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青少年依恋理论建构及问卷修订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15卷第4期··339

青少年依恋理论建构及问卷修订

刘曦1,2,张建新1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01)

【摘要】目的:在王黎等编制的青少年依恋问卷的基础上,再次补充访谈结果,并对问卷进行修订,最终确定家庭依恋和朋友依恋两个问卷,并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研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问卷结构。结果:家庭依恋和朋友依恋两个问卷的α系数分别为0.70和0.81。两个问卷拥有相同的结构,由四个因子组成:亲和性、焦虑性、依赖性、消极性。因子负荷分别介于0.32-0.80和0.49-0.81。验证性因素分析中模型指标拟和良好,进一步验证了青少年依恋问卷的维度。结论:青少年依恋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关键词】依恋;家庭依恋;朋友依恋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11(2007)04-0339-03

RevisionofAdolescentAttachmentInventory

LIUXi,ZHANGJian-xin

InstituteofPsych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Beijing1001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nrichthecontentsoftheChineseAdolescentAttachmentInventory,werevisetheoriginal

questionnaireintotwoparts:thefamilyattachmentandfriendsattachment,andexploretheirreliabilityandvalidity.Methods:Basedontheattachmenttheorytoreviseandenrichtheadolescentattachmentinventory.1001middleschoolstudentsparticipatedintheresearch.Exploratoryfactoranalysis,reliabilityanalysisand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wereusedtotestthereliabilityandvalidity.Results:Familyattachmentandfriendsattachmenthadthesameconstruct,bothofthemcouldbeexplainedbyfourdimensions:anxiety,security,avoidance,andreject.Conclusion:Theadolescentattach-mentinventoryhasgoodreliabilityandconstructvalidity.ItcanbeusedtostudyChinesemiddleschoolstudents’attach-mentrelationships.

【Keywords】Attachment;Familyattachment;Friendsattachment

依恋作为一种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是个体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人生经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弗洛伊德是最早关注依恋的研究者,他认为儿童对母亲的依恋关

[2]

系会成为“日后各种情爱关系的原型”。John

反抗型依恋)和八种依恋亚型。1990年,有的学者提出第四种类型,即混乱的依恋或不安全—解体型依恋[7]。在早期成人依恋研究中,Hazan和Shaver把成人婚恋划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8]

。此外

一Bowlby在1969年正式提出对依恋概念的定义:“种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其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MaryAinsworth等心理学者在自己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依恋的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保持亲密(proximitymaintenance)、避风港(safehaven)和安全基地(securebase)[3]。近年来,张文新又提出,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4]。通常,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随着个体的发展和成熟,其依恋对象也在迁移,朋友和伴侣逐渐取代了父母[5]。

Bartholomew和Horowitz以自我和他人内部工作模

式积极和消极程度为基础,将成人依恋分为:安全

型、专注型、恐惧型、冷漠型[9]。研究表明,非安全型依恋的人比较容易发生内部心理问题和外部行为障碍,如抑郁、焦虑、攻击性行为、物质依赖等[10]。

依恋研究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是以其研究方法的发展为基础的。在依恋的研究领域中有与不同年龄阶段相对应的三种影响较大的研究方法,即陌生情境法、依恋Q-set以及成人依恋访谈。陌生情境实验室测验程序[11]是对12个月-18个月儿童在陌生的实验室情境中对其母亲的依恋行为进行观察的一种实验程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Wa-

Ainsworth对依恋类型的确定有重要贡献[6]。他

创设“陌生情景”,根据对儿童在陌生实验室情境中对母亲依恋行为的观察把儿童划分为A、B、C三种类型(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ters和Deane[12]提出了测量在家庭环境中1-5岁儿童与抚养者,主要是与父母依恋安全性特点的工具—依恋Q-set,从而使依恋研究的年龄阶段扩展到儿童早期。MaryMain等人[13]提出一套用来测量青

·340·少年和成人对早期依恋关系的表征或心理状态的成人依恋访谈(AdultAttachmentInterview,简称AAI)及其编码和评分系统,使得依恋研究的年龄阶段进一步扩展到青少年期和成人期。

