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接什么?
(教育学原理第六组作业)
一、问题提出
(一)视频引入
(二)幼小衔接的错误认识 1.小学化
(1)常规教学过于注重科学性知识学习。 (2)兴趣班教学偏重学科技能的训练。 (3)幼儿园教育不断超前化。
(4)幼儿园常规管理机械照搬小学的标准。
——沙燕.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冷思考[J].
请思考:
(1)小学语文、数学的基础就是掌握汉语拼音、加减法吗?
答:“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课标特别强调“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并不是具体的哪个知识点,而是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有助于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吗?
答:据许多调查显示,小学教师们最看重的入学能力并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比如掌握了拼音字母、会做计算题),而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情感。比如,专注力、持久力、合作交流、学习兴趣等等。
一些孩子之所以领先,是他比别人早动了一步,先学了而已。但这种先学而达到的领先,可能一个月就能被赶上。通过训练,很多学前儿童可能能够进行二十以内的加减法,甚至是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但这只是机械记忆,背后的算理,他不理解。而且这种算理,他也不可能在这个年龄段理解。
(3)从长远看,“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1.违背孩子发展规律的训练使孩子被迫付出很大的努力,导致自信心、对学习的兴趣降低,使孩子牺牲个性多方面发展的机会。
2.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难以长久。
3.宝贵的学前期中需要发展的口语表达、社会情感、人际交往等能力却被搁浅了。 4.成人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运用强制性的方法使得孩子兴趣被压抑,紧张焦虑,久之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2.禁教
否定知识学习对儿童的意义,否定知识存在于幼儿课程的必要性,否定间接经验和符号文本知识对儿童发展的价值,进而反对幼儿园进行一切形式、任何程度的知识教学。
——刘小红.幼儿园“禁教”思想辨析[J]. 请思考:
幼儿园进行知识教学是否一定就是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会对幼儿造成伤害?
答: 大量关于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的研究成果及先进的儿童教育方案如美国“高瞻”K-3课程都证明适宜的拼音、算术、诗歌、阅读等内容对儿童发展来说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
——George S. Morrison.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第八版)[M].
有研究证实儿童在5-7岁时如果未得到早期语音、词汇、阅读方面的培养,后期患阅读
障碍等学习困难的风险会随之增大。
——罗咏梅.关于我国早期阅读的文献综述[J].
幼儿语言教育方面:生理的成熟机制证明2-12岁是儿童语音定型期,也是其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语音意识训练对4-5岁儿童四年后的阅读和拼写都大有帮助。
识字方面:有研究表明“婴幼儿一般在掌握350个左右的汉字时,开始表现出对识字的高兴趣性与高敏感性,因此350个左右的汉字可能是对婴幼儿的最低汉字输入量。”
——罗咏梅.关于我国早期阅读的文献综述[J].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形成了使用字词、手势、想象和标记等符号的能力,同时语言能力也得到迅猛发展。 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儿童日益频繁地使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即出现表象思维。因此在这一阶段,应对儿童进行有意识的语言能力培养,以及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培养儿童的重量,容量,速度,时间等初步科学概念。
——刘长城,张向东.认知发展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
幼小衔接时期大多幼儿有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较缺乏守恒的概念。教育者在这个时期就要充分的认识到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不能一味按照教育者、家长乃至社会的意愿,对其施行超前化教育。否则与儿童的身心发展背道而驰,也抹杀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田京巾.中日两国幼小语言课程衔接比较研究[D].
(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三、国外幼小衔接接什么
(一)美国:入学准备的五大领域:
—身体健康与动作技能(Physical Well-Being and Motor development) —情感与社会性(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言语(Language Development)
—学习方式(Approaches toward Learning)
—认知与一般知识(Cognition and General Knowledge)
——鲍婷婷.美国入学准备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D].
(二) 日本:
日本幼小衔接工作者认为幼儿期(特别是幼儿末期)应当养成幼儿对人或物的兴趣,在相互产生的关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事情,在将之深化、拓广的过程中,培养自我发挥和自我控制的调整能力,最终通过这样的过程培养作为一个人或社会成员的自立的基础
四、幼小衔接的教育内容
(一)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是幼儿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之后增加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幼儿园的时候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幼儿顺利融入小学时期。一方面,老师在学习中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讲坐姿和书写习惯等,另一方面,在课堂结束之后,老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杨露露.浅谈“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
(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幼儿的生活习惯是幼儿良好个性和素质的充分体现,幼儿园时期的教育是对幼儿个性进行塑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过了这个时期再去进行培养就会显得特别困难。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帮助幼儿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融入他人、融入社会。要更多地给予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自己独立地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地给予鼓励,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帮助。通过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幼儿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控制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幼儿适应小学的生活树立了信心。
——杨露露.浅谈“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
(三)适宜知识的学习
知识是幼儿园课程的必要要素,儿童的语言发展、科学探究、社会活动及艺术教育都有赖于相应知识基础的支持,其过程也需要知识参与,并有可能产生新的知识。离开基础性知识,各领域教育目标的达成、儿童智慧的启迪、儿童文化品性的形成都只能流于虚空。
——刘小红.幼儿园“禁教”思想辨析[J].
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
2.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理解 “加”和“减”的实际意义;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 10 以内的加减运算;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四)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儿童接受外部世界,吸纳外部信息,适应环境的根本能力。其主要包括注意力、编码能力、感知和运动能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