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摘 要:深度阅读注重挖掘文本背后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从鉴赏文本之美,纵深审视艺术形式;指导文本批注,激发学生阅读自觉性;做好“知人论世”,加深阅读体会三个方面,研究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深度阅读;多元化;文本;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6-0058-01
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取知识与丰富思想,而阅读是这个过程中极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部分。深度阅读,是指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通过精读细读、深度对话、问题拓展等方式与文本展开多层次对话,挖掘文本背后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然而,当下的语文教学受考试制度的影响,文本阅读浮于表面、主题理解单一,丧失了阅读的真正意义。而深度阅读就是为了应对这一现状,通过引导学生从文字表面进入文本深层,从而获取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一、鉴赏文本之美,纵深审视艺术形式 艺术是情感和思想的载体,倘缺乏艺术的媒介,也无法将作者的内心世界展示给人们;反过来看,人们若想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对文本的深度审视也必不可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文本之美,深度挖掘作者情感,不仅可以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更拓展了思维,在学习兴趣上也拉近了学生与语文的距离。高中课本中的文本之美,可谓比比皆是、各有千秋。从《劝学》中可以感受到形象设喻之美,从《江南的冬景》中可以感受其避实就虚的写法美,在《景泰蓝的制作》中有条不紊地介绍和详略适当地组织安排也是一种组织美,而《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中透露出的文字意境美又往往让人陶醉。在讲解这些课文时,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发现和挖掘文本中的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倘若学生感受到了美,就会产生学习的快乐和动力。例如,在讲《逍遥游》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感受庄子塑造的逍遥境界,使用超凡脱俗的夸张与天马行空的想象,而丰富荒诞的寓言故事背后藏着的却是深刻的哲理。《逍遥游》内容与形式的奇妙结合,让学生心中产生震撼之感。
二、指导文本批注,激发学生阅读自觉性
批注阅读是中国传统的阅读方式之一,通过批注阅读,学生能够加深文本印象,主动思考文本背后的问题,留下自己的思维痕迹,为今后的重新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指导标注文本的过程中,应要求学生既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又要分析词句背后蕴含的深意。例如,学习《最后的常青藤叶》时,有学生标注“最后”二字,并写道:最后不仅指老人最后的作品,更寓意着最后的生命换来新的生命。又如课文《老王》,其中有一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很多学生标注“愧怍”一词,并打上问号。有学生写道:杨绛先生对自己严格要求,对老王也从未有亏待,既在物质上照顾老王,精神上也表现出尊重与理解,那文章结尾为什么会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呢?通过这些疑问性的标注,学生开始思考并理解人性,达到教学目的。批注式阅读是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性为目的,通过自主阅读,每个学生按照自身认知水平、价值判断及思维模式去解读课文。这种基于发现问题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质疑的冲动,从而引发思考和探究。 三、做好“知人论世”,加深阅读体会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要想真正读懂文本,对世事和作者生平的了解非常重
要。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了解人事,探究作品背后的深层内涵,做好“知人论世”,加深阅读体会。例如,在教《赤壁赋》这篇课文时,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林语堂先生撰写的《苏东坡传》,“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世间是绝无仅有的了。他像一阵清风一般飘过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赤子之心”。文中如是写道,真是精彩。因此,不仅要求学生阅读,而且规定每人写一份读后感,多想想。随后,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交流体会,为学习《赤壁赋》这篇课文打下牢固的基础。因此,当学习《赤壁赋》时,学生不但不会排斥苏轼思想中混杂着的儒释道思想,反而对这种思想给予理解。在问及“从这篇文章中你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考与情怀”时,学生们的回答也有很多精彩的论述。有的学生说,作者被贬黄州,生活的巨大落差使他的内心充满凄凉,就像他笔下描述的客人吹奏洞箫的心境。作者内心充满人生短暂的虚无主义思想和悲观主义,而他在回答好友时的旷达实际只是作者无奈的自我安慰罢了。还有学生认为,作者被贬以后,暂时忘却仕途的浮沉,心境更加纯粹,开始探讨大自然的变与不变,从而引发出对人生变与不变的哲学思考,是一种乐观与旷达。在教学过程中,一旦遇见有着高逸深远的人格的作家,都应积极引导
学生对其分析体悟。经过“知人论世”的深度阅读,通过分析人性,探讨人生哲理,真正解放学生的个性和思想。 四、结束语
当今社会是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各种浅阅读、快阅读占据着学生的视野。部分学生对阅读缺乏虔诚,缺乏沉思,更缺少思考,这是一种不健康的阅读状态。因此,作为教师应主动担当起引领人的责任,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读好书,读出个性,读出自我。 参考文献:
[1]蔡润圃,张建梅.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15(02).
[2]曹国庆.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0(04).
[3]嵇云霞.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J].中国教育学刊,2015(0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