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10年,我们将进入智能社会,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一体化、数字化是必然趋势。
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发布及新基建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以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为数字技术核心的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交通强国建设主旋律。
交通不再仅是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几个垂直领域独立的客、货运输,而是围绕旅客的出行流、货物的运输流、交通综合监管流形成的综合立体大交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体系,数字化是实现融合的核心。
交通是物理世界的通信,通信是数字世界的交通。为了促使我国智慧交通健康发展和新基建的有序进行,建议围绕我国智慧交通的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竞争力构建、关键技术科技创新、行业创新激励与容错机制等领域,推出成体系化的落地举措。
统筹规划系统推进数字基建在交通领域落地
交通数字化包括基础设施数字化和业务流程数字化两个层次。
两者涉及的关键技术各有侧重。基础设施数字化的技术特征是全方位的感知与传输,主要涉及IoT、5G、机器视觉、雷达等感知连接技术。业务流程数字化的技术特征强调融合、智能、可视,典型的技术涉及云计算、大数据等。
统筹规划,系统发展感知、连接、数据、智能等领域数字基建是当前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交通一体化、数字化的前提。
新时代、新基建,实现“人悦其行、货优其流”的综合交通愿景。
统一布局构建产业竞争力以实践沉淀标准
数字基建应分层解耦,国家宏观层面解决统一顶层设计和标准的问题。
以重大项目投资牵引产业投入,通过构筑统一的智慧交通的一云、一网、一图(运行)、一脸(出行)、一单(物流),降低产业转型的门槛和难度。借助国内的广阔市场,培育完善的产业生态链,并通过规模效应,提升产业链上的关键能力。
试点示范,建立行业标准,引领国家乃至全球一体化综合交通数字化建设。以标准技术和实践经验,有效推进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向全球贡献中国方案和标准。
构建安全基石 支撑智慧发展
首先是生产运行的安全。表现为基础设施、运输工具和运行环境的物理安全,以及飞机、汽车、高铁、地铁、轮船等运行安全。
数字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工作效率。比如,通过精确地监测相关线路设施、运载工具和装备的运行状态,仔细分析故障和潜在风险,大幅提升运载工具的安全性。
其次是公共安全。新的电磁技术(如雷达)、视频、传感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以无感的形式完成对人和物的扫描,排除风险因素,同时形成基于人工智能实现全量数据的分析,确保无盲点的全时、全域公共安全检测。
再次是网络、数据、应用、业务在内的信息安全。数字化之后,信息安全必然需要坚固的保护,而数字世界的信息又必然是全网流动的,必要的信息还必须公开提供,信息安全的诉求必然受到空前的挑战。涉及运行控制、规章制度与数字技术结合的体系将成为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