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宣城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几点建议-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宣城市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宣城市茶产业与安徽其他产茶市的区别,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个县市各具特色,但规模较小,多数茶园为茶籽直播的有性系茶园,无性系良种占比较小。茶叶企业数量较多,但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较少。产品主要以绿茶为主,其他茶类及深加工涉及较少。公共品牌中,泾县兰香初具规模,但相比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省类其他品牌相比差距明显。这些现状造成宣城茶产业的发展,让人充满期待,充满前景,但也充满着未知和迷茫,本文就三个方面,简要谈谈宣城市茶产业的机遇、挑战与未来。

一、 茶园+茶企

茶园推着改:茶园改造+特色+绿色发展 茶企看着跑:茶企升级+科技+龙头引领

茶园是整个宣城茶产业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部分。全市45万亩茶园,占大部分的是衰老的群体中茶园,其中宣郎广部分茶园遭数十年的机采,早已衰老,亟需改造。而如今大力推广的无性系良种茶园,在我看来,并不应当完全作为我们的第一选择。对于缓坡、平地的丘陵茶区,我建议要以符合茶农需求的特异形状及适合机采的无性系良种茶园为主;对于高山茶区,在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的同时,不能否定茶籽直播这一古老的茶园建设方式,要二者统筹结合,推进茶园更新改造。

在丘陵茶区,新植茶园要以特异性状的茶树品种为主、常规品种为辅,注意品种搭配,分步分批逐步改造。同时,要注意改变多年

1

来茶园过于集中连片的现状,要统筹规划,建立复合生态茶园。高山茶区也是如此,建园时要坚持“头带帽、脚穿鞋、腰系带”等一系列生态茶园建设的基本原则,保持水土,保护环境,保护绿水青山。

在茶园改造逐步实施的基础上,要跨越发展,就必须打出特色,现状最吸引眼球的特色就是,健康。中茶所鲁成银副院长在2018年泾县兰香茶文化节做的报告中说过,有机茶园是未来的茶园必将追逐的目标,而且有机茶园之间的竞争也会愈发竞争,这一竞争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至少会是县与县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我的恩师韦朝领教授在近十年的《无公害茶叶生产》这门课程的最后,都会安排学生走到合肥的街头,调查人们对有机产品认识与需求,多年的调查发现,人们其实对有机食品具有极大地购买欲望,但就是不知道从哪里买,也不知道怎样才能买到真正的有机食品。所以,山区新建茶园必须坚持有机产品的耕作方式,丘陵茶区必须坚持绿色食品的耕作方式,有条件的县市可以支持整县市建设有机茶,每个县市至少要有1个乡镇整体推进有机茶建设,才能让我们的茶园改得好、改的健康,改的有活力,改的生机勃勃。有机茶园中间作的菜,就可以发展认证为有机菜,有机茶园中放养的鸡,就可以发展认证为有机鸡。只有优质健康的茶园才能提供优质的原材料,才能在未来的消费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茶企,作为茶园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一定要坚持科技创新与龙头引领的原则。一个县市区必须要培育1-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2-3个优秀的、拥有战略眼光和发展思维的茶企CEO,

2

这个企业必将会带领当地茶产业逐步向前发展。茶叶,作为中国最早走向市场经济的农产品,肯定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调节而逐步变化,政府只要在市场引领的基础上,逐步做好周边服务和配套工作,特别在新事物、新思维、新产品在宣城的首次应用上,给与部分支持与协助,就可以逐步推动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必将会引领周边小微茶企,要不转型升级、要不被市场淘汰。

二、 产品+品牌

宣城茶产业的品牌,一直是我在思索的问题,我们绝大部分企业,绝大部分茶农,在向人推销我们的茶叶时,就会说,我这个产品好啊,好喝,不打药。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这就很让我们警醒啊,为什么我们的茶叶就比别的地方便宜呢,我们的产品就卖不上高价呢?这就需要品牌的力量。品牌是什么,品牌不仅仅是符号,是汉字,更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一种信任的集结。品牌包含着消费者对一个企业所有的体验和感觉。比如索尼、可口可乐,都是通过品牌营销一点一点深埋到消费者的心里。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说过:“我一直相信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它承载着巨大的责任,也是产品质量的担保。”

