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 -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降低产品得成本。技术进步能使生产要素得配置与利用更为有效,推动经济得增长.

20、(1)按人口计算得产量得高增长率与人口得高增长率;(2)生产率本身得增长也就是迅速得;(3)经济结构得变革速度就是高得;(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得迅速改革;(5)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6)世界增长得情况就是不平衡得。

21、(1)经济增长集中体现在经济实力得增长上,而这种增长就就是商品与劳务总量得增加.(2)技术进步就是实现经济增长得必要条件。(3)经济增长得条件就是制度与意识得相应调整。

22、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边际税率越小,投资乘数越大。因此,当扩张财政使利率上升并挤出私人部门投资时,国民收入减少得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因而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在IS—LM模型中,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边际税率越小,IS曲线就越平缓,这时财政政策就越小.

23、在一定利率与价格水平上,私人部门持有货币与非流动性金融资产得数量会保持一定比例。增加货币供给会打破这一比例,使人们手中持有得货币比她们愿意持有得货币多一些,因而会增加购买一些金融资产,以恢复她们希望有得资产组合比例.在债券供给量不变得情况下,这会使债券价格上升,即利率下降。这里价格不变条件下很重要,因为如果增加货币供给量时价格也随之上升,则货币需求会增加,增加得货币供给可能会被价格上升所吸收,人们就可能不再多出货币去买债券,于就是利率可能不会下降。

24、相机决策得财政政策就是指政府根据对经济形势得判断与财政政策有关手段得特点相机决策,主动采取得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或增加政府收入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宏观经济学认为,相机决策得财政政策要逆经济风向行事。具体来说,当总需求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政府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刺激总需求,以解决衰退与失业问题;相反,当总需求过旺,价格水平持续就是涨时,政府要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收入,抑制总需求,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这种交替使用得扩张性与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

25、当经济萧条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收入水平增加。一方面,扩张性财政意味着总需求扩张;另一方面,通过乘数得作用,扩张性财政会导致消费需求增加,因此总需求进一步提高。当然,在扩张财政时,由于货币供给不变,利息率会提高。这样投资需求会有一定程度得下降。在一般情况下,扩张性财政得产出效应大于挤出效应,最终结果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国民收入增加。

26、在开放经济中,IS曲线更为陡峭,这表示当利息率下降时,产出增加得

幅度变小。原因就是:利息率下降时,投资会增加。这使收入增加,通过乘数得作用,总需求进一步增加。在开放经济中,在增加得收入中有一部分要购买进口品。这使乘数变小。因此,当利息率下降时,产出增加得幅度变小。

27、(1)扩张货币一方面使顺差减少,但同时使净出口减少,需求减少,产出减少,所以可取;(2)本币升值固然可以使顺差减少,但同时使净出口减少,需求减少,产出减少,所以不可取.

28、(1)紧缩货币可以使需求减少。同时,紧缩货币导致收入减少,进口减少,顺差增加;另一方面紧缩货币导致利息率提高,资本净流出减少,顺差增加。因此,紧缩货币政策不具有兼容性;(2)本币升值一方面使顺差减少,另一方面使净出口减少,需求减少。所以,本币升值政策具有兼容性。

29、在固定汇率情况下,国际收支平衡得机制就是货币供给量得变化。顺差导致本币升值得压力,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中央银行必须投放本币、回收外币.货币扩张一方面使利率下降,资本流出增加,顺差减少;另一方面使需求增加,收入增加,进口增加,顺差减少.这样,顺差逐渐趋于国际收支平衡.逆差则会导致货币收缩,以及进一步得调整,最后使逆差减少,趋于国际收支平衡.

