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选择题
2019年题组
1.(2019·江苏单科·16)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各州批准宪法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A.联邦体制确立经历艰难历程 B.各州的矛盾和分歧已经消除 C.南方与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 D.邦联政治体制尚未正式建立 【考点】美国联邦政体的确立过程 【解析】材料反映了美国制宪会议经历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1787年宪法,但宪法在各州并未顺利通过,宪法的通过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故A项正确;当时美国并未消除各州的矛盾,故B项错误;南北方的对立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故C项错误;当时北美实行的就是邦联体制,故D项错误。 【答案】A
2017年题组
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考点】美国的民主政治。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赋予了总统最高行政权力,总统不仅拥有任命行政官员的权力,也拥有罢免行政官员的权力,因而材料中皮克林被总统罢免职务是总统行使职权的结果,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是强调联邦政府的权力,而是强调总统的权力,A项错误;美国总统的权力在宪法中有明确的规定,权限是明确的,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皮克林属于其他党派,无法反映美国的党派斗争,D项错误。 【答案】C
2016年题组
1.(2016·江苏单科·16)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会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考点】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1787年宪法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表中
未涉及选举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故排除A项;B项表述与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不符,故排除B项;表中“最终方案”对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不同规定,体现了大州与小州间的妥协,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涉及“分权”,故排除D项。 【答案】C
2.(2016·海南单科·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
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
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制与共和制原则)
【解析】参议院代表由各州两名代表组成,在国内中代表各州的利益,不是少数人利益,故A
项错误;众议院代表根据各州人口分配名额,与参议院相互制约,并不是分享联邦权力,故B项错误;参议院的代表由每州各派两名代表组成,充分尊重了各州的权利,使每个州在政府有充分的话语权体现了联邦制原则,而国家权利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体现了共和制原则,故C项正确;美国参众两院主导立法权并相互制约,不只是众议院主导,故D项错误。 【答案】C
3.(2016·上海单科·15)“‘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
由的状况。”此言论应出自( )
A.俾斯麦 B.林肯 C.亚历山大二世 D.明治天皇 【考点】美国的扩张和强盛——南北战争(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
【解析】“分裂之家”“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反映出该国在制度上对立分裂。俾斯麦领导
德意志的统一,与“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无关,故A项错误;当时美国南北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严重对立,有可能导致国家分裂,林肯领导内战胜利,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结束了“一半奴役”,故B项正确;亚历山大二世时期不存在国家的分裂,故C项错误;明治天皇时期不存在国家的分裂,故D项错误。 【答案】B
2015年题组
1.(2015·福建文综·20)图9、10、11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该组
漫画反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