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7~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7~2024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调研试卷 语

1. 默写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乡书何处达? ___________________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 。 (高适《别董大》) (3)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其一)》) (4)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 《夜雨寄北》)

(5)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6)__________________,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7)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8)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 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_》) 2.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mò(______)不关心 (2)慷 kǎi(______) (3)称(______)职 (4)杞(______)人忧天

3. 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小题。

【国宝“燃”起来】2017 年 12 月 3 日,《国家宝藏》节目登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有 网友评论:“每每看到民族优秀作品展示于眼前时,整个人就会“然”起来。”每一件文物蕴含 的人文精神和体现的民族历史进程,都令我们倍感自豪

【国宝“活”起来】《国家宝藏》节目致力于“国宝活起来”,邀请“国宝守护人”演绎国宝的 前世传奇,邀请专家解读国宝的今生故事,向大众生动地展示国宝的美好与厚重。10 期节 目播出后,将由观众票选出九件文物,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参展。

【国宝“潮”起来】中国最大的潮流文化娱乐社区同步播出了《国家宝藏》。截至 12 月 31 日,播放总量已达一千余万次,粉丝超过五十万人,单集弹幕发布超过三千条。 (1)在田字格中使用正楷字抄写下面一句话。

前世传奇,今生故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词性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我们 生动 五十万

A.名词 形容词 量词 B.名词 动词 量词 C.代词 形容词 数量词 D.代词 动词 数量词 (3)下列词句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国家宝藏》节目组在舞美道具、服装阵容、人物台词等方面做到精益求精。 B.《国家宝藏》里文物的传统文化蕴含,被爱刨根问底的网友们都挖掘了出来。

C.《国家宝藏》开播后,“豆瓣”给出 9.3 的高分,得到许多网友的随声附和。 D.参加《国家宝藏》历史剧表演的明星们艺术水准参差不齐,网友纷纷吐槽。

(4)节目总导演于蕾认为《国家宝藏》成功的原因是“创新”。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它有哪些 创新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一)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注释] 终古:久远。 簇:簇拥。 束:拘束。

4. 这首诗借高云、秋风、河流、________、群山等景物,写出了北方风景的 _______之美。 5. 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诗人骑山登马,乘兴前进,赋予云以人的动作,高云簇拥,古城高度自现。 B. 第二句,秋风猎猎,呼啸而至,吹散了细碎的马蹄声,显示出了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C. 三、四句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河流”的粗野,山的怨愤。 D. 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是人冲破思想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情感。

2

(二) 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 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乙】万村石氏之妇,祟于狐○1,患之,而不能遣○2 。扉○3 后有瓶,每闻妇翁○4 来,狐辄 遁匿其中。妇窥之熟,暗计而不言。一日,窜入。妇急以絮塞其口;置釜○5 中,燂汤○6 而沸 之。瓶热,狐呼曰:“热甚!勿恶作剧。”妇不语。号益急,久之无声。拔塞而验之毛一堆血数 点而已。

(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1 祟于狐:被狐所扰害。○2 遣:驱除。○3 扉:门。○4 妇翁:女性称呼丈夫的父亲。 ○5 釜:锅。○6 燂(tán ):烧热。汤,热水。 6.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一狼径去. _____ (2)一狼洞.其中 _____ (3)狐辄遁匿.其中_____ (4)妇不语. _____ 7. 用“/”为下面的语句划分两处停顿。

拔 塞 而 验 之 毛 一 堆 血 数 点 而 已。 8. 翻译下列语句的意思。 (1)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2)妇急以絮塞其口。

9. 结合蒲松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的论断,说说“狼”和“狐”可笑之处的 共同特点。 (三)阅读《猫》片段,完成下列小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 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 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 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 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 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 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 吃得胖胖的。

3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 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乌,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 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提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茏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 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 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

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家永不养猫。

10. 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4

学+科+

网...学+科+网...学+科+网...

11. 从修辞的角度,品味文中划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12. 结合内容,说说在第三只猫死后我家为什么“永不养猫”。 (四)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北大有多远 李祥华

他们是村里唯一把儿子送到城里上学的家庭。 山里学校条件差,他们怕耽误了孩子,就送到城里去。 他们夫妇商量采商量去,最后决定丈夫去城里,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儿子上学。 他到一家建筑工地干小工。他没文化、没技术,只能靠力气挣钱。那家工地为了赶进度,每天中午管一顿饭,可他从不在那里吃,下了班赶忙往家里奔,给儿子做饭。每顿饭他都做 一份可口的饭菜给儿子,他则吃妻送来的煎饼、咸菜。妻每次来时都劝他说,在外打工出力,

也不能太节省了,熬坏了身体。他总是说知道知道,照样舍不得。为了儿子,他觉得吃点苦 算不了什么。

不知道什么原因,儿子升入四年级后,成绩急剧下滑,一下子由前五名滑到中下游。

他一听急了,先是劝说,继而便打,把儿子白嫩的屁股打得血红肿胀。儿子趴在床上疼得哭,他则在一旁心痛,失望地抹眼泪。他想辅导儿子,拿过儿子的课文,才知道现在的课程深了,小学毕业的他,最多只有现在三年级的水平,根本辅导不了四年级的儿子。他想像城里人那样, 请个家教,他干小工挣得那点钱,去了房租和爷俩的花销,根本请不起。他认为那也不 是办法。

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是个笨办法。但他只有这个办法:与儿子同步上学。让儿子每 天放学回家后,把一天所学转教给他,儿子当老师,他当学生。

5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7~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2017~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调研试卷语文1.默写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2)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高适《别董大》)(3)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527a8jrrz1x2cx44e354ncj33s2bw019r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