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谈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谈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曾 理 食质2011级1班 20112699 摘要:转基因食品是指用转基因生物所制造或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等。目前已经进入食品领域的三类转基因生物中,转基因植物的产业化规模和范围要比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大得多。转基因技术是利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外源遗传物质导入活细胞或生物体中产生基因重组现象,并使之遗传和表达。转基因生物是指遗传物质基因发生改变的物质,其基因改变的方式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而不是以自然增殖或自然重组的方式产生。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一直是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比较生疏,普片不了解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争议

Introduction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safety problems

Abstract: refers to the us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of food, food raw materials and food additives, etc. At present already in three kind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in the field of food, the size and scope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transgenic plants are much larger than in transgenic animals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Transgenic technology is the use of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to import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of living cells or organisms produce gene recombination, and genetic and expression.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enetic change refers to the genetic material of material, the genetic changes way is through transgenic technology, rather than in a natural way of proliferation or natural recombination. Whether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safety has always been a controversial topic, the public is unfamiliar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food, common don't know whether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have what effect to the human body.

Key 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Food; Safety; controversy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也有几十年的历史,真正商业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目前,转基因食品无论在数量和品种上都具有了相当的规模。转基因技术在农产品方面的应用,美国居于世界首位。在转基因食物中,其品种相对集中,目前主要涉及大豆、棉花、油菜和玉米。2000年在全球转基因作物中,转基因大豆占总播种面积的一半,达58%。目前在转基因技术方面比较先进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中国。在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考虑上,我国政府和科学家既谨慎又坚决,目前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还不多。但随着进口量的增多,消费者利用转基因食品的机会也会快速增加。

转基因产品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的结果,必将对人类的生存带来重大影响。转基因食品是一个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产业。转基因作为一项新兴的生物技术,在提高作物参量、改善品质、增强植物耐旱、抗寒、抗盐碱提高植物抗病虫害等诸多方面都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⑴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伤害,不仅仅是各国的认识、态度不同,就是同一国家,同一地区,科学家们对此也分为两派。主食派是坚持支持转基因食品的。认为转基因食品美国吃了8年,我们也吃了几年,没有见过有一个人吃了有不好的结果;而另一派的,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表示赞赏,但对其安全性感到忧虑,尽管截至目前尚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健康的危害,但并不能说明就是安全的,也许它的危害要潜伏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它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不管怎么样,希望专家能够判定一样转基因食品时一定先经过严格试验检验判断是否对人有危害,再做进一步的定论。

⑵在世界各国中,美国是转基因食品的发源地,也是转基因技术最为先进,应用最为广泛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主张对转基因食品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他们的出发点是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与非转基因产品及产品没有本质区别,只要转基因食品通过一系列常规检验就可以上市。围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欧盟两方长期以来争执不下。在欧盟转基因食品受到严格的控制。调查显示,70%的欧洲人不想吃转基因食品。欧盟对于转基因食品实行强制性标签制度。尽管欧盟各国政府的对转基因食品态度比较严谨,但并没有妨碍它们在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无论是科研投入和科技成果,欧洲都走在世界的前列。欧洲市场上难以见到转基因食品主要与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严谨态度有关。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在管理上持谨慎态度,在研究上予以支持,因此,尽管我国的转基因技术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在某些领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政府对农业转基因生物采取的是积极研究、慎重推广、加强管理、稳妥推进的方针是十分可取的。一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另一方面对于证实无害的食品,仍应积极推广。对于消费者来说,科学为我们提供了实验结果,法律保障了我们的知情权,吃还是不吃,还是要由自己决定。

2.转基因食品原料的主要安全问题

2.1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可能影响

⑴食品营养品质改变

外源基因可能对食品的营养价值产生无法预期的改变,其中一些营养降低而另外一些营养增加。此外,有关食用植物和动物中营养成分改变对营养的相互作用、营养基因相互作用、营养的生物利用率、营养的潜能和营养代谢等方面的作用。

⑵标记基因的传递可能引起的抗生素抗性

转基因作物中经常应用带抗生素抗性的标记基因被食用后有可能获得抗药性,这就可能引起抗生素的药效,对人体疾病的治疗和健康造成危害。这是人们担心的问题。

⑶转基因食品引起食品过敏症的可能性 对一种食品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以前不曾过敏的食品产生过敏反应,原因就在

于蛋白质的转移。在转基因操作中,某种生物的蛋白质也会随基因加入,因而有可能导致过敏现象的扩展,特别是对于儿童和具有过敏体质的成人。因此,转基因食品过敏性安全评价也主要通过评价新食物是否含有与已知过敏原相同的蛋白成分,以分析其是否具有潜在过敏性。如果新食品中被植入的基因来源没有过敏史,则可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和物理化学分析试验确定新蛋白质是否具有潜在过敏性。