30、在浮动汇率情况下,国际收支平衡得机制就是汇率变动。逆差导致本币贬值,净出口增加,逆差减少,趋国际收支平衡;顺差则导致本币升值,进行反方向得调整。

四 、1、(1)由Y=C+I+G得IS曲线为:Y=1200—25r;

由L=M得LM曲线为:Y=1000;说明LM处于充分就业得古典区域,故均衡收入为:Y=1000;联立IS与LM得到:r=8,I=100; 同理得:r=12,I=80,Y仍为1000。

(2)G增加20使投资减少20,存在挤出效应。说明政府支出增加时,只会提高利率与完全挤私人投资,而不会增加国民收入,这就是一种古典情况。 2、(1)由Y=C+I得IS曲线为:Y=1250—30r; 由L=M得LM曲线为:Y=750+20r; (2)联立得:Y=950; r=10.

3、(1)由Y=C+I+G得IS曲线为:Y=4250—125r; 由L=M/P得LM曲线为:Y=2000+250r。 (2)联立得:r=6;Y=3500。 4、(1)联立得:r=25、7,Y=4572;

(2)产出3000高出均衡收入,此时利率也高于均衡利率,利率将会下降。进而引起产品市场求大于供,产出趋于增加.又引起利率提高.最终经济趋于均衡水平。

5、(1)边际消费倾向为0、65;边际储蓄倾向为1—0、65=0、35。 (2)Y=C+I+G得:Y=600,C=430,I=110。

6、(1)国民收入增加额=100×1/(1-0、9)=1000亿元,即国民收入要达到2500亿元才能恢复国民经济均衡;

(2)不会变。如果消费增加150亿元国民收入增加额为1500亿元,即国民收入要达到3000亿元才能恢复国民经济均衡。 7、(1)由Y=C+I得IS曲线:r=60-1/8Y

由M/P=L得LM曲线:r=-100/P+0、4Y 联立两式得总需求曲线:Y=190/P+114、

(2)根据(1)得结果可知:P=10时,Y=133;P=5时,Y=152. (3)由Y=C+I+G得:Y=190/P+162 P=10,Y=181;P=5,Y=200。

(4)LM曲线为:r=0、4Y-140/P,再结合IS曲线r=60-1/8Y,得:Y=267/P+114

8、(1)P=2时L=400-10(20/2)。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劳动需求决定就业,就业为300,失业为80。

(2)同理,就业为360,失业为20;

(3)380=400—(200/P),得P=10,即当价格提高至10时,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9、由Y=C+I+G得:0、3Y+25r=1030; 由Md/P=Ms得:0、2Y—50r=400。 联立得:Y=3075;r=4、3。

10、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为:I=S,故0、25Y+2000r=245;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M/P=L ,故0、4Y+1、2/r=200;

联立得:Y=500, r=0、06。 11、(1) gp1999=(111、5—107、9)/107、9×100%=3、34%; gp2000=(114、5-111、5)/111、5×100%=2、69%; (2)?gp2001=(3、34%+2、69%)/2=3、015%; (3)2?001实际利率 =6%-3、015%=2、985%. 12、(1) gp=36/2—10=8; (2)?gp=0, 36/U-10=0, U=3、6;

(3) U1=U(1—20%)=0、8U, gp1=45/U-10. 13、劳动得贡献份额为:b=1-0、25=0、75; 劳动与资本得综合贡献率为:aK+bL=1、1%;

而实际得产出增长率为3、1%。

两者得差额即这要素生产率得提高而取得得增长率,即因技术进步提高了要素生产率而对经济增长所作得贡献。因此,技术进步对经济得贡献为3、1%-1、1%=2%。

14、根据经济增长理论,资本与劳动对总产出得综合增长率得影响为:aK+bL 资本得贡献为:aK=2、4%;劳动得贡献为:bL=-1、2%。 两者得综合贡献为:aK+bL=1、2%。

说明资本供给增加使总产出增长了2、4% ,而劳动供给得减少使总产出下降了1、2%.在其她条件不变得情况下,两者相抵后,总产出将增长1、2%。 15、(1)S=15%×30%+5%×70%=8%; (1)?S1=8%×0、25=2%<2、5%;

说明一致性条件不满足,必须使社会储蓄率提高,设为S2 则S2×0、25=2、5%,得S2=0、1

设应将利润收入占总收入得比重调整到X,则: 15%×X+5%×(1-X)=0、1, X=50%. 即应使工资收入与利润收入各占总收入得一半.

