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展.请你按示例完成以下展板。(13分)

32.苏格拉底案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盘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住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不忠实于自已呢?”

问题:(8分)

(1)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1分)

(2)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1分)

(3)透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6分)

33.曹墓之争

2009年12月,河南安阳发现一座东汉大墓,一些学者依据该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由此引发了各界热议。

问题:(10分) (1)此事之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原因之一在于墓主人曹操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请你列举两项与曹操有关的史实。(2分) (2)从材料一来看,质疑者的依据是什么?(4分,不得摘抄原文)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史家怎样才能增加学术可信度,写出信史?(4分) 34.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10分)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分)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分) 35.从分散到整体 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问题: (1)写出地图上a、b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2分) (2)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13分)

36. 德意志民族的战后45年 下而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请你为它们配上解说词。(9分) 37. 一份对外\和约\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的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还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 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处理。十四、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着,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需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人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兵官,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 问题:(25分) (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4分) (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 几类要求?(6分) (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15分)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1展板一(2分) 图片素材(2分) 答案l:时间、主题上与题意相符合的答案。(2分) ·煤气灯的图片,电车的图片 ·柏油路的图片;石库门的图片 其他答案。(0分) 选材说明(4分)

答案1: 符合示例表述,从城市建设角度回答。(4分) ·建立城市公共照明系统;建立城市交通系统 ·建立城市道路系统;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答案2: 与示例表述不同,但基本符合题意的说明。(2分) ·夜生活成为可能;方便了人们出行

·方便了人们出行;出现了具有海派特色的弄堂文化 其他答案:同义反复或未做原因说明。(0分) ·街灯经历了从煤气灯到电灯的转变 原因分析(3分)

答案1:从制度建设层面进行归纳,举出相关史实。(3分)

·另一方面,城市管理制度建立,如颁布《城市乡镇地方自治章程》 ·另一方面,借鉴租界管理模式,如\总工程局\的建立 答案2:进行了归纳但无史实的例证。(2分)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答案3: 仅举出有关史实。(1分) ·工部局的出现

其他答案:回答出于与问题无关或仅笼统回答。(0分)

32、(1)答案1:古典时代(或接近的意思)(1分) ·古典时代 ·雅典全盛时代

其他答案:公元前399年或公元前4世纪韧(0分) 32(2)答案l:③或4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1分) 其他答案:多选或错选(0分)

32(3)答案l:从材料中提炼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6分)

·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答案2:未结合材料,但能指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5分) ·雅典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答案3:能合理运用材料,从两方面作出判断。(3分j

·好的地方在于,进行了抽签、自愿报名、辩论、两轮投票;不好的地方在于,只有雅典 成年男子公民能够参与。

·雅典民主制度是积极合理的,因为其程序严格规范;同样也存在弊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参与。

得票4:仅从单方面作出判断,井有1个以上理由或事实说明。(2分) 答案5:只作简单判断。(1分)

其他答案:照抄材料、毫无关系的回答等。(0分)

其他答案。(0分)

对考证方法的分析(2分) 答案l:从文献与考古一致性的角度进行分析。(2分) ·没有达到两重证据的印证 ·文献记载复杂,与考古地点不吻合 答案2:缺少相互印证或一致性的含义。(1分) ·文献记载复杂 其他答案。(0分) 33(3)

答案1:完整回答史家\三长\(2分) ·史学家应具备史材、史实、史识 答案2:回答不完整(1分) 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识 其他答案:笼统回答(0分) 史学家应具备科学方法、理论 道德品行层面(2分)

·答案1:准确写出\史德\这一关键词。(2分) 其他答案:笼统回答(0分) 史学工作者应具有职业道德

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展.请你按示例完成以下展板。(13分)32.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盘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住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4wfi258ds44p5c1cp2i5zpak1cssx00de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