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原告提出起诉状后,被告提出答辩状,属于书面的辩论形式
117.对国务院部门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应由( )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A、高级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 D、基层人民法院
118.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A、高级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 D、基层人民法院
119.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 )人民法院管辖。 A、原告所在地 B、被告所在地 C、原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 D、最先立案的
120.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 )人民法院管辖。 A、最后立案的 B、最先立案的 C、当事人协商确定的 D、较高级别的 121.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 )指定管辖。 A、审判委员会 B、当地高级人民法院 C、上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122.公民甲死亡,( )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A、甲的哥哥 B、甲的祖父母 C、甲的父母 D、甲所在单位的领导
123.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 )为被告。 A、复议机关
B、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C、复议机关和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D、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
124.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 )为被告。 A、复议机关
B、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C、复议机关和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D、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
125.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 )为被告。 A、委托的行政机关 B、受托的行政机关 C、委托的行政机关与受托的行政机关 D、先立案的行政机关
126.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尤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相互推诿代理责任的,由( )代为诉讼。
A、该公民委托他人 B.该公民的父母
C.该公民所在村委会或者居委会 D.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
127.(难题)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甲某涂改了检疫证明的数量和日期,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被涂改的检疫证明在证据的分类上属于( )。 A、书证 B、物证 C、勘验笔录 D、鉴定意见 12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为( )。
A、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B、电子证据,是指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是此次修改新增加的证据。
C、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D、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向原告、第三人收集证据。 129.下列哪项不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制度?( ) A、公开审判制 B、两审终审制 C、独任制 D.公开审判制
130.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下列哪项不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采取的措施?( )
A.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B.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在部分案件中,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D.行政诉讼或者复议由当事人自己选择,并没有行政复议前置的例外情况。 131.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 )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A.一 B.二 C.五 D.十
13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 )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133.以下哪一项不是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的条件?( ) A.原告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有具体的诉讼请求 C.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D.提交书面起诉状
134.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 )。 A.应当立案、审理,不得交由其他人民法院审理 B.指定原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C.由其与原人民法院一同审理
D.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135.在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中,审判人员的回避,由( )决定。 A.审判委员会 B.审判长 C.合议庭 D.院长 136.下列关于先予执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当事人对先予执行裁定不服的,最多可以申请复议两次。
B.人民法院对起诉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的案件,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予执行将严重影响原告生活的,可以根据原告的申请,裁定先予执行。 C.先予执行,又称为先行给付,是保护原告一方生活利益的一项重要制度。 D.当事人对先予执行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137.对人民法院审判人员恐吓、侮辱、诽谤、诬陷、殴打、围攻的单位,人民法院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罚款、拘留须经( )批准。
A.审判长 B.人民法院院长 C.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D.合议庭 138.下列关于行政诉讼调解的规定说法中,不正确的为( )
A.行政诉讼调解是指当事人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行为
B.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 C.行政赔偿的案件不适用调解
D.在程序方面,当事人有权选择调解方式
139.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
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 ,人民法院( )。 A.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另案起诉 B.可以一并审理 C.及时进行民事案件的立案 D.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140.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 )
A.根据自愿原则,裁定准许
B.告知当事人,诉讼一旦启动不可随意撤诉 C.继续案件审理
D.审查情况,裁定是否准许 二、多选题
173.根据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有: ( ) A.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B.经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
C.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D.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174.按照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种类:( ) A.视听资料 B.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C.当事人的陈述 D.电子数据
175.与本案有关的下列证据,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 ) A.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证据
B.由国家机关保存而须由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 C.涉及案件中个人隐私的证据
D.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
176.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是行政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根据该制度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哪些文件不合法,可以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 ) A.国务院部门的规范性文件 B.行政法规和规章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范性文件 D.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177.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
系,应当申请回避。以上规定,适用于下列哪些人员? ( ) A.翻译人员 B.鉴定人 C.勘验人 D.书记员
178.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 B.以欺骗、胁迫等非法手段使原告撤诉的
C.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的人,对人民法院的协助调查决定、协助执行通知书,无故推托、拒绝或者妨碍调查、执行的
D.未经法院许可,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答案:ABC。参见第五十九条。 17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行政诉讼中,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后未按时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B.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C.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并不允许陪审员的参与。 D.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成员之间地位并不平等,评议案件有争议时以主审法官的意见为最终意见。
180.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 )
A.主要证据不足的 B.明显不当的 C.违反法定程序的 D.超越职权的 181.人民法院审理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 A.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案件 B.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 C.案件涉及款额五千元以下的
D.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一审行政案件
182.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采取分别处理的方式,其中正确的有:( )
A.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B.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