⑷潜在毒性

许多食品原料本身会产生大量的毒性物质和抗营养因子。这些物质包括蛋白酶抑制剂、溶血剂和神经毒素。例如,马铃薯的茄碱、木薯和利马豆中的生氰糖苷、豆科的蛋白酶抑制剂等。遗传修饰在打开某一目的基因的同时,上述天然毒素基因也可能会被打开而无意中增加这些毒素的含量,给人们造成伤害。

2.2转基因食品对环境生态可能产生的影响

⑴基因意外地转移到野生植物

环境保护论者担心转基因作物广泛种植后会引起环境恶化的风险。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导入方法进行基因转移,可能将一些高产、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或对环境胁迫具有耐性的基因转移给周围野生植物,会引发超级杂草的出现,从而严重威胁其他作物的正常生长和生存,还可导致除草剂的滥用,引起土壤板结、土质变坏、药物残留,加重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可能导致除草剂用量的增加,从而导致除草剂在食品中残留量加大。

⑵可能产生新的病毒和毒素

植物工程中用病毒颗粒作为提高抗性策略的一部分,可能会在环境中构建出新的病毒。植物工程表达的潜在毒性物质,如药物和杀虫剂,可能会对其他非靶生物有危险,如当Bt毒素进入到昆虫的食物链可能会危害有益昆虫等。

⑶转基因动物对生态的影响

转基因动物抵御天敌和获取物质的能力应该远强于非转基因动物,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一旦他们被释放到环境中,它们就会将非转基因动物淘汰,从而破坏生态平衡。此外,如果人们长期地从转基因动物中获取产品,那么,对自然界野生动物的重视程度会降低,长此下去对自然界动物会是一个重大的威胁。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因其生活环境为水体,不易观察;标记及跟踪观察困难。 总之,转基因技术在培养新的优良品种方面,正显示出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全新的开发前景。同时转基因产品也可能会带来一定潜在或目前尚不可预见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用科学和社会责任两种态度来保护和推动转基因食品的发展。

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3.1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则—实质等同性原则 转基因食品逐渐给人们带来社会和经济利益的同时,与其有关的环境释放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的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传统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是以毒理学为基础的,但它已不能满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评价要求。1993年,

经济发展合作组织发表了现代生物技术食品的安全评价—概念和原则,提出了实质等同性原则,即如果一种新食品或食品成分与现有的食品或食品成分实质等同,那么,就安全而言,他们可以等同对待。也就是说,新食品或食品成分能够被认为与传统食品或食品成分一样安全。只有当GMO食品或其成分完全不同于传统食品时,则须进行食品安全性评价。在OECD和FAO的倡议下,实质等同行已被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几个国家用作对待基因食品进行安全性评价的主要依据。

3.2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 最近,国际生命科学会欧洲分会新食品领导小组提出了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等同和相似原则,该原则要求对转基因食品从营养和毒理学两个方面进行个案评价。SAFEST的主要内容有:转基因食品都来源于具有安全食用历史的生物,通过比较该食品与传统食品的等同性和相似性,阐明其不同点和作为食品中安全评价的靶点,并在营养成分、毒素水平、杂质水平、新成分的结构与功能等几个主要方面与传统食品进行比较。在对一种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性评价时,首先要了解和描述它的背景资料,即食品名称、来源、基因改造方法、人体摄入量、使用目的及使用人群、加工方法及食品成分等,通过比较分析来评价的试验样品与实际生产和人类实际消费的传统食品的一致性。该领导小组根据上述原则将转基因食品分为三类。

⑴转基因食品的营养学评价

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就在于它为人类提供生存所必须的能量和各类营养物质,因此,对营养成分的评价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脂肪、脂肪酸、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灰分等与人类健康营养密切相关的物质。评价时,将不同年份或不同生长地点的转基因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对照的非转基因食品进行比较,评估转基因食品在营养上是否与非转基因食品一样具有等效的营养价值。由于用于加工的农产品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受品种、种植环境、生长期、生长过程中农艺措施、不同生产年份等多因素影响而产生差异,如水稻不同的品种、不同的种植环境、不同生长期、不同农艺措施等都会影响稻米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也就是说,市场上人们消费的各种普通大米在营养成分的含量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在评估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时就需要考虑这一客观存在的因素。针对这种情况,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全球进行了调研和专家论证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产品营养成分手册,给出了不同种类的作物及其加工产品的营养成分变异范围,并提供了相应的历史数据和参考文献;同时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也建立了各种农作物的营养成分数据库,作为对各种转基因作物营养成分的参考范围。因此,对转基因食品的营养评价时,除需要与对照非转基因食品进行比较,还需要参考OECD、ILSI及本国已有的同类非转基因作物营养成分,确定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是否在这些范围内,如果在范围内,则可以认定转基因食品具有与非转基因食品同等的营养功效。此外,对一些存在较大差异,或改变了主要营养成分的转基因食品(如高赖氨酸转基因玉米),要了解转基因食品是否具有与传统食品同样的营养功能,动物营养学评价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所说的营养学评价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动物生长情况、营养指标或者动物产品的营养情况来评价转基因食品对实验动物的营养作用,如大鼠30天生长试验;二是通过动物的生长与代谢指标

