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成就精彩数学课堂
作者:张 尖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4年第3期
江苏扬州市宝应桃园小学(225800) 张 尖
折纸,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能够建立起清晰的数学表象,顺利地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进而有效地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因此,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候将折纸这一操作活动引入课堂,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手、脑、口等感官的协调发展,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在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时运用折纸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教师通过折纸活动进行情境创设,并以此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引导学生对感性的材料进行理性的分析,抽象概括出最本质的数学概念,确保新知的有效建构。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把纸对折后完全重合,再将纸撕成一棵小松树的形状,展开后张贴在黑板上:“看到这个图形,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你是否也能像老师这样,通过折、撕创造出不同形状的图形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了,他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时,教师让学生取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也来折一折、撕一撕、比一比,然后把学生创造出的图形一一展示,并引导学生观察,找一找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小组讨论,得出这些折痕两侧的图形完全相同的结论,教师顺势告诉学生:“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轴对称图形。”学生通过折纸活动,在留心观察、细心体会、精确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对称图形的美、数学的美。这时,教师引入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贴切,不仅牢牢地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而且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在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运用折纸
用折纸的方法来探索数学知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折纸,它取材方便,既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又不受学生学习能力的限制,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符合当前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不是科学数学的重演,而是学科数学的再创造。学生通过折纸这一实践操作活动,亲身经历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全身心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刻地建构新知,获得不同的发展。
例如,教学“平行与垂直”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折纸活动实现有效教学,不仅增强知识的探索性,而且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更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一堂课中,很多学生对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不太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折纸来帮助学生研究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生通过折纸积极思考,合理想象,得出正确结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通过操作、比较、分类、抽象等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此独具匠心的操作设计,使每个学生都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有利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维发生碰撞,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被数学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感染、吸引,从而主动地去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思维,
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折纸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改善了师生的关系,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它能有效地阐述数学原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三、在练习展评中运用折纸
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形成了表象,建构了新知,但如果不加以练习巩固,学生就不会深刻理解并熟练地运用新知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学习新知时不可或缺的。折纸不仅在新课导入、深入探究时可以运用,在练习巩固环节中也能应用。
例如,教学“分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揭示分数二分之一的意义后,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首先,创造指定的分数。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将其平均分成四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写上涂色部分占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其次,随意创造分数。要求学生把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对折再对折,平均分成若干份,任意涂其中几份的颜色,并用分数表示。经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了分数产生的过程,知道在平均分的前提下产生分数,同时认识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其所表示的意义。通过开放性的实践操作题,组织学生展开思辨活动,使不同的思维发生碰撞,产生不同的折纸方法,然后将不同的折法展示在黑板上。因为这些方法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很高,人人全身心地投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在反思拓展中运用折纸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课中要加强反思和拓展这一要求,只有不断反思与拓展,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更加深刻,课堂才能真正达到高效,学生才能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才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适时开展折纸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讨论思辨,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例如,教学“认识千米”一课时,在学生学习“1千米=1000米”这一知识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相机提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假如有足够大的一张纸(厚为0.1毫米)对折100 次,会有多厚呢?”“如果把对折后的纸制作成同样高的一架梯子,可以触摸到太空中的神舟飞船吗?”这时学生都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探索结论,他们纷纷用纸对折起来。经过实际操作,学生发现了秘密:一张纸对折一次是2层,对折两次是4层,对折三次有8层……以此类推,对折100次之后,纸的厚度大约有1268亿千米。然后将纸的厚度与地面到神舟飞船的距离进行对比,学生能顺利地发现其中的奥秘,亲身感受到人类智慧的强大。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视野得到开阔,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折纸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趣味性很浓的动手操作,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维,充分想象、大胆创造,在未知的知识领域发现其中的规律,获得数学知识本质的内涵。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巧妙地引入折纸这一数学活动,让学生拥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知识“跳跃”在学生的指尖上,使学生智慧的光芒照射整个课堂。折纸,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