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答案含解析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 解析:D 【解析】
分析:(1)测量时根据精确程度要求的不同,选择分度值适当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3)根据速度的公式求出速度;
(4)根据速度的公式求出速度,然后进行对比.
解答:A、测跳远的成绩时精确到1cm就可以了,所以测量时选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故A错误;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这说明看台与小明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选取的参照物是小明自己,故B错误;
s50m??7.14m/s,故C错误; t7ss1000m?200s,而小亮的成绩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则小明所用的时间为:t??v5m/s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v?是240s;因通过的路程相同,小明用时更短,则小明跑得更快,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度的测量、参照物的判定、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2.公共汽车上的一些设施和做法与物理原理相对应,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接收的是超声波 B.方向盘上裹着的皮套——用来减小摩擦
C.转弯时播放“汽车转弯,请抓好扶手”—防止由于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 D.公共汽车在后门上方安装的摄像头——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接受的是电磁波,不是超声波,不符合题意; B.方向盘上裹着皮套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C.汽车行驶时汽车和人一起运动,汽车拐弯时,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汽车转弯,请抓好扶手”是为了防止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符合题意。
D.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 3.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 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 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 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 解析:C 【解析】 【分析】
(1)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作的,金属箔片所带的电荷量越多,其张角越大.(2)金属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质子不可移动.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A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带电体缺少电子,所以不可能有电子从金属杆流向金属箔,而只能是有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金属杆上,故A错误,C正确;
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负电荷将部分转移到金属箔上,从而金属箔带负电,而带电体仍带负电,故B错误;
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是由于有多余的电子,则带电体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故D错误; 故选C.
4.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C.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解析:C 【解析】 【详解】
该实验是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因此针对该实验可以提出问题为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有压强吗?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有压强;目的是探究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是否有压强;结论: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有压强;因此只有C选项符合要求.
5.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电灯不亮,为了检查电路的故障,用电压表进行测量,发现Uac=3.0V,Uab=0 V,Ubc=3.0 V,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A.灯L断路 C.滑动变阻器R短路 解析:D 【解析】 【详解】
B.开关S断路
D.灯L短路或滑动变阻器R断路
A.由题意可知,UAB=0V,由图示得,一定不是ab间断路,故错误; B.如果开关S断路,则UAC=0V,与题意不符,故错误; C.如果滑动变阻器R短路,则UBC=0V,与题意不符,故错误;
D.当灯 L 短路或滑动变阻器 R 断路时,都会出现题目中所描述的现象,故正确. 故选D
6.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如分别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两实心物体a和b,放在水中静止后,则
A.a漂浮,a受浮力大于b C.a沉底,a受浮力大于b 解析:C 【解析】 【详解】
B.b漂浮,b受浮力大于a D.b沉底,b受浮力大于a
由图示可求出物体a的密度为2g/cm3,物体b的密度为0.5g/cm3,由于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会下沉,故A错误;
由于b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会漂浮,故D错
当静止时,物体a全部浸没到水中,排开水的质量大,所以所受到的浮力大,故C正确,B错误; 7.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就是弹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所以弹簧发生形变,产生的是对手的拉力.故ACD错误、B正确,就选B。 【考点定位】弹力
8.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80℃~60℃,故A错误; B.由图知道,甲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应是沸腾前的情况,故B正确; C.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故D错误,故选B.
9.如图,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UAB>UBC IAB=IBC B.UAB<UBC IAB=IBC C.UAB>UBC IAB<IBC D.UAB=UBC IAB<IBC 解析:A 【解析】 【详解】
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特点,得:IAB=IBC; 如图,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AB段细,而BC段粗,所以R得:UAB?RBC,根据U?IR,
AB?UBC,即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高。故A符合题意。
10.小军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关系”,他分别用5Ω和10Ω的电阻做两次实验,当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军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应该( )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D.更换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解析:B 【解析】 【详解】
将AB两点间5Ω的电阻更换为10Ω的电阻,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AB间的电压将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为保持AB间的电压不变,要移动滑片使AB间的电压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则应将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升高.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要变大,所以应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故B符合题意.
1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5V,定值电阻R1为5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20Ω 1A”,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