年前的发展路程,可以发现长虹的巨额应收账款并不仅仅是财务问题.其根源是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在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的同时,长虹采取的一系列全球化市场策略为危机的最终爆发埋下了隐患。
2004年下半年开始,长虹对内部财务思路、财务组织和体系都开始进行了幅度较大的调整。首先是理念的调整,有别于之前销售规模为重的思维导向,赵勇上任后,对长虹财务管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以财务为主线,以利润为核心”。即公司不再盲目的追求规模的增长而忽视了其他方面,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二、规模增长是否是企业的目标,怎样看待企业对规模的追求?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规模增长可以说是企业的短期目标,也可以说是企业实现终极目标的手段和过度阶段。
规模增长的好处就在于:
1、规模增长可以抬高企业的效益。包括减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等。
2、规模增长的另一个好处就在于,他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的规模越大,在市场上的势力就会相对越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不可以盲目的一味追求规模的增长,因为规模的增长是需要其他条件来支持的,比如企业的人力和管理要跟上。规模增长也意味着成本投入的增加,所以资源的供给是需要保证的,各个环节的衔接也需要特别注意。
总之,规模增长确实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要阶段,对企业的成长有非常大的作用。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盲目的追求规模的增长而忽视了其他方面。 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