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考研传播学知识点(23)
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传播效果这个概念的双重含义:
1、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2、指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构成了两方面:一是对效果产生的微观过程分析;二是对它的综合、宏观过程的考察。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1、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2、作用于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3、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 1、环境认知效果
2、价值形成与维持效果
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范例或行为模式来影响人们的行动。“地位赋予”功能。
传播效果类型:
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预期效果和非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和逆反效果 英国,戈尔丁,大众传播效果的四种类型:
1、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介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 2、短期的非预期效果。“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
3、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推广与普及,知识的传播等。
4、长期的非预期效果。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结果。
每一个具体传播过程的每一要素或环节都会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考察具体过程的传播效果,必须研究几个方面的课题: 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文本分析是基本方法。 3、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
4、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内容提示法、说理法、诉求法。 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英国,麦奎尔,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主要有三种理论: 1、常识理论。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舆论的形式对传媒的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2、现场理论:传媒内部工作人员所持的观点。直接支配着大众传媒的运营和日常的信息传播活动。
3、社会科学理论。从个人、社会与媒介三者关系出发,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
第1页共1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量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社会科学的传播效果理论的影响对象包括:1、影响公众,推动社会舆论监督;2、影响媒介工作者,增强社会责任感;3、影响传播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其基本观点是:在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要对它实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
1.什么是传播效果?他有那些含义? 答:所谓效果就是指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传播概念有双重含义:1、他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他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2.传播效果分为那些层次?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答:(1)传播效果依据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与人们的视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作用与人们的观念或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得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这些变化通过人么的言行表现纯来,既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2)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播的逆反效果。 答:1)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介自主权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两种. 2)短期的非预期效果.这里也有\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两类.前者指个人接触特定信息后所发生的\\与传播者意图无直接关系的模仿或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有利于社会的,如从中学习知识或领悟人生道理;可能是反社会的,例如接触有害的传播内容所诱发的青少年犯罪等等.
3)长期的预期效果.指的是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4)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4.考察具体过程的传播之际,应注意那些环节和要素? 答:1、传播主题与传播效果--考察传播者
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考察内容的主题和,观点,价值取向等信息在内的因素与传播效果的关联。
3、寻系载体与传播效果--寻系是通过语言,文字,声音,图形,画面,影象等载体传递的。
4、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传播技巧指的是唤起受传者的注目,引起他们呢的特定心理和行动的翻译,从而实现说服或宣传之预期目的的测略方法,包括内容提示法,说理法,诉讼法等,这些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受传者不是完全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相反,受传者的属性对传播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5.什么是关于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的“常识理论”现场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 ?
答:1、常识理论--即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2、现场理论--就是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包括他们对传播活动的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理论直接支配着大众传媒的运营和日常的信息传播活动。
3、社会科学理论--是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 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第2页共2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世纪以来的传播效果研究,为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并构成了它的一个主要领域。 三个阶段:
一、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子弹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理论背景:大众传媒发展迅猛所带来的社会冲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传战史研究以及宣传技巧研究;大众社会论。
评价: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 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研究 40年代至60年代。
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实证考察。
三个主要研究领域:“传播流”研究;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
传播流:由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卡兹《个人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
《人民的选择》:
拉扎斯菲尔德,1940年,美国总统选举年,考察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举结果的影响。
在伊里县进行,又称“伊里调查”。
IPP指数分析。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种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IPP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选民的投票立场与他们的既有政治倾向有着密切关系。 提出一系列理论假说: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取决于他们既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人们的政治态度与他们归属的社会群体和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2、选择性接触假说:既有政治倾向不但决定着人们的政治选择,也制约着人们对大众传播内容的接触。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信息时,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这种“选择性”接触活动的结果,更可能在加强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
选择性接触机制的存在说明,受众在大众传媒面前不是完全被动,而具有某种能动性。 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意见领袖对大众媒介的接触频度和接触量都远远高于和大于一般人。两级传播: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
强化: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效果。强化是大众传播的最主要的效果。 结晶: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 改变:是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的效果。
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