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章节练习_第六章_投资管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解析】本题的考查点是股票价值的估价模式,V=D1/(RS-g),由公式看出,股利增长率g,预计第一年股利D1,与股票价值呈同向变化,而必要收益率RS与股票价值呈反向变化,而β与必要收益率呈同向变化,因此β系数同股票价值亦成反向变化。 15.

【答案】ABC 【解析】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证券交易所或银行间市场上公开交易的有价证券,如股票、 债券等;另类投资基金包括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对冲基金以及投资于实物资产如 房地产、大宗商品、基础设施等的基金。 三、判断题 1.

【答案】√

【解析】对内投资都是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主要是间接投资,也可能是直接投资。 2.

【答案】×

【解析】垫支的营运资金是项目的周转资金,不是成本费用,不存在摊销的问题。 3.

【答案】×

【解析】当资产的变现价值和税法规定的残值不一致时,要考虑对所得税的影响,如果变现价值大于税法规定的残值,就要考虑变现收益纳税;如果变现价值小于税法规定的残值,就要考虑变现损失抵税。 4.

【答案】×

【解析】年金净流量法是净现值法的辅助方法,在各方案寿命期相同时,实质上就是净现值法。 5.

【答案】×

【解析】现值指数反映了投资效率,净现值反映了投资效益。 6.

【答案】√

【解析】内含收益率的计算与项目设定的贴现率的高低无关。 7.

【答案】√

【解析】因为回收期计算的只是考虑了未来的现金净流量(或现值)总和中等于原始投资额(或现值)的部分,所以是没有考虑超过原始投资额(或现值)的现金净流量。 8.

【答案】√

【解析】内含收益率法中,原始投资额=投产后每年相等的现金净流量×年金现值系数,所以,年金现值系数=原始投资额/投产后每年相等的现金净流量;而静态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投产后每年相等的现金净流量,所以说此时年金现值系数=静态回收期。 9.

【答案】× 【解析】扩建重置的设备更新后会引起营业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变动,应考虑年金净流量最大的方案。替换重置的设备更新一般不改变生产能力,营业现金流入不会增加,只需比较各方案的年金流出量即可,年金流出量最小的方案最优。

10.

【答案】×

【解析】价格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上升,而使证券资产价格普遍下跌的可能性。题目描述的是购买力风险。 11.

【答案】×

【解析】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持有证券资产的多元化来抵销,也称为可分散风险。系统性风险影响到资本市场上的所有证券,无法通过投资多元化的组合而加以避免,也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12.

【答案】×

【解析】长期债券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会大于短期债券,在市场利率较低时,长期债券的价值远高于短期债券,在市场利率较高时,长期债券的价值远低于短期债券。 13.

【答案】× 【解析】股票的内在价值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未来持有期间内预期将取得的股利收入的现值,另一部分是在将来卖出股票后取得的转让收入的现值。 四、计算分析题 1.

【答案】

第1年折旧=200000×2/5=80000(元)

第2年折旧=(200000-80000)×2/5=48000(元)

第3年折旧=(200000-80000-48000)×2/5=28800(元)

第4年折旧=(200000-80000-48000-28800-20000)/2=11600(元) 第5年折旧=(200000-80000-48000-28800-20000)/2=11600(元) 第1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250000-100000-10000-80000)×(1-25%)+80000=125000(元) 第2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250000-100000-10000-48000)×(1-25%)+48000=117000(元) 第3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250000-100000-10000-28800)×(1-25%)+28800=112200(元) 第4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250000-100000-10000-11600)×(1-25%)+11600=107900(元) 第5年的现金净流量=107900+150000+20000=277900(元) 净现值=-200000-150000+125000×(P/F,10%,1)+117000×(P/F,10%,2)+112200×(P/F,10%,3)+107900×(P/F,10%,4)+277900×(P/F,10%,5)=-200000-150000+125000×0.9091+117000×0.8264+112200×0.7513+107900×0.6830+277900×0.6209=190865.97(元)

由于该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故新产品开发可行。 2.

【答案】

(1)甲设备的净现值=-40000+8000×(P/F,12%,1)+14000×(P/F,12%,2)+13000×(P/F,12%,3)+12000×(P/F,12%,4)+11000×(P/F,12%,5)+10000×(P/F,12%,6)=-40000+8000×0.893+14000×0.797+13000×0.712+12000×0.636+11000×0.567+10000×0.507=-40000+7144+11158+9256+7632+6237+5070=6497(元)

乙设备的净现值=-20000+7000×(P/F,12%,1)+13000×(P/F,12%,2)+12000×(P/F,12%,3)=-20000+7000×0.893+13000×0.797+12000×0.712=-20000+6251+10361+8544 =5156(元)

(2)甲设备的年金净流量=乙设备的年金净流量=

净现值(P/A,12%,6)

=

64974.111

=1580.39(元)

净现值

(P/A,12%,3)

=2.402=2146.54(元)

5156

(3)由于甲、乙设备的年限不同,所以不能直接比较其净现值的大小来进行决策,而应根据甲、乙设备的年金净流量来决策,由于乙设备的年金净流量大于甲设备的年金净流量,因此应选择购买乙设备。 3.

