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讲专练(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挑战自我)第3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含详解) 新人教
版
基础巩固
1.假设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按照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第三营养级和三级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最多分别为( )
A.20%和4% B.4%和4%
C.4%和0.8% D.0.8%和0.8%
2.2012·南昌调研诗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所蕴含的生命科学知识是( )
A.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强 C.生物的变异现象 D.生物的种间斗争关系 3.图K34-10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图K34-10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 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 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4.2012·辽宁联考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 ) 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 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D.物种多样性上升
能力提升
5.图K34-11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1
图K34-11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 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 C.N2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6.2012·宁波联考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图K34-12所示(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同化的???(7.3 g)储存在猎物?被蜘蛛被吃下的
??捕获的=?(7.93 g)=?未被同化的
种群有机物
??(0.63 g)中的能量?(10.3 g)(886.4 g)
??X(2.7 g)
=?
?呼吸代谢(4.6 g)?
?
?
??
未被吃下的(2.37 g)
未被蜘蛛捕获的(876.1 g)
图K34-12
①被蜘蛛吃下未被蜘蛛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的一部分 ②在食物链中,蜘蛛至少位于第三营养级
③图中X代表用于蜘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④根据图中的数据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
7.在图K34-13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鸟要使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的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
图K34-13
A.y≥90xa+10x B.y≤20xa+5x C.y≥20xa+5x D.y≥100xa+10x
8.图K34-14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图K34-14
2
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9.图K34-15是同学们绘制的某地区种植大豆和玉米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同学们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分析,正确的是( )
图K34-15
A.大豆和玉米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就是流经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通过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
C.把仍含有能量的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也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分解者的一部分,对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起到重要作用
10.图K34-16中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图K34-16
(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存在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 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能量是________kJ。
(3)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 11.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表乙是对图甲中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图丙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甲
(单位:×10 kJ·m·a)
2
-2
-1
Pg Pn R 3
X Y Z 870.7 211.5 141.0 369.4 20.1 61.9 乙
501.3 191.4 79.1 丙 图K34-17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分别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甲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__(填序号)。
(2)若图甲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①过程表示的是________。
(3)表乙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则R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平方米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
(4)图丙表示人类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关系。
挑战自我 12.2012·南京二模调查研究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对某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表示)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如下表。
物种甲 物种乙 物种丙 物种丁 休息 20% 20% 75% 75% 与其他 物种关系 15%追逐物种乙 25%被物种甲追逐 进食 55%吃植物 45%吃植物 15%吃物种甲 20%吃物种丙 其他 活动 10% 10% 10% 5% (1)组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除表中涉及的成分外,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是通过________作用进入该食物网的。画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
(2)图1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物种甲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2中a~d表示物种甲和物种丙在能量流动过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对值。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图1
4
图2 图K34-18
①图1中的A表示物种甲同化的能量,则C、D表示的含义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图2中c1=a2+b2+c2+d2,则从物种甲到物种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
1.C [解析] 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即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00%,按能量传递效率为20%计算,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为100%×20%×20%=4%,三级消费者为第四营养级,其能量为100%×20%×20%×20%=0.8%。
2.A [解析] “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矿质营养、无机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从生态系统的意义上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规律,故A选项正确。
3.B [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不循环的;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图中①代表的是消费者遗体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4.C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水稻田中清除杂草的作用,水稻与杂草的关系。水稻和杂草是竞争关系,清除杂草的目的是减少杂草对水稻阳光、肥料等生活资源的竞争,增加水稻固定的能量;与A选项水稻害虫密度没直接关系;选项B水稻和杂草都是生产者,所以营养级不会减少;选项D清除杂草了,物种多样性减少了。
5.A [解析] 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同化的能量(N2),图中蜣螂蟑螂获得的“粪便”中的能量(N6)属于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A选项错误。
6.A [解析] 被蜘蛛吃下未被蜘蛛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的一部分。蜘蛛是肉食动物,至少是次级消费者,位于第三营养级。图中X是同化量中除去呼吸消耗的,代表用于蜘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用蜘蛛的同化量除以猎物种群的同化量,储存在猎物种群有机物中的能量不是猎物种群的同化量的全部,所以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7.C [解析] 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根据题干信息,“至少需要生产者的量为y”,能量的传递效率为20%,则y为:xa÷20%÷20%+x(1-a)÷20%=20xa+5x,所以y≥20xa+5x。
8.A [解析] 丁为无机环境,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d过程为呼吸作用,b过程为光合作用,A错误。生产者在食物链中所含有机物中的能量最多,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B正确。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碳元素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反复流动,C、D正确。
9.D [解析]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种植的农作物是生产者的主体,但并不是全部,蔬菜、杂草等也是生产者,它们也是一些昆虫等动物的食物,因此,大豆和玉米固定的能量并不是流经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选项错误。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