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55)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栖息(qī) .B.胆怯(qiè) .C.沉淀(diàn) .D.隽永(jùn) .

龟裂(jūn) 船坞(wū) 呱呱而泣(gū) ...

铁屑(xuè) 漩涡(wō) 殒身不恤(yǔn) ...木讷(nè) 憎恶(zēng) 光风霁月(jì) ...

菲薄(fěi) 逶迤(yí) 长歌当哭(dāng)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盅惑。

B.此地有崇山竣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殇曲水,列坐其

次。

C.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

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D.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浑浑恶恶,是非颠倒,我们

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第16届亚运会自行车男子山地越野赛决赛中,陈振兴首当其冲,以2小时11分....

33秒91的成绩获得金牌。

B.据调查,在时下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公务员成了韩国人眼中的烫手山芋,超过30%....

的韩国年轻人想当公务员。

C.无论你是用电脑还是手机,三言两语加上一个回车或发送键,瞬间就可以完成信息的传播,炙手可热的“微博”势头已经漫卷互联网。 ....

D.“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耸人听闻。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众所周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五个副主题之间具有极为丰富的关联性。主题馆每

一个板块在重点对应一个副主题的时候,也将涵盖该副主题与其他副主题之间。 B.号称是马云、王菲、李亚鹏等三万精英人士师父的神奇道人李一,随着吹捧者的纷

纷撇清或缄默,正成为一个声誉上的“破落户”而陷入讨伐之中。

C.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房地产形势、发展及相关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或对以往的

房地产情况进行总结,或对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进行展望。

D.今年春晚人气最旺的当属解散多年又重聚的小虎队。“小虎队”这个演唱组合的名

字,对80后的年轻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是他们青春岁月所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

二、阅读与鉴赏(共3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2分,共6分)

孔学在世界上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并非偶然。孔子之所以取得这种历史地位是与他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分不开的。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继孔子之后,孟、荀完成了儒学的这条路线。这条路线的基本特征是: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孔子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与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乐论》与《诗学》的中西差异也由此而来。中国重视的是情、理结合,是以理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不是禁欲性的官能压抑,也不是理智性的认识愉快,更不是具有神秘性的情感迷狂或心灵净化。ks**5u

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方面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互相补充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庄子尽管避弃现世,却并不否定生命,而对自然生命抱着珍贵爱惜的态度,这使他的泛神论的哲学思想和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充满了感情的光辉。所以说,道家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作用。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5.下列各项中属于儒家艺术和审美观念的是( )

A.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

B.给予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强有力的冲击,追求独特个性的表达。 C.重视艺术认识模拟功能和心灵的净化作用。 D.既关注世俗人生,又不规避对自然的抽象玄思。

6.根据文意,关于先秦孔学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建立了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积极进取

的人生观。

B.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引导到现实生活中,形成“出世”的人生态度,成为中国

历代知识分子的艺术意念。

C.孔子思想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和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D.与道家互补, 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兴趣上,起了决定性作用。 7.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ks**5u

A.道家以其对美和艺术的独立的认识,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

动力。

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体现了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则体现了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

C.世界观上,儒家的入世、乐观进取和道家的出世、消极退避表面上是对立的,但实

际上刚好互相补充协调,成为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

D.儒家重视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西方哲学重视理智性的认识愉快,两

者其实是一致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共11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ks**5u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但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夸耀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鉴:鉴别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卒:终 ..9.下列句中的“以”与“但以刘日薄西山”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B.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C.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谨拜表以闻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11.请用斜线(∕)给下文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晋武帝读了这篇《陈情表》后,深受感动,《晋书》有如下文字:

士之有名不虚然哉嘉其诚款停诏罢征听其孝愿并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题。(4分)

山行 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 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 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 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 不惜相随入岛云。ks**5u

[注]①项斯,唐代台州(今浙江仙居)人,诗风清丽。

12.结合《山行》的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诗歌是从哪两方面勾勒出一幅宜人的山村图的。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13.你认为孔子“哂”子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能否为“子路率尔而对”找些正当的理由?