【答案】

(1)旧设备:

税后营运成本=12600×(1-25%)=9450(元),折旧抵税=3600×25%=900(元) 旧设备目前变现价值=12000元

目前变现损失抵税=(42000-3600×4-12000)×25%=3900(元) 旧设备最终报废时残值收入=4200元

最终报废残值损失抵税=(6000-4200)×25%=450(元) 继续使用旧设备:

旧设备投资额=12000+3900=15900(元) 旧设备税后残值收入=4200+450=4650(元)

旧设备年金成本=(15900-4650)/(P/A,15%,6)+4650×15%+(9450-900)=12220.15(元) 新设备:

税后营运成本=9600×(1-25%)=7200(元),折旧抵税=3840×25%=960(元) 新设备报废时残值收入=5040元

最终报废收益纳税=(5040-4800)×25%=60(元) 新设备税后残值收入=5040-60=4980(元)

新设备年金成本=(43200-4980)/(P/A,15%,10)+4980×15%+(7200-960)=14602.37(元) (2)由于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年金成本为12220.15元,低于购买新设备的年金成本14602.37元,所以应采用继续使用旧设备方案。 4.

【答案】 (1)由于该债券属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平价债券,所以,持有期收益率=票面利率=10%。 (2)设内部收益率为i,则:NPV=1000×10%×(P/A,i,2)+1000×(P/F,i,2)-1020 当i=10%,NPV=1000×10%×(P/A,10%,2)+1000×(P/F,10%,2)-1020 =-20.05(元)

当i=8%,NPV=1000×10%×(P/A,8%,2)+1000×(P/F,8%,2)-1020 =15.63(元) 内插法求得:

i=8%+?20.05?15.63×(10%?8%)=8.88%

(3)2016年1月1日债券的价值=1000×10%×(P/A,12%,3)+1000×(P/F,12%,3) =100×2.4018+1000×0.7118=951.98(元) 债券的价格低于951.98元时可以购入。 5.

【答案】

0?15.63

(1)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甲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8%+2×(16%-8%)=24% 乙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8%+1.5×(16%-8%)=20% 丙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8%+2.5×(16%-8%)=28%

2

(2)甲公司的股票价值=4×(1+15%)×(P/F,24%,1)+4×(1+15%)×(P/F,24%,2)

2

+[4×(1+15%)/24%]×(P/F,24%,2)=3.7099+3.4406+14.3359=21.49(元) 乙公司的股票价值=1×(1+6%)÷(20%-6%)=7.57(元)

2

丙公司的股票价值=2×(1+18%)×(P/F,28%,1)+2×(1+18%)×(P/F,28%,2)+[2

2

×(1+18%)×(1+4%)/(28%-4%)]×(P/F,28%,2)=1.8439+1.6998+7.3660=10.91(元)。 (3)由于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的价值均大于其市价,所以应该购买。 (4)组合的β系数=2×40%+1.5×30%+2.5×30%=2 组合的必要收益率=8%+2×(16%-8%)=24%。 五、综合题 【答案】

(1)甲方案项目计算期=8年

第3~8年的现金净流量(NCF3~8)属于递延年金形式。 (2)NCF0=-850-150=-1000(万元)

NCF1~9=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450-200-50=200(万元) NCF10=200+60+150=410(万元) (3)单位:万元 期限(年) 0 1 2 3 4 5 6~10 11 合计 原始投资 500 500 0 0 0 0 0 0 1000 税后净利润 0 0 170 170 170 100 100 100 1210 年折旧额 0 0 95 95 95 95 95 95 950 年摊销额 0 0 6 6 6 0 0 0 18 回收额 0 0 0 0 0 0 0 50 50 现金净流量 -500 -500 271 271 271 195 195 245 * 累计现金净流

-500 -1000 -729 -458 -187 8 * * *

(4)甲方案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1000/200=5(年) 甲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5=7(年)

丙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4+187/195=4.96(年)

(5)NPV甲=-1000+[200×(P/A,10%,8)-200×(P/A,10%,2)] =-1000+200×5.3349-200×1.7355=-280.12(万元)

NPV乙=-1000+200×(P/A,10%,9)+410×(P/F,10%,10) =-1000+200×5.7590+410×0.3855=309.86(万元)

由于甲方案的净现值小于零,所以甲方案不具备财务可行性;因为乙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所以乙方案具备财务可行性。

(6)乙方案年金净流量=309.86/(P/A,10%,10)=309.86/6.1446=50.43(万元) 丙方案年金净流量=324.07/(P/A,10%,11)=324.07/6.4951=49.89(万元)

因为乙方案年金净流量大于丙方案年金净流量,所以乙方案优于丙方案,应选择乙方案。

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章节练习_第六章_投资管理

【解析】本题的考查点是股票价值的估价模式,V=D1/(RS-g),由公式看出,股利增长率g,预计第一年股利D1,与股票价值呈同向变化,而必要收益率RS与股票价值呈反向变化,而β与必要收益率呈同向变化,因此β系数同股票价值亦成反向变化。15.【答案】ABC【解析】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证券交易所或银行间市场上公开交易的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另类投资基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2pdx4xzcm0fvam2gyzr6h1tx45d76007j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