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化学必刷题《科学探究题》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产生的所有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 ②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甲:气体是 ;乙:气体是SO2;丙:气体是SO2和H2;
【实验探究】针对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
(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 ,证明气体中含有SO2。 (2)B装置的作用是 。
(3)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证明气体中含有H2。 【交流与讨论】
(4)小明查阅资料发现,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但为什么在反应过程中又产生了氢气呢?用文字简述原因: 。
(5)锌与浓硫酸和稀硫酸反应都可以产生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最好选择锌与 反应,优点是 。
(6)小童提出:SO2是有害气体,需要连接一个尾气处理装置,你的看法是 (填“需要”或“不需要”),并说明理由 。 【答案】
解:甲:气体是H2;乙:气体是SO2;丙:气体是SO2和H2; 故填:H2。
(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SO2。 故填:品红溶液褪色。
(2)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防止对检验氢气产生影响。 故填:吸收水蒸气。
(3)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铜网由黑色变红色,是因为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了铜和水,证明气体中含有H2。
故填: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铜网由黑色变红色。
(4)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Zn+2H2SO4(浓)=ZnSO4+2H2O+SO2↑;
在反应过程中又产生了氢气,原因:随着反应进行,硫酸浓度不断减小,变成稀硫酸时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故填:Zn+2H2SO4(浓)=ZnSO4+2H2O+SO2↑;随着反应进行,硫酸浓度不断减小,变成稀硫酸时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5)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最好选择锌与稀硫酸反应,优点是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 故填:稀硫酸;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
(6)SO2是有害气体,需要连接一个尾气处理装置,理由:防止二氧化硫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故填:需要;防止二氧化硫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酸、碱、盐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一】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 甲同学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已知CO2与BaCl2不反应,为证明NaOH与CO2能反应,X溶液中的溶质应该是 (填化学式);
(2)能证明NaOH与CO2能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探究二】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程度?
(3)乙同学取少量久置的氢氧化钠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然后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产生,根据此现象 (填“能”或“不能”)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其原因是 。
(4)丙同学对该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作出如下两个猜想,并按下图进行实验:
猜想1:全部变质(Na2CO3); 猜想2:部分变质(NaOH和Na2CO3); ①现象a为白色沉淀,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现象b为无色溶液B变红色,综合①②可知猜想 成立; 【探究三】碳酸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
【查阅资料】①溶洞中的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 ②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是否能生成碳酸氢钠(NaHCO3)?于是丁同学开始实验探究 (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
【提出问题】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 猜想二:溶质为NaHCO3; 猜想三:溶质为 。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二 ①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 (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②取实验步骤①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 猜想一不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证明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生成了碳酸氢钠。写出实验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讨论交流】小明同学认为,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就能证明一定有碳酸氢钠生成;小红同学对小明同学的结论产生怀疑,其理由是 。 【答案】 解:(1)为证明NaOH与CO2能反应,X溶液中的溶质应该是氢氧化钠。 故填:NaOH。
(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A中二氧化碳气体进入B中反应,导致A中气压减小,导致B中液体进入A中,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能证明NaOH与CO2能反应的实验现象是B中液体进入A中,A中溶液变浑浊。 故填:B中液体进入A中,A中溶液变浑浊。
(3)根据此现象不能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其原因是:如果少量的稀盐酸不足以和氢氧化钠反应,即使含有碳酸钠,也不产生气泡。
故填:不能;如果少量的稀盐酸不足以和氢氧化钠反应,即使含有碳酸钠,也不产生气泡。
(4)①现象a为白色沉淀,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故填: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若现象b为无色溶液B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综合①②可知猜想2成立。 故填:2。 【提出猜想】
猜想一:碳酸钠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时溶质为Na2CO3;
猜想二:碳酸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并且全部反应时溶质为NaHCO3; 猜想三:碳酸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并且部分反应时溶质为Na2CO3、NaHCO3。 故填:Na2CO3、NaHCO3。 【设计实验】 ①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②取实验步骤①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操作 ①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有白色沉淀生成 2溶液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二不成立 ②取实验步骤①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猜想一不成立 【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②中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
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 【讨论交流】
小红同学对小明同学的结论产生怀疑,其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填: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3、“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成分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该敞口久置的消毒液中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CO2反应(2NaClO+CO2+H2O═2HClO+Na2CO3)。
NaClO溶液、HClO都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发生分解。
【分析讨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可能还有NaClO、Na2CO3、HClO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验过程】Ⅰ:向装入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试样,布条长时间不褪色。
Ⅱ:另取适量该消毒液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 。 [得出结论]实验过程Ⅰ中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不含 。 实验过程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综上所述,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为 。
【交流反思】生活中,“84”消毒液贮藏时应注意;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蔬菜、水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 。
【拓展延伸】(1)次氯酸钠与稀硫酸可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2)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有毒的氯气,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 (填“能”或“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 【答案】
解:[分析讨论]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NaCl,可能还有NaClO、Na2CO3、HClO中的一种或多种。
故填:NaCl。 [实验过程]
Ⅱ:另取适量该消毒液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故填:产生白色沉淀。 [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Ⅰ中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不含NaClO、HClO。
实验过程Ⅱ中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综上所述,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为NaCl、Na2CO3。
故填:NaClO、HClO; Na2CO3+CaCl2═CaCO3↓+2NaCl;NaCl、Na2CO3。 [交流反思] 生活中,“84”消毒液贮藏时应注意;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蔬菜、水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NaClO有腐蚀性。
故填:NaClO有腐蚀性。 [拓展延伸]
(1)次氯酸钠与稀硫酸可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2NaClO+H2SO4═Na2SO4+2HClO。
故填:2NaClO+H2SO4═Na2SO4+2HClO。
(2)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有毒的氯气,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 故填:不能。
4、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化学实验室的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1所示)可能是什么物质,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发现问题】当把黑色粉末与无色溶液混合时即产生气泡.
【查阅资料】初中实验室常见的黑色粉末有CuO、MnO2、Fe3O4、铁粉、炭粉等.
【提出假设】黑色粉末是 ,无色溶液是 .(只写一种假设)
【设计实验】①向盛有少许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色溶液;②检验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此气体是 ,原假设成立.
【讨论】若要制取该气体,应从图2中选择发生反应的装置为 (填序号). 【答案】
5、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总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 (填名称或化学式均可)。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如表实验现象中的空格。 实验方案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色,pH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