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3部分物质科学(二)第3课时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精讲)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3课时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微课导图)

,核心知识)

物质的变化(七上P159-163)

命题点1 区别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b)

变化类型 区 别 概念 微观 现象 实例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隙改变 一般是物质的颜色、状态等变化 如:水蒸发、蜡烛受热熔化等 ①宏观角度: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②微观角度: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改变 伴随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沉淀等现象 如:水电解、蜡烛燃烧、铁生锈等 判断依据 物质的性质(七上P159-163)

命题点2 区别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b)

性质的类型 概念 内容 判断依据 续表

性质的类型 变化、性质 与用途的 关系 物理性质 反映决定变化――→性质――→用途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延展性 直接观察或用物理方法测定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酸性、碱性、 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 利用化学变化来观察和测定 质量守恒定律(八下P87-89)

命题点3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现象,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c)

1.内容:在化学反应中,__参加化学反应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__反应后生成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这个规律。

2.实质(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里的__原子重新组合__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__种类__和__数目__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所以,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化学反应中的守恒与变化

一定守恒 宏 观 反应物质量=生成物质 量 反应物中的元素种类=反应物的种类与生成物生成物中的元素种类 的种类 微 观 反应物中原子的种类= 生成物中原子的种类 反应物中某原子个数=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生成物中某原子个数 种类 ②反应前后物质的状态 化学反应方程式(八下P89-93)

命题点4 正确表述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b) 1.定义:用__化学式_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书写以__化合价__为依据。

(2)要遵守__质量守恒__定律,即在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__种类与数目__必须相等。 (3)说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一定变化 ①反应前后分子数 不确定

命题点5 知道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的意义(a) 点燃

以碳在氧气中燃烧为例:C+O2===== CO2 1.参加反应的物质是__碳和氧气__。 2.生成的物质是__二氧化碳__。

3.各物质间原子与分子的个数比为__1∶1∶1__。 4.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__3∶8∶11__。 5.反应进行的条件是__点燃__。

命题点6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生成物与反应物之间的计算(c) 1.计算原理

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一定的。 2.解题步骤 (1)设:设未知量。

(2)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仔细检查方程式是否配平)。 (3)找:找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

(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3.计算题型。

(1)由一种纯净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含一定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注意】①代入方程式计算的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__物质的质量分数__。 ②代入方程式计算的必须是真正参加反应或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质量。 ③若涉及物质的体积,可用公式“质量=密度×体积”进行换算。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命题点7 知道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a)

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 反应 AD+CB BaSO4↓+2HNO3

,考点突破)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例1】下列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表达式 A+B+…→X X→A+B+… AB+C→AC+B AB+CD→ H2SO4+Ba(NO3)2=== 实例 点燃2H2+O2=====2H2O MnO22KClO3=====△2KCl+3O2↑ Fe+CuSO4===Cu+FeSO4 ,A.蓄电池放电) ,B.水力发电)

,C.内燃机做功冲程) ,D.火箭点火升空)

【解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

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蓄电池放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水力发电是由于水的流动发电,无化学变化发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内燃机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火箭点火升空需要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燃料燃烧能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答案】B

1.(2017兰州中考)实验室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A.盐酸挥发 B.试管破碎 C.石蜡燃烧 D.胆矾研碎

2.(2017桂林中考)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D )

,A.镁条燃烧) ,B.铜片受热)

,C.火箭升空)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

,D.糖溶于水)

【例2】下面是单质家属“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B)

,C) ,D)

【解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以一般性地加以描述的如酸性、碱性、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分析:钾的活泼性,即容易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选项正确;银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选项错误;氢气的密度最小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选项错误;水银的熔点低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选项错误。

【答案】A

3.(2017广州中考)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B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质量守恒定律

【例3】2013年5月,某市自来水有股奇怪的味道,经专家多轮综合检测,基本认定引起此次异味的主要物质是邻叔丁基苯酚。将30 g邻叔丁基苯酚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和25.2 g H2O(无其他产物)。已知邻叔丁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求:

(1)30 g邻叔丁基苯酚中含碳元素______g,氢元素______g。 (2)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______。

【解析】(1)这是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组成的典型例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30 g邻叔丁基苯酚完全燃烧后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88 g CO2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30 g邻叔丁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25.2 g H2O中的氢元素的质量等于30 g邻叔丁基苯酚中氢元素的质量。m(C)=88 g×

122

=24 g。m(H)=25.2 g×=2.8 4418

g。(2)30 g邻叔丁基苯酚中m(O)=30 g-24 g-2.8 g=3.2 g。设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CxHyOz。m(C)∶m(H)∶m(O)=12x∶y∶16z=24∶2.8∶3.2,解得:x∶y∶z=10∶14∶1,又因为邻叔丁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所以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C10H14O。此处同学可能觉得相对分子质量150这个条件是多余的,实际上这是题目的严谨之处。我们解得x∶y∶z=10∶14∶1是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并不是所有物质中各元素原子个数都是最简整数比的,如过氧化氢H2O2中氢、氧原子个数就是2∶2,不能约简,这个就是以事实为基础的问题。对于过氧化氢,如果我们根据元素的质量比求得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1,将其化学式写为HO就错了,因为实验测得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而不是17。

【答案】(1)24;2.8;(2)C10H14O

4.(2017桂林中考)密闭容器中盛有CH4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使其充分反应,CH4全部转化为CO、CO2和H2O,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反应前CH4和O2的质量比为( B )

A.4∶13 B.3∶10 C.2∶7 D.1∶4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4】(2017襄阳中考)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5 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21.9 g固体物质。计算制得氧气多少克?21.9 g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氧气,所以可以求出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氯化钾的质量。

【答案】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31.5 g-21.9 g=9.6 g。由于是完全反应,所以21.9 g的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设生成9.6 g氧气的同时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 MnO2

2KClO3=====△2KCl+3O2↑

149 96 x 9.6 g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3部分物质科学(二)第3课时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精讲)试题

第3课时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微课导图),核心知识)物质的变化(七上P159-163)命题点1区别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b)变化类型区别概念微观现象实例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隙改变一般是物质的颜色、状态等变化如:水蒸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4p204g16h6trx01723y3gzju6vsv000dj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