请分点表述。

(五)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17题。(共12分)

善良·丰富·高贵

周国平ks**5u

① 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一定是这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

② 看到医院拒收付不起昂贵医疗费的穷人,听凭危急病人死去;看到商人出售假药和伪劣食品,制造急性和慢性的死亡;看到矿难频繁,矿主用工人的生命换取高额利润;看到每天发生的许多凶杀案,往往为了很少的一点钱或一个很小的缘由夺走一条命,我为人心的冷漠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善良。

③ 善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多么普通的品质,今天仿佛成了稀有之物。中外哲人都认为,同情是人与兽的区别的开端,是人类全部道德的基础。没有同情,人就不是人,社会就不是人呆的地方。人是怎么沦为兽的?就是从同情心的麻木和死灭开始的,由此下去可以干一切坏事,成为法西斯,成为恐怖主义者。善良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最初界限,也是最后界限。

④看到今天许多人以满足物质欲望为人生唯一目标,全部生活由赚钱和花钱两件事组成,我为人们的心灵的贫乏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丰富。

⑤丰富,人的精神能力的生长、开花和结果,上天赐给万物之灵的最高享受,为什么人们弃之如敝屣呢?中外哲人都认为,丰富的心灵是幸福的真正源泉,精神的快乐远远高于肉体的快乐。上天的赐予本来是公平的,每个人天性中都蕴涵着精神需求,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这种需求理应觉醒,它的满足理应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目标。那些永远折腾在功利世界上的人,那些从来不谙思考、阅读、独处、艺术欣赏、精神创造等心灵快乐的人,他

们是怎样辜负了上天的赐予啊,不管他们多么有钱,他们是度过了怎样贫穷的一生啊。 ..

⑥看到有些人为了获取金钱和权力毫无廉耻,可以干任何出卖自己尊严的事,然后又依仗所获取的金钱和权力毫无顾忌,肆意凌辱他人的尊严,我为这些人的灵魂的卑鄙感到震惊,

于是我怀念高贵。

⑦高贵,曾经是许多时代最看重的价值,被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现在似乎很少有人提起了。中外哲人都认为,人要有做人的尊严,要有做人的基本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违背,如果违背,就意味着不把自己当人了。今天的一些人就是这样,不知尊严为何物,不把别人当人,任意欺凌和侮辱,而根源正在于他没有把自己当人,事实上你在他身上也已经看不出丝毫人的品性。高贵者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他的自尊正因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人的灵魂应该是高贵的,人应该做精神贵族,世上最可恨也最可悲的岂不是那些有钱有势的精神贱民? ks**5u

⑧ 我听见一切世代的哲人在向今天的人们呼唤: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

⑨善良,丰富,高贵——令人怀念的品质,人之为人的品质,我期待今天更多的人拥有它们。

(选自《周国平散文随笔》)

14.文章第五段说“他们是度过了怎样贫穷的一生啊”,这里的“贫穷”一词含义是什么?

(2分)

15.在作者看来,影响人们“善良”“丰富”“高贵”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16.在论述“善良,丰富,高贵”时,作者都用了一句“中外哲人都认为”,这样写的目的

是什么? (3分)

17.文章开头说“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结尾又说“ 我听见一切世代的哲人在向今天

的人们呼唤”,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三、积累与表达(共13分)

18.名句名篇默写(任选6小题,每题1分,共6分)

(1) ,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王实甫《长亭送别》) (3)人固有一死, , ,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4)新沐者必弹冠, 。安能以身之察察, ?(楚辞《渔父》) (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6)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7)曾子曰: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 (8)颜渊喟然叹曰: ,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19.请根据文意写出结论性的句子。(3分)

《老子》中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论语》中说:“无求备于一人。”《书经》中说:“有容德乃大。”《晋书》中说:“人有不及,可以情恕。”他们都是告诉我

… …__…__…__…__…_…__…__…__…_…号…考… … _…__…__线__…_…__…__…_名……姓… … __…_…__…__…__…_…__封__…级…班… …_ …__…_…__…__…__…__…_…_…

们: 。

20.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从“画饼充饥”、“孤注一掷”、“作茧自缚”、“以貌取人”中

任选一个成语,为它写一段新解。要求:①解说合理,富有新意;②语言准确,观点鲜明;③句式和字数不要求和示例相同。(4分)

示例:守株待兔:万事无绝对,一切皆有可能。历史都有惊人的相似,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重蹈覆辙者屡见不鲜,更何况是兔子?

四、作文(40分)

21.请以“跌倒的地方也有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ks**5u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答题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10.(4分)

① (2分) ② (2分) 11.(3分)

士之有名不虚然哉嘉其诚款停诏罢征听其孝愿并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

12.