早期依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的领域,但由于研究工具的缺乏,对青少年的研究还很匮乏。众多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初期或少年期是人生发展中一个相当特殊的时期,是社会信念和价值取向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中的转折期。因此,对青少年的依恋关系的研究显得刻不容缓,近年来许多学者就青少年依恋关系进行了多领域的研究,发展出安全依恋量表(ASS)和青少年分离焦虑测验

(ASAT)等技术,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同

时,依恋结构的类型学基础也成为近期争论的焦点。

Kenny认为依恋是一种关键性的资源,是其他

各种资源(如人格、社会支持)得以发展的基础,依恋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应对资源以及其他关系的发展和质量[14]。依恋结构有的以亲子依恋为基础,有的以朋友、恋人依恋为基础。在国内,王黎等人在Main的成人依恋访谈提纲基础上编制了青少年依恋访谈提纲,并参照Fraley和Waller修订后的“亲密关系问卷”(ECR-R),编制了以亲子依恋为基础的青少年依恋问卷。结果把依恋分为焦虑性和亲和性两个维度,并把依恋风格分为安全型、冷漠型、迷恋型和恐惧型四种,除了安全型外,其他三种都是非安全型的依恋[15]。但是,王黎等编制的青少年依恋问卷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进入青少年期后,个体开始在已有依恋关系(主要为养育者)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新的依恋关系(主要是某几个特定的同伴)[16]。因此,已编制的青少年依恋问卷的内容还不够充分,除原始的家庭亲子依恋以外,还应考虑新的依恋关系,即朋友依恋关系。其次,样本量不足,还可适当增多,增加样本的代表性。再者,问卷的信效度分析还不够充分,问卷仅使用了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对问卷的结构进行初步的建构,还应进一步对问卷的结构进行验证。综上所述,该研究在王黎等编制的青少年依恋问卷的基础上,再次补充访谈结果,对问卷进行修订。

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大连市五所中学进行整群随机抽样,数据整

理后有效样本为1001人。第一阶段探索性因素分析收集被试518人,第二阶段验证性因素分析收集

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Vol.15No.42007

483人。其中男生481人,女生520人,平均年龄

15.7±1.87岁。1.2

研究程序

针对王黎等已编制的青少年依恋问卷的几点不足,本研究再次进行访谈,并借鉴已有的相关问卷,对青少年依恋问卷进行了修订和补充,最后确定青少年依恋包括家庭依恋和朋友依恋两个方面,分别指向父母和朋友,并将两个问卷独立施测。问卷的项目数增加到36道题,两个分量表各包含18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

量表修订分为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初步构建青少年依恋问卷的结构。第二阶段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量表结构进行修订,确定正式量表。