公共品牌也是如此,这又回到文章开头所说的,为什么我们区县公共品牌竞争力不够,近看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远看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公共品牌的建立是一个历史融合的过程,靠的是10年、20年、甚至100年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一纸文件能够建成的。对于宣城茶叶公共品牌的推进,我觉得可以借鉴一下“丽水山耕”的经验,可以在其基础上继续创新发展。

3

我们不必争论公共品牌的命名,命名后怎么整合,怎么让那些企业在产品上使用,等等。我们要做一个宣城市茶叶的市级层面的高标准高准入的认证与管理,必须企业生产的过程、产品、售后、追溯等达到标准,才准许使用。我们要让宣城的茶产业公共品牌、或者公共标识做成全国第一个代表着健康、代表着安全、代表着价值、适应新时代人民生活需求的公共品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广大企业主动想要达到这个标准,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比一个个分桃子绝对会有吸引力。公共品牌的高标准的准入原则自然会推动产品的提升,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激励企业主动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管理、开拓企业文化。

三、 融合+创新

当我深刻思索茶园茶企、品牌产品时,同时也在思索,是什么让江浙沪在各行各业引领着长三角经济的发展,为什么我们安徽一直在苦苦追赶、一直在强调跨越发展,融合发展,但差距仍然显而易见。去年11月在浙江大学培训,浙大教授袁康培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浙江金华火腿厂销售额逐年下降,企业想尽办法也没有改变,只好花100万请浙大的教授前来指点迷津,浙大教授说,有个点子可以扭转乾坤,就是4个字,化整为零。把以前成条卖的火腿,切成小块,真空包装,不同规划,不仅方便携带,而且卫生。进行这样的改进后,销售额直接回升。

我听了这样一个故事后,思索很久,我不去思虑这个故事的真假,我思索的是,为什么浙江能够这样,为什么浙商能够这样?因为思维,

4

进取的思维,创新的思维,融合的思维,发展的思维。改变思想,才能引领进步。如今社会的发展,早已不是普通信息社会,至少是后信息社会,这在互联网经济中显而易见。40年前,我们小岗村率先开展大包干,其他省市区都在其后开展,但是如今小岗村与其他省市区的农村有较大差异。但看当今社会,就以互联网为例,起步最早的阿里和腾讯独占鳌头,后来的互联网企业,发展到最后的结果,最好的是给阿里收购、投资,比如高德地图、滴滴出行、饿了么、优酷。或者被腾讯收购、投资,比如京东、拼多多、快手。2008年汇源果汁被可口可乐收购一案中,汇源老总朱新礼一句,“企业要当儿子养,当猪卖”引起全国人民热议,当时的我不能理解,但是现如今,我理解了,要不然被阿里腾讯收购,要不然被市场淘汰。

我思虑其原因,其实就一个原因,就是别人超前的思维与思想让他们起步早,走的快,走得稳。当今经济的发展早已日新月异,如果还是苦苦等待机遇,可能最后我们就只有被淘汰。就我市茶产业而言,加快融合,创新思维,把握机遇,跨越发展。我们通常想到的大多是茶与旅游,茶与养老、茶与餐饮等方面的融合,其实更有茶产业与互联网融合,茶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茶产业与区块链技术融合、茶产业与物联网技术融合等等。而且我们的思维不要仅仅局限于茶产业,而是要创新融合发展的去看,就像小罐茶,多数人都说他肯定要倒闭,但实际上呢,今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这就是创新的思维,引领这这个传统的产业突破其自身固有的局限。18年11月23日在广州举办的“创新中国茶”论坛上,有一位专家说道,其实在喝茶的人群中,

5

有91%的仅仅是把茶当做有味道的水,他们很缺乏茶叶的专业知识,那将如何吸引这些人的目光和眼球呢?那就需要创新性的发展让茶更美,更年轻,更生动。

是的,让茶更美,更年轻,更生动。2019年,愿全市所有茶人携手奋进,让我们的茶园变得更年轻,让我们的产品变得更美丽,让我们的产业变得更生动。

6

宣城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几点建议-1

宣城市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宣城市茶产业与安徽其他产茶市的区别,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个县市各具特色,但规模较小,多数茶园为茶籽直播的有性系茶园,无性系良种占比较小。茶叶企业数量较多,但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较少。产品主要以绿茶为主,其他茶类及深加工涉及较少。公共品牌中,泾县兰香初具规模,但相比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省类其他品牌相比差距明显。这些现状造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2lm722wpk0ne2d1fovz9epjx24qp9012u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