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看待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作者:
来源:《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13年第02期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9年累计增产15887.5万吨,年均增加1765万吨。建国以来,只有1950~1958年出现过一次“九连增”,但仅增产8445万吨,年均增加938万吨。世界上也只有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印度在20世纪60~70年代出现过“五连增”。更应看到,在粮食实现“九连增”的同时,棉油糖、果菜茶等经济作物都全面增产,这实属罕见、极为难得,供给的增加有力支撑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粮食进口增加=粮食威胁?
近两年,我国谷物进口量呈现增长趋势,引发社会对我国粮食自给水平的担忧。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包括谷物、薯类和大豆等在内的粮食进口量达8025万吨,进口额高达421.4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25%。究竟是什么原因推动了国内粮食进口量的大幅上升呢?
对此,商务部分析指出,粮食进口量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国内外市场的价差增大,企业进口意愿增强。2012年3、4月份以来,国际粮食的市场价格开始下跌。因此前11个月,我国企业大量进口粮食,同时进口粮食的价格是比较低的,比如进口小麦,平均每吨是299.3美元,下降了9.4%,玉米平均每吨价格比上年同比下降3.2%,这是实际进口价。大米进口均价同比下降得更厉害,下降了26.5%,这是一个原因,即价格比较低,企业有意愿来进口。
第二,企业增长饲料用粮的库存。特别是玉米,国内玉米供求偏紧,库存有限,企业增加国际市场上采购玉米用于补充库存。
第三,基数原因。2011年同期,我国小麦、玉米和大米进口的基数相对非常低,只有103万吨、118万吨和51万吨。粮食进口的快速增长,从以上三个因素来分析,总体上看是企业经营和市场需求的正常反映。
2012年,我国谷物进口虽然增量较大,但都在国家进口配额之内,占国内谷物生产、消费总量比例较小,并未改变我国谷物供需基本平衡的局面,对全球粮食市场运行也未产生明显影响。2012年我国大米进口231万吨、占国内产量的1.6%、占全球贸易量的6%左右;小麦进口369万吨、占国内产量的4.4%、占全球贸易量的2.7%左右;玉米进口521万吨、占国内产量的3.6%、占全球贸易量的4%左右。
因此,以中国粮食进口增加就说是中国粮食威胁论,或者说因为这样中国粮食不安全,是缺乏依据的。
如何看待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