结果

2.1

依恋问卷的因素分析

分别对第一阶段施测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

析,家庭依恋问卷和朋友依恋问卷的数据表示,

KMO分别为.827和.858。最后求出4个的因子的因

素负荷矩阵。见表1,表2。

表1

青少年朋友依恋因素分析

表2青少年家庭依恋因素分析

表3家庭依恋量表的信度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年第15卷第4期表4

朋友依恋量表的信度分析2.2

问卷的信度

信度分析使用题-总相关、!系数、分半信度,结果见表3,表4。

2.3验证性因素分析

应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评价模型的适合性,模型的拟合指标见表5。

表5

模型的拟合指标

3讨论

每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都是以其研究方法的发展为基础的,依恋的研究也正是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研究方法的发展才使依恋研究的内容得以丰富和发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测查青少年依恋,在王黎等人编制的青少年依恋问卷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补充,最后得出青少年依恋的4个因子结构,分别命名为:①安全性:个体对自己有比较客观和正性的认识,对他人态度乐观,在人际交往中比较热情,社会能力较强;②消极性:个体与他人亲近时体验到痛苦;③依赖性:个体对他人过于依赖,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往往依靠他人的帮助,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焦虑性:个体情绪敏感,不稳定,与他人分离或疏远时会感到不安和焦虑。同时,量表的各种信度和效度指标进行考察后表明,在信度方面,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的系数都较高,说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验证因素分析的结果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可以在后续研究中再做调整。本研究是前人的研究的延续和补充,通过划分4种依恋类型来细分青少年的依恋现状。本研究还得出家庭依恋和朋友依恋具有相同的结构,这和Sternbert和Grajek的研究得到的结果一致,他们分析了包括亲子、爱人和最好朋友的不同量表的因素结构,从中得出结论,尽管人们在这些关系的不同方面表现水平不同,但结构相同。跨文化研究的结果证明,依恋结构和依恋风格在文化间的差异不显著,依恋具有跨文化的、普遍的解释意义[17]。

1吴薇莉,简渝嘉,方莉.成人依恋研究.四川大学学报,

2004,3:131-134

·341

·2谷传华,王美萍.儿童依恋理论述评.山东师范的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8(1):65-68

RomE,MikulincerM.Attachmenttheoryandgrouppro-cesses:Theassociationbetweenattachmentstyleandgroup-relatedrepresentations,goals,memories,andfunc-tioning.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3,84(6):1220-1235

4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FraleyRC,DavisKE.Attachmentformationandtransferinyoungadults’closefriendshipsandromanticrelationships.PersonalRelationships,1997,4:131-144

AinsworthMDS,WittingBA.AttachmentandtheExplorato-ryBehaviorofOneyearOldsinaStrangeSituation,InFossBM,DeterminantofInfantBehavior,Londen:Methuen,1969,4:13-116

MainM,SolomonJ.Discoveryofanew,insecure-disorga-nized/disorientedattachment:cluesfromresearchonmid-to-moderatelyundernourishedchildreninclile.InAttach-mentdisorganization.SolomonJ,GeorgeC.NewYork,NY:GuilfordPress,1990

8HazanC,ShaverP.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7,52:511-524

Bartholomew,Horowitz.Attachmentstyleamongyoungadults:atestoffour-categorymodel.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1,61(2):226-244

10

AllenJ,MooreC,KupermincG.Attachmentandadolescentpsychosocialfunctioning.ChildDevelopment,1998,69:1409-1419

11

AinsworthMDS,BleharMC,WatersE.Patternsofattach-ment:Apsychologicalstudyofthestrangesituation.Hillsdale,NJ:Erbaum,1978

12

WatersE,DeaneKE.Definingandassessingindividualdif-ferencesinattachmentrelationships:Q-methodologyandtheorganizationofbehaviorininfancyandearlychildhood.InI.BrethertonE.Waters,Growingpointsofattachmenttheoryandresearch.MonographsoftheSocietyforRe-searchinChildDevelopment,1985,50(209):41-65113

GeorgeC,KaplanN,MainM.Theadultattachmentinter-view.Unpublishedmanuscript,UniversityofCaliforniaatBerkeley,1985

14

KennyD,CarlsonG,McGuiganJ.StressandHealth:Re-searchandclinicalApplicantions.HarwoodAcademicPub-lisher,2000

15安晶卉,张建新,王黎.青少年依恋问卷初步编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60-762

16

JonesG,DemoM.Ageandsexroledifferencesinintimatefriendshipsduringchildhoodandadolescence.Merrill-PalmerQuarterly,1989,35:445-462

17

HuP,MengZ.Anexaminationofinfant-motherattachmentinChina.Posterpresentedatthe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theStudyofBehavioralDevelopment,Quebeccity,Canada,1996

(收稿日期:2006-12-01)

青少年依恋理论建构及问卷修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15卷第4期··339青少年依恋理论建构及问卷修订刘曦1,2,张建新1(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01)【摘要】目的:在王黎等编制的青少年依恋问卷的基础上,再次补充访谈结果,并对问卷进行修订,最终确定家庭依恋和朋友依恋两个问卷,并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4eu92vrm085bn78arf2570pk9t7uz00b9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