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物理思维,巧解变力做功
作者:梁德富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7年第04期
变力做功问题是高中物理很难理解但又非常重要的知识点,现列举三道例题并逐一分析,向同学们展示不同的解题思路及思维方式,帮助大家提升解题能力。 一、运用逆向思维,实现化变为恒
图1例1如图1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半径为R的圆周轨道,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一个沿圆切线方向的力F的作用下在轨道上运动,若拉力的大小不变,求在转动一周后拉力F做的功。
解析:在物体转动的过程中,力的方向始终和速度的方向一致,所以就相当于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恒力在水平长为2πR的直线上运动力所做的功。因此有W=2πRF。 二、画出变量图像,巧用面积求解
图2例2如图2所示,有一长为l、质量为m的均匀细绳,长度为a的一段垂在桌面下,另一段则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求当绳全部离开桌面时重力做的功。
解析:很显然这是一个变力做功的问题,由于a段繩的重力使整个绳开始下滑,并且随着下滑的绳子越来越多,所受的力也就越来越大,对于分布均匀的绳来说这是一个均匀增长的力。最初绳子所受的重力就是F=almg,图3而当绳全部离开桌面时位移就是l-a,这时绳受到的力就是本身的重力mg。如图3所示,重力所做的功就是此时所围成的梯形面积。即W=12almg+mg(l-a)=mg(l2-a2)2l。 三、理解功能关系,保证思维严谨
图4例3如图4所示,有一竖直固定放置半径为R、粗糙程度均匀的半圆形轨道。质量为m的质点P从高为R的地方竖直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当滑到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W为此过程中质点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W=12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 B.W>12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
C.W=12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W
解析:质点在圆周轨道中由P向Q运动时,一直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因此在同一高度处,质点在从P到N过程中的速度始终是大于从N到Q的,而且对轨道的正压力也是一直大于的。由于两端路程的对称性,所受的质点在从P到N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是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