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C卷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羁绊(bàn) 锵然(qiāng) 糜子(méi) 天衣无缝(fèng) B . 两栖(qī) 迁徙(xǐ) 雾霭(ǎi) 草长莺飞(zhǎng) C . 龟裂(jūn) 陨石(yǔn) 拙劣(zhuō) 出类拔萃(cuì) D . 缄默(jiān) 襁褓(qiǎng) 绚丽(xùn) 强词夺理(qiáng) 2.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阔绰(chuò) 倔(juè)强 胆怯(qiè) 不修边辐(fú) B . 演译(yì) 巉(chán)峻 残垣(yuán) 强(qiáng)词夺理 C . 哽咽(yè) 寒噤(jīn) 腈(jīng)纶 锲(qì)而不舍 D . 虔(qián)诚 翌(yì)日 束(shù)缚 接踵(zhǒng)而至
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2分)
3. (1分)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①在中国的很多大学和中学里,上课前交手机已成为规则,大多数人认为这项措施可以________(鞭挞 鞭策 督促)同学们专心学习,促使学生理性使用手机。
②近日在北大120年校庆时,北大校长致辞中读错字音一事,引发热议,“汉字读音危机”之说并非________(骇人听闻 耸人听闻 危言耸听)。
4. (11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偷懒是最麻烦的人生。人生是一团乱麻,需要解开一个个结,最后才能织成自己想要的画卷。①偷懒的人一次次跳过解开结的机会。②偷懒________是人性的弱点,________是一种心理问题。③我观察了很多喜欢偷懒的人,发现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往往都有一位或两位《刀子嘴豆腐心》的家长。
第 1 页 共 12 页
(1)请提取第①句主干,并写在下面。 (2)请给第②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
偷懒________是人性的弱点,________是一种心理问题。 (3)第③句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5. (10分)古诗文名句积累。
(1)中国人取地名常从古诗词中汲取灵感,请补全以下表格中对应的诗文名句。 地名 诗文名句 ①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________,________” 仁寿村 (《论语·雍也》) 云梦山 乌江镇 桃花岛 ②气蒸云梦泽,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③________,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④________,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2)写信时借用古人诗句往往能含蓄深沉地传达情感。用“________,________”(《诗经· 子衿》),能夸张地表达不见恋人时的焦灼;用“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能告诉友人真挚的情感能够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6. (1分)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一)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噴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速漫,真个是焕天炽地。……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二)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
第 2 页 共 12 页
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制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
(1)选段(一)中的“妖精”是________,选段(二)中的“罗刹”是________。 (2)请任选以上其中一个选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所描绘的故事情节。 (3)第(一)段中的妖精被擒,这件事给师徒四人取经路上惹下了怎样的麻烦?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
7. (20分)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到了现当代;诗坛上又出现了一大批新诗人,新诗作。为了让同学们学会诵诗、赏诗、悟诗,九年级(3)班举办了我与诗歌亲密接触”的主题班会,请你一起参加。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100字左右)
(2)学习了第一单元后,穆旦诗歌语言的清新秀丽、情感的饱满充实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一位同学选取的穆旦的一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请你一起来品读这首诗,并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春》——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第 3 页 共 12 页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8. (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电影《流浪地球》主要讲的是地球经过木星时摆脱木星引力,重新踏上流浪征途的故事。实际上在刘慈欣创作的同名小说《流浪地球》中,地球经过木星的过程有惊无险,只是电影有意制造“噱头”,将这一情节夸大而已。那么,地球要“流浪”,为什么非得经过木星呢?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为了让地球利用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加快速度,使其脱离太阳系。
