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河北省2024-2024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II)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河北省2024-2024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侯老先生的这座藏书楼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阡陌交通,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阴大道。

D.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的老照片,它们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二、字词书写

2 . 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恰当的一项是

A.结体遒劲,字体婀娜妩媚。 C.笔画粗细一致,饱满圆润。

B.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笔墨浓淡适宜。 D.结体奇崛变化,有龙蛇飞舞之势。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四位先生(节选) 老舍

(甲)马宗融先生的

马宗融先生的表大概是,我想是一个装饰品。无论约他开会,还是吃饭,他总迟到一个多钟头。

来重庆,他多半是住在白象街的作家书屋。有的说也罢,没的说也罢,他总要谈到夜里两三点钟。假若不是别人都困得不出一声了,他还想不起上床去。有人陪着他谈,他能一直坐到第二天夜里两点钟。表、月亮、太阳,都不能引起他注意到时间。

第 1 页 共 10 页

比如说吧,下午三点他须到观音岩去开会,到两点半他还毫无动静。“宗融兄,不是三点有会吗?该走了吧?”有人这样提醒他,他马上去戴上帽子,提起那有茶碗粗的木棒,向外走。“七点吃饭。早点回来呀!”大家告诉他。他回答一声“一定回来”便匆匆地走出去。

到三点的时候,你若出去,你会看见马宗融先生在门口与一位老太婆,或是两个小学生,谈话呢!即使不是这样,他在五点以前也不会走到观音岩。路上每遇到一位熟人,便要谈至少有十分钟的话。若遇上打架吵嘴的,他得过去解劝,还许把别人劝开,而他与另一位劝架的打起来!遇上某处起火,他得帮着去救。有人追赶扒手,他必然得加入,非捉到不可。看见某种新东西,他得去问问价钱,不管买与不买。看到戏报子,马上他去借电话,问还有票没有……这样,他从白象街到观音岩,可以走一天。幸而他记得开会那件事,所以只走两三个钟头,到了开会的地方,即使大家已经散了会,他也得坐两点钟,他跟谁都谈得来,都谈得有趣,很亲切,很细腻。有人刚买一条绳子,他马上过来练习跳绳——五十岁了啊!

七点,他想起来回白象街吃饭,归路上,又照样的劝架,救火,追贼,问物价,打电话……至早,他在八点半左右走到目的地。满头大汗,三步当作两步走的。他走了进来,饭早已开过了。

所以,我们与友人定约会的时候,若说随便什么时间,早晨也好,晚上也好,反正我一天不出门,你哪时来也可以,我们便说“马宗融的时间吧”!

(乙)姚蓬子先生的

作家书屋是个神秘的地方。不信你交到那里一份文稿,而三五日后再亲自去索回,你就必定不说我扯谎了。 进到书屋,十之八九你找不到书屋的主人——姚蓬子先生。他不定在哪里藏着呢。他的被褥是稿子,他的枕头是稿子,他的桌上,椅上,窗台上……全是稿子。简单的说吧,他被稿子埋起来了,当你要稿子的时候,你可以看见一个奇迹。假如说尊稿是十张纸写的吧,书屋主人会由枕头底下翻出两张,由裤带里掏出三张,书架里找出两张,窗子上揭下一张,还欠两张。你别忙。他会由老鼠洞里拉出那两张,一点也不少。

单说姚蓬子先生的那块砚台,也足够惊人了!那是块无法形容的石砚。不圆不方,有许多角儿,有任何角度。有一点沿儿,豁口甚多,底子最奇,四围翘起,中间的一点凸出,如元宝之背,它会像陀螺似的在桌子乱转,还会一头高一头低地倾斜,如浪中之船。我老以为孙悟空就是由这块石头跳出去的!

到磨墨的时候,它会由桌子这一端滚到那一端,而且响如快跑的马车。我每晚十时必就寝,而对门书屋的主人要办事办到天亮。从十时到天亮,他至少有十次,一次比一次响——到夜最静的时候,大概连南岸都感到一点震动。我到白象街起,我没做过一个好梦,刚一入梦,砚台来了一阵雷雨,梦为之断。在夏天,砚一响,我就起来拿臭虫。冬天可就不好办,只好咳嗽几声,使之闻之。

第 2 页 共 10 页

现在,我已交作家书屋一本书,等到出版,我必定破费几十元。送给书屋主人一块平底的,不出声的砚台! (选自《老合幽默文集》)

3 . 老舍《四位先生》一文中,写另两位先生的标题是“吴组湘先生的猪”和“何容先生的戒烟”,请你仿此,把(甲)(乙)两篇短文的标题补充完整。

4 . 联系语境,写出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 (1)马宗融先生的表大概是,我想是一个装饰品。 (2)作家书屋是个神秘的地方。

5 . 在老舍先生笔下,“马宗融先生”和“姚蓬子先生”各是怎样的人?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老舍先生对这些朋友的态度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6 . 《四位先生》选自《老舍幽默文集》,从节选内容看,读来妙趣横生,令人捧腹。请从文中选一处能体现这样“幽默”效果的地方加以分析。

文学作品阅读。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第 3 页 共 10 页

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夭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

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

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

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

第 4 页 共 10 页

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 7 . 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8 . 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品析“蚕食”的表达效果。)

(2)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结合加点词揣摩人物心理。) 9 . 文章设置男孩放风筝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0 . 本文题目是“飘逝的风筝”,飘逝的仅仅是风筝吗?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阅读名著《五猖会》片段,完成后面小题

⑴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⑵“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⑶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⑷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⑸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⑹“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⑺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第 5 页 共 10 页

河北省2024-2024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II)卷

河北省2024-2024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侯老先生的这座藏书楼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B.冬去春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52lt25de97z7sh75m1a072ie1yhw200mz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