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掌握内容:
1、重点: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水准仪的使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及成果整理;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
2、难点:水准仪的使用;采用水准仪测量的方法和成果整理。 (三)角度测量 8学时
1、水平角和竖直角观测原理; 2、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3、水平角观测; 4、竖直角观测;
5、电子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重点掌握内容:
1、重点:经纬仪的使用;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观测;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2、难点: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观测及其观测成果整理。 (四)距离测量与三角高程测量 8学时 1、概述;
2、钢尺量距; 3、视距测量;
4、三角高程测量。 重点掌握内容:
1、重点:测距的方法;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 2、难点:距离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 (五)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8学时 1、测量误差概念; 2、评定精度的标准; 3、观测值的精度评定; 4、误差传播定律;
5、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重点掌握内容:
1、重点: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观测值精度评定的几个指标;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 2、难点:观测值精度的评定。 (六)小地区控制测量4学时 1、控制测量概述;
2、平面控制网的定位和定向;
3、单导线测量和计算; 4、交汇定点的计算。 重点掌握内容:
1、重点:导线的布设方法;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2、难点: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七)地形测量4学时 1、地形图基本知识; 2、测图前准备工作; 3、地物平面图测绘;
4、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 重点掌握内容:
1、重点:地形图比例大小及分类;等高距、等高线平距以及地面坡度的概念。
2、难点:概念的掌握。 (八)地形图应用4学时 1、地形图应用概述;
2、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3、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应用。 重点掌握内容:
1、重点:地形图的识读;点位的坐标量测;两点间水平距离的量测;坐标方位角的求解;高程和坡度的量测。
2、难点:点位和水平距离的量测及坡线设计。 (九)建筑工程测量 8学时 1、建筑工程测量概述; 2、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3、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4、建筑竣工总平面图测绘; 5、建筑工程变形观测。 重点掌握内容:
1、重点: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施工测量的特点;测量的基本工作;测距仪和全站仪测设的方法。 2、难点:测距仪和全站仪测设。 三、课程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教材:《测量学》(第三版),顾孝烈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主要参考书:
1、《测量学》(第四版)高井祥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2、《测量学实验与实习》张序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测量学》李秀江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教学大纲制定者:张园园
【篇三:《测量学》实习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测量学教学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 :熟练掌握水准仪、经纬仪、钢尺、小平板仪等常用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
2、教学实习结束要求达到:
1.较熟练地掌握经纬仪、水准仪以及小平板仪的使用方法;掌握角度、距离及高程的测定和测设方法;
2.初步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顺序和方法。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修课程要求等) 前修课程:《测量学》
四、课程内容(重点及必须掌握的内容、章节加*号或另作文字说明;文字多
请另加纸)
1.平面控制:敷设独立图根导线网,条件允许时也可由已知点开始敷设
(1) 准备工作:仪器的检验校正、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
(2) 外业工作:踏勘测区、拟定布网方案、选点、埋桩、标志点号、角度观察和距离丈量(导线边长或小三角基线)、定向;
(3) 内业工作:外业手簿的检查和整理、基线长度计算、绘制控制网略图、三角网(或导线网)平差计算、坐标计算、编制平面控制成果表、绘制坐标格网与控制点展绘。
2.高程控制:敷设四等水准路线
(1) 准备工作:水准仪检校、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
(2) 外业工作:踏测、选点、埋标、进行四等水准观测;
(3) 内业工作:手簿检查、水准测量成果整理、编制水准测量成果表。 3.碎部测量
(1) 准备工作:图板准备、检校经纬仪(竖直部分及视距常数)、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部分;
(2) 外业工作:加密测站点、地形测绘;
(3) 内业工作:碎部点上点检查、地形图清绘、拼接、整饰与检查。 4.地形图的拼接与整饰在统一实习场地内,每组测绘1:500地形图一幅,每人绘制图一幅,同时与邻图进行拼接并整饰。 5.应交资料 (1) 小组交
① 全部外业观测记录手簿、控制点成果表、控制网平面图; ② 水准点位置略图与说明、观测记录手簿、水准点成果表; ③ 地形测量观测手簿、清绘好的地形图。 (2) 个人交
① 控制平差计算表和坐标计算表; ② 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计算表; ③ 地形图一幅。
五、其它(如习题或作业、实验、上机、课程设计等内容和要求,根据实际安排按序编写)
本课程各实验环节均安排撰写相关实习报告
六、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写明名称、编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1、教材 《测量学实验》(第二版)顾孝烈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七、课时分配
1、平面控制(2学时)
敷设独立图根导线网,条件允许时也可由已知点开始敷设:
① 准备工作:仪器的检验校正、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
② 外业工作:踏勘测区、拟定布网方案、选点、埋桩、标志点号、角度观察和距离丈量(导线边长或小三角基线)、定向。
③ 内业工作:外业手簿的检查和整理、基线长度计算、绘制控制网略图、三角网(或导线网)平差计算、坐标计算、编制平面控制成果表、绘制坐标格网与控制点展绘。
2、高程控制(2学时) 敷设四等水准路线:
① 准备工作:水准仪检校、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 ② 外业工作:踏测、选点、埋标、进行四等水准观测。 理、编制水准测量成果表。 3、碎部测量(9学时)
① 准备工作:图板准备、检校经纬仪(竖直部分及视距常数)、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部分。
② 外业工作:加密测站点、地形测绘。
③ 内业工作:碎部点上点检查、地形图清绘、拼接、整饰与检查。 4、地形图的拼接与整饰(3学时)
① 在统一实习场地内,每组测绘1:500地形图一幅,每人绘制图一幅,同时与邻
图进行拼接并整饰。
制定日期:2007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