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循环双吐换气法及练习 (周林生/文)
竹笛双吐循环换气法——简称“循环双吐”,是杭州笛家王彦70年代初受赵松庭先生的竹笛循环换气法的启发而钻研摸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技法,赵松庭先生对这一新的技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循环双吐不但给竹笛,而且给所有援用到双吐技巧中的中、西乐器的演奏艺术,都带来新的突破。
双吐吹奏要领是“吐苦吐苦”(TKTK),循环双吐的吹奏要领是将“TKTK”中的某一个音换成“补”(B)。演奏“B”时,上下嘴唇呈紧逼的状态,使口腔里的空气在一瞬间产生短促的爆发力,冲击吹孔边棱而发出短促有力的声音;与此同时,鼻子迅速抢气(
)。
这一动作便是循环双吐的关键。换言之,如果口腔的气息形成不了爆发力,不能冲击吹孔而发出声音,鼻子不能有效快速地抢气,那么便不能形成循环双吐的技巧。
双吐演奏,通常是以4个音符为一组(TKTK),因此循环双吐实际上有4种不同形态的组合,即: (1)TTK
(3)TK
K (4)KTK (2)
TKT
如何选择适应自己情况的一种形态组合进行练习呢?特别是初学者,一定会提出这种疑问。为了便于选择,我们将“”的动作 中的\暂时舍去,仅留下抢气的\。那么演变成:
(1)VKTK (2)TVTK (3)TKVK (4)TKTV 现在,让我们逐渐从慢到快地对下列每一种组合都进行一次性选择性的练习: (1) (2)
(3)
(4)
细心体会这4种组合练习,哪一种组合 的感觉最通顺、速度最快、节奏最鲜明、节律最均匀、最容易形成习惯定势。
从中选出一种最适应自己的组合形态后,下一步便可进行技巧的分解练习。
1.抢气练习
(1)紧闭嘴巴,仅用鼻子进行短促有力而快速的吸气(抢气)。抢气时,带动小腹肌发力,在短暂的瞬间尽可能地吸入多的空气。
(2)抢气动作熟练后,可以在乐器上(如竹笛)进行抢气双吐练习。以王彦先生提出的第二种组合(TBTK)为例:
开始应该慢慢地练,逐渐使抢气的动作形成惯性。
2.“”气练习
(1)上下嘴唇呈紧逼状态 ,使口腔内的空气形成压缩,在一瞬间产生爆发力,冲击吹孔边棱发出短促的声音来。
(2)在“B”气的同时,快速地抢气,完成“B”气的技巧。这三个动作协调、熟练后,便可在乐器上进行练习。
譬如在竹笛上选择第三孔音“”来进行
气的练习;
要注意调节口风、嘴劲、嘴形、气压等,使笛子发出短促清晰的声音来。
3.组合练习
当抢气形成惯性、“B”气在各个音上都能发出短促清晰的声音,且二者同步形成“”的动作后,便可以进行组合练习了。
4.音阶练习
当已经掌握循环双吐的技术后,可在音阶的上下行中进行练习,也可在各种调的分解和弦中进行练习。再之后,可以找些旋律片段进行练习。
吹奏竹笛时低音、中音、高音的口风、嘴劲、嘴形、
气压不一样。循环双吐的运用在中音区还比较容易;而低音区、高音区较难,更需加强训练。
也谈循环双吐换气法及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