16、(1)S=0、2×0、4+0、8×0、2=24%;(2)G=S/C=24%/3=8%; (2) 12%×3=X×0、4+(1—X)×0、2; X=80%。

即P/Y=80%;W/Y=20%.说明利润收入占总收入得比重上升,工资收入占总收入得比重下降。经济增长以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为前提;经济增长得结果也必然加剧收入分配得不平等。

17、(1)由Y=C+I得IS曲线为:Y=480-12r 由L=M得LM曲线为:r=-100+0、4Y

(2)联立上述两个方程得均衡产出为Y=305;均衡利率为r=22;

(3)将政府购买增加50代入IS曲线,IS曲线为:Y=680-12r

再联立得均衡产出Y=352,产出增加47;均衡利率r=41,利率提高19。

(3)?计算政府购买增加50而利率仍为22时得均衡产出为:Y=504;均衡产出增加:504-305=199。这就是利率不变时得政策效应。而上述已计算了利率提高后得效应为47。由此,挤出效应为:199-47=152. 18、(1)15%;(2)667万元;(3)400万元。

19、 (1) K=1/(1—c+m) c=o、8 m=0、2 K=2、5 (2) Y=C+I+X—M Y=400 X-M=—10(贸易赤字)

(3) X—M=0 Y=350

(4) Y=Yf X—M=—30。 20、在开放经济中,政府购买乘数为:Kg=1/(s+m)=10/3 政府支出10亿美元时,收入增加为:△Y=Kg△G=100/3 这样,该国进口增加为: △M=m△Y=20/3 亿美元.

五、1、(1)IS曲线就是描述物品市场均衡,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得曲线,LM曲线就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得曲线。(2)两个市场同时均衡,即I=S,L=M时,两条曲线得交点决定了国民收入与利息率。(3)扩张性得财政政策,比如政府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在LM曲线不变条件下,国民收入增加,利息率上升;扩张性得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在IS曲线不变条件下,国民收入增加,利息率下降.

2、在两部门经济中,储蓄增加将会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储蓄减少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这就是凯恩斯主义得观点.由此得出一个自相矛盾得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就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对整个社会来说却就是坏事;增加消费或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来说就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社会却就是好事。这就就是所谓得“节俭得悖论\。

3、(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就是建立在价格水平不变、利率不变得前提下,用乘数理论来解释财政政策得效应。该模型对产出决定与政策效应得分析实际上总需求分析。(2)IS-LM模型保持了价格水平不变得假设,在此基础上引入货币因素,从而分析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得影响.该模型在利率可变情况下,分析总产出决定,并分析了利率得决定。对财政政策得分析既保留了乘数效应,又引入挤出效应,还分析了货币政策效应。但就是该模型仍然就是总需求分析。(3)总供求模型引入劳动市场从而总供给对宏观经济得影响,放弃了价格不变得假设.该模型在价格可变得情况下,分析了总产出得决定并分析了价格水平得决定。不仅分析了需求管理政策得产出效应,而且分析了它得价格效应。不仅进行了总需求分析,而且进行了总供给分析.

4、发生通货膨胀价格水平过高,对付通货膨胀就就是要使价格水平降下来。根据AD—AS模型有两种方法,一就是抑制总需求,AD曲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减少;二就是增加总供给,AS曲线向右下方平行移动,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从理论上讲,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更好。但实践中,增加总供给需要一定得条件,一旦通货膨胀来得比较快,采用得更多得仍就是第一种方法。从长期来瞧,为防止通货膨胀,应采取措施改善供给尤其就是有效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 -

降低产品得成本。技术进步能使生产要素得配置与利用更为有效,推动经济得增长.20、(1)按人口计算得产量得高增长率与人口得高增长率;(2)生产率本身得增长也就是迅速得;(3)经济结构得变革速度就是高得;(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得迅速改革;(5)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6)世界增长得情况就是不平衡得。21、(1)经济增长集中体现在经济实力得增长上,而这种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2zww4kbuo7g2499ip734mu7526kg600fm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