来评价转基因食品中某种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率,如大鼠的蛋白利用率和猪回肠瘘管试验等。目前,国际上批准生产的转基因食品和我国颁发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水稻、玉米都经过了营养学的评价,试验数据都证明了与非转基因食品具有同样的营养功效。

⑵转基因食品的毒理学评价

转基因食品是否会由于导入了外源基因而产生对人体有毒的物质,是人们对转基因食品产生恐惧的重要方面。对转基因食品的毒理学评价是转基因食品上市前重要的评价环节。转基因食品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外源基因表达产物是否具有的毒性检测和评价;二是对转基因食品的全食品毒性检测和评价。

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一般依照传统化学物质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对外源基因表达蛋白的检测评价一般有3个指标:一是,通过与国际权威大型公共数据库中已知的毒性蛋白进行核酸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分析是否具有潜在的毒性;二是,在加热条件下和胃肠消化液中,检测分析外源基因表达蛋白质是否稳定或抗消化;三是,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全食品的毒理学检测也是采用传统化学物质的评价手段,一般采用亚慢性毒性试验来评价转基因食品的整体的安全性。根据个案分析的原则,对一些转入特殊功效成分的转基因食品可以考虑其他方面的毒理学检测试验,如,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繁殖试验和代谢试验等。对目前商业化生产的转基因作物,这些试验是不需要的。目前,包括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没有提出这些毒理学试验的要求。我国目前批准的转基因水稻和玉米均对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和转基因全食品进行毒理学检测和评价。试验数据证明食用该转基因水稻、玉米与非转基因对照同样不具有毒理学意义上的安全风险。实际上,我国批准的转基因水稻还进行了遗传毒性、慢性毒性、传统致畸、三代繁殖等毒理学试验,安全检测指标已经超出了欧美发达国家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等建议的评价内容要求。这些毒理学试验均证明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及“Bt汕优63”是安全的。

4.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看法 转基因食品现在已经风靡全球,但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任然是一个未解之谜,没有哪个人能够明确的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下定论,所以对于这个任然很有争议,存在这种现象是合情合理的。究竟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是利是弊,我们不如不断地去探索尝试新的检测方法,并且从多角度进行检测,相信这样得到的结果一定会更加让人们信服,之后也能更加放心安全的食用转基因食品。

参考文献:

【1】 卢凌霄,陈忠辉,蔡晓燕.国内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购买意愿研究综述:元分析【J】.

社会科学版,2011,(2).17-19.

【2】 赵建春,张鹏, 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技术研究和发展【J】.食品与机

械,2013,(2).261-264.

【3】 陆旭,严艳,国内外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现状与中国的发展对策【J】.食品与机

械,2012,(4).254-258

【4】 赵越,吴艳芬,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

究)2012,(4).2.

【5】 黄梓华,浅议转基因食品安全【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2(10).113. 【6】 李娜,试论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企业导报.2011,(24),25. 【7】 郭凌,李建新,黄丽,罗曾玲,涂艳丽,陈玲珍,万辉,万柏青,陈文 , 转基因食

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28).17545-17561.

【8】 毛兴韦,代翠红,徐德昌,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J】..中国甜菜糖

业,2008 ,(3),43-44.

【9】 覃帅,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概述【J】.大众商务.2009 ,(10).260.

【10】 张书雅,丁玉,基于PCR技术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进展【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08.(A1).176.

【11】 周建嫦,杨杏芬,凌文华,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J】.中国卫生检验杂

志 .2002.(4-6).508-528.

【12】 余春燕,励建荣,顾青,于平,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及其安全性评价【J】.食品工业

科技.2005.(12).185-188.

浅谈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浅谈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曾理食质2011级1班20112699摘要:转基因食品是指用转基因生物所制造或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等。目前已经进入食品领域的三类转基因生物中,转基因植物的产业化规模和范围要比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大得多。转基因技术是利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外源遗传物质导入活细胞或生物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37iv1tpzn4n25q6ny0j2r4yi9c8on003u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