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强化训练试卷 A卷 含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学》 2、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3、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力十分自信,认加自已能教好学生,这主要反映了他的哪种心理特征( )。 A.教学责任感 B.教学幸福感 C.教学理智感 D.教学效能感 4、中学生晓华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他认为其他同学与他一样也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现象属于( )。 A.退行 B.投射 C.升华 D.文饰 5、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 )。 A.直线式
B.螺旋式
C.分科式 D.综合式
6、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 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7、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师在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因为他深刻的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连续性 C.差异性 D.顺序性
8、“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了(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9、宾宾看到安安扶老奶奶过马路很是敬佩,宾宾的这种敬佩感属于( )。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尊敬感
10、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是指( )。
A.测量 B.测验 C.考试 D.评价
11、杨老师在教学中对所讲的例题尽可能给出多种解法,同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用来促进学生哪种思维的发展?( )
A、动作思维 B、直觉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12、初一学生许明努力学习就是想获得亲朋好友的赞扬,根据奥苏泊尔的相关理论,驱动许明行为的是( )。
A、认知内驱力
第 1 页 共 5 页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成就内驱力 13、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为获取相关资料而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进行的专门调查属于( )。
A.全面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个案调查
14、元认知研究的代表人物是( )。
A.加涅 B.弗拉维尔 C.维果斯基 D.列昂捷夫
15、小华认为 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属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16、以下咨询方法中,属于侧重训练行为的方法是( )。
A.深入共感 B.鼓励表达 C.改变认知 D.行为契约
17、张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也考虑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维果斯站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重称为( )。
A.教学支架 B.最近发展区
C.组织者 D.自我差异性
18、流程图和模式图属于( )。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基本策略 19、我国古代教育家苟子说“蓬生麻中,不扶 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强调的是( )因素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20、基于问题解决活动来建构知识的过程属于( )。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 D.探究学习
21、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2、归纳式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迁移。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正强化可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可以降低反应频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 2 页 共 5 页
2、思维品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是什么。
4、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冯亮和丁明是初二的学生,最近两人都有些心事。于是凑在一起聊天……
冯亮:你说咱们已经快要和爸爸一样高了,可父母还老把我们当小孩看,什么都管。
丁明:可不是吗,吃饭要管,穿衣服要管,去哪玩也要管,放学回家稍晚就唠叨个不停……真烦!有时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听他们的话。
丁明:最近一段时间,我情绪似乎失控了。今天的课堂演讲,我紧张得要命,生怕在老师同学面前出丑。
冯亮:我发现了,你脸都红到脖子根儿了。
丁明:不光这个,有时高兴起来,我就跟飞上天似的,觉得无所不能,可是难过起来,又像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冯亮:我也一样,就比如每次跟女同学打招呼,我常莫名地心跳加速,感觉既紧张又害羞,以前不是这样。
丁明:有时候也会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形象不好,譬如不够帅之类的。
冯亮:还有不够优秀,能力不够强等。我特别希望在别人眼中是一个聪明、有实力的人。
丁明:我特理解你,这种感觉我也有,而且特想跟人倾诉,但就是不知道该跟谁说。 问题:
(1)上面两位同学的对话,反映了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哪些特点? (2)作为老师,你会对他们提出哪些建议。
2、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乘车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他答应改正,但并无实际行动。
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你将如何运用德育的有关知识来解决这一一现实问题。
第 3 页 共 5 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强化训练试卷A卷 含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