(4分) 13.

(6分) 14. (2分) 15. (3分) 16. (3分)

17. (4分) 18.(选做6题,每小题1分,共6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9. (3分) 20. (4分) 21.(40分) 200

………………………………………………装…600 …………………………………订………………………………800 ……线………………………………400

语文参考答案

1.C(A坞wù B屑xiè D隽juàn 当dàng) 2.C(A蛊 B觞 D噩噩)

3.D(A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B烫手山芋:比喻事情难办,很棘手。 C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4.B(A项成分残缺,“涵盖”缺少宾语“的有机联系”;C项结构混乱,“围绕……”和 “以……为主题”杂糅;D项“‘小虎队’对……年轻人……熟悉”不合逻辑,主客颠倒) 5.A(B为道家的艺术和审美观念;C西方的艺术和审美观念;D“对自然的抽象玄思”是道 家艺术和审美观念)

6.B(“出世”是道家的思想。)ks**5u 7.D(两者并不相一致) 8.C(鉴:明察)

9.C(因为、连词,和例句同)ks**5u

10. ①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是以:1分;语句通顺1分) ②祈望陛下能体恤我愚拙至诚之心,满足我的小小心愿。(矜愍:1分;志:1分)

11.士之有名/不虚然哉/嘉其诚款/停诏罢征/听其孝愿/并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3分,答对2处给1分)

12.从山村的自然景色和山村的生活面貌两方面勾勒。(2分)奇峰倒影在清澈的流水之中,新雨过后,碧绿的草丛里闪过群鹿,蹄落草掩,展现出一幅富有动态的山村美景;茅舍炊烟袅袅,溢出蒸茗的香味,隔着竹篱听到了缲丝的声音,好一派农事丰收、和乐忙碌的景象。(2分)

13.子路不知谦让,本身就不符合“礼治”之道,所以孔子要“哂之”。(2分)

①子路是素怀大志才抢先答的。孔子曾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如果说他自负,那他也是有资格的。

②孔子倡导谦让,也不必用在课堂讨论上,否则,谁来充当出头鸟?又如何形成热烈活跃的课堂气氛?孔子的这一番开场白岂不失去意义? ③当年毛遂如果怕被人斥为“不让”,不敢自荐也就无法发挥他的作用,也许赵国就会早几十年被灭掉。

④当今的年轻人更应像子路那样大胆言志、敢于献才,不怕别人哂笑,才有机会让社会了解自己,挑选自己。(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即可给4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4.指的是精神生活的贫乏。(2分) 15.人心的冷漠感;(1分)满足物质欲望为人生唯一目标,心灵的贫乏;(1分)获取金钱 和权力毫无廉耻,出卖自己,凌辱他人。(1分)

16.引用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1分)运用反复,强调善良、丰富、高贵是人之为人的 品质;(1分)语言简洁、有力,富有哲理。(1分)

17.首尾呼应,突显主题;(1分)开头以假设入笔,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引出话题(点题

亦可);(1分)结尾照应开头,明确主题:呼唤善良、丰富、高贵等精神的回归,并希望现 今社会的人们要拥有这些品质。(2分) 18.(任选6小题,每题1分,共6分) 市高二语文答案—1(共2页) 总是离人泪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置杯焉则胶 (2)晓来谁染霜林醉 (3)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4)新浴者必振衣 受物之汶汶者乎 (5)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6)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7)士不可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8)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19.胸怀博大者方能成就大事(宽容他人,包容一切)(3分)ks**5u

20.画饼充饥:饥饿难耐之时,不妨画一张饼,虽不能食,但能给自己带来活下去的勇气。孤注一掷:人生之旅哪有一帆风顺的,所以必须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才能活出精彩人生。 作茧自缚:没有心甘情愿生活在黑暗中的蛹,哪来翩翩起舞的蝶?ks**5u

以貌取人:一个人的衣着长相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味、教养及精神面貌,现代人不是都讲究形象吗? (4分,言之成理即可) 21.参照会考作文评分标准。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55)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栖息(qī).B.胆怯(qiè).C.沉淀(diàn).D.隽永(jùn).龟裂(jūn)船坞(wū)呱呱而泣(gū)...铁屑(xuè)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2kjk2m1b17l7tx29ybm0wacw0f2p400g9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