引力弹弓就是利用行星的重力场来给太空探测船加速,将它甩向下一个目标,也就是把行星当作“引力助推器”。木星就是太阳系中一个优良的加速器,这不仅在影视作品中呈现,在现实中更是如此。人类向外太阳系发射的数十件航天器中,大部分用到了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比如“旅行者一号”、“旅行者二号”、“先驱者号”、“新视野号”探测器等等,都曾经利用过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加速,这样的好处是使航天器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还能节省燃料。1977年,由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制的“旅行者二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1981年经过木星时,从秒速不到10公里加速到了秒速35公里左右,获得了可以离开太阳系的速度。经过几十年的飞奔后,旅行者二号已经航行到了210亿公里外的遥远距离。实际上,不止是木星具有引力弹弓效应,较大质量的天体都可以让围绕它运行的物体获取引力弹弓效应,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连同太阳都可以进行引力弹弓效应的运用,我们的地球也一样。比如我们要去月球探测,但是我们的长征三号乙型火箭并没有能力把“嫦娥四号”直接发射到月球轨道上,于是在发射之后,依靠地球的引力弹弓效应增加速度和扩张轨道,最终让“嫦娥四号”进入环月轨道运行。
而在《流浪地球》这部作品中,刘慈欣安排了太阳和木星共同给地球加速。故事中讲到曾经有一段时间地球时而靠近太阳时而远离太阳,这个时候正是在利用太阳的引力弹弓效应给地球加速;后来地球又运行到了木星的附近,开始利用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加速,这也是因为木星的质量巨大,是地球质量的318倍,可以把航天器加速到脱离太阳系引力的程度。不过在电影中,由于木星引力出现不稳定状况,导致地球难以脱离木星引力甚至出现了撞向木星的可能性,幸好人类齐心协力克服了困难,地球才又开启了航向新家园的征程。
但如果真的将地球运行到木星附近,利用其引力弹弓效应的话,将是十分不可取的,因为木星的引力足以将近距离的地球拉变形。电影中,地球的大气已经被木星吸收,在如此近的距离,地球势必会被木星引力揉成一个熔岩星球,甚至有被拉碎的可能,这是绝对不可以尝试的。所以要让地球利用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并不容易,这需要在很远的距离上才能保证安全,然而距离太远的话,引力弹弓的加速效应却不明显了。
第 4 页 共 12 页
(1)电影《流浪地球》中用木星给地球加速的做法,在现实中是否可行?为什么? (2)文章列举“旅行者二号”和“嫦娥四号”的例子,各有什么作用?
(3)一位父亲为女儿手绘《流浪地球》的讲解图在网迅速走红。请你结合文意,给他的手绘图配上简要的文字,解说引力弹弓效应的原理。
(4)这篇文章将刊登在微信公众号”科普大世界”上,你认为下列哪一个选项最适合做这篇文章的标题?请说明理由。
A.木星的具有引力弹弓效应 B.为什么地球要经过木星呢 C.地球要流浪,木星怎么帮
9. (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大地的恩典 杜怀超
①在江南,我时常遥望家乡的那片竹林。
②对于竹子,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中。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或如捉摸不透的阵风。 ③对于竹子,父亲与我看法截然不同。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耳鬓厮磨的,磨得光亮的半月型长扁担,与父亲时常纠缠在一起,使得父亲瞬间有了担山填海的力量,一种承担着苍茫大地的力量,养活了一家人的生活。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至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当然,父亲总是默不作声,至疼痛处他也只会咧嘴一笑。
④我不理会父亲对竹的迷信和虔诚。在我六岁开始扶起歪歪斜斜的竹毫,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涂抹下重重的一笔后,弃笔逃离。但父亲就像老鹰捉小鸡般又把我抓回来。
⑤父亲也完全不理会我的委屈,他只纠结我对竹毫的亵渎和无知,以致多年来,我一直在书桌前,挺直身子,坚守着对竹毫的执笔姿势。父亲呢,在门前的田畴上,种下一片竹林。
⑥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竹简的。最初的文字里,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里留下他们刀砍火烧的背影。父亲不懂竹简,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他也是看不懂的。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向往。在我夜晚习字的空闲里,他也会郑重地拿起竹毫,在空中比划一番,那举止与深情,分明是我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
第 5 页 共 12 页
人教版2024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C卷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