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十三)
(建议用时:45分钟)
[合格基础练]
读漫画《美好的回忆》,完成1~2题。
1.此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C.过度放牧
B.土地荒漠化 D.过度开垦
2.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这种环境问题突出的是( ) A.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B.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1.B 2.C [第1题,该漫画画的是一农夫利用骆驼在沙漠上耕种,其“美好的回忆”是在田地里利用牛来耕种,漫画反映的是土地荒漠化严重。第2题,土地荒漠化问题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冬虫夏草又叫虫草、冬虫草,是著名的具有滋补作用的奇异中药材,也是传统出口的珍品,有着“一物竟兼动植两性”之说。近年来,虫草价格一路飙升,最贵时,每千克价格高达4万元以上。这刺激了大批的人进行采挖,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此完成3~4题。
3.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我国( ) A.三江平原 C.吐鲁番盆地
B.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4.过度采挖冬虫夏草,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湿地减少 C.土地盐碱化
B.土地荒漠化 D.草场退化、沙化
3.D 4.D [第3题,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第4题,青藏高原过度采挖会导致草场退化、沙化。]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大洲耕地面积年际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5~6题。
5.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耕地增加最明显的是( ) A.亚洲 C.北美洲
B.欧洲 D.非洲
6.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大洲耕地在空间上均呈现高纬度不同程度扩张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C.人口分布的变化
B.市场需求增加 D.农业技术的进步
5.C 6.A [第5题,读图可知:亚洲、非洲耕地面积波动下降,欧洲变化幅度不大,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波动上升,其中北美洲上升幅度最大,选C。第6题,高纬度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是热量不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大洲耕地在空间上均呈现高纬度不同程度扩张的趋势”,说明热量条件得以改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选A。]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 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
8.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B.化工厂——水污染 C.火电厂——大气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
7.C 8.A [第7题,根据图中的关系可知,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为资源开发;b表示对资源进行加工,为某种生产活动;c表示生产活动所获得的产品提供给人类消费,并不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表示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第8题,a表示
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人类从地下大量开采煤炭,可能会使地下岩层之间出现空隙,引起地面沉降。]
9.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酸性物质所造成的。读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市2008年酸雨pH值及各级酸雨频率逐季平均值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指出该市酸雨频率的季节变化特征。 (2)说出该市酸雨pH值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的酸雨频率有三条线,分别是酸雨频率、弱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三者在季节上有高低差异,需要分别进行描述。第(2)题,长江三角洲夏季降水较多,降水对大气中的酸性气体起到稀释作用,故夏季该市酸雨pH值高于其他各季。
[答案] (1)季节变化特征:酸雨频率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弱酸雨频率,夏季和冬季高,春秋季低;强酸雨频率,春季高于其他季节。
(2)夏季pH值明显高于其他各季。原因:夏季降水量大,稀释了酸度。
[等级过关练]
10.下图表示我国黄河中游人为增沙量及人为增沙量与水土保持减沙量之比(以百分比计)的时间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人为增沙量逐年上升,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由于气候异常,暴雨逐年增多 B.90年代主要因为毁林开荒,打坝淤泥
C.90年代后,主要因为开矿、修路等大规模基本建设 D.主要由于在居民点附近过度放牧
C [从20世纪90年代,人为增沙量逐年上升,气候异常,暴雨逐年增多是自然原因;90年代打坝淤泥会保持水土;黄河流域的开矿、修路等大规模基本建设是黄河增沙的主要原
因;在居民点附近过度放牧不是人为增沙量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
崇明东滩位于上海市崇明岛最东端,长江入海口处。崇明东滩主要分布有3种典型植被群落:藨草群落、芦苇群落和互花米草群落。互花米草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成功引入的外来植物,该植物植株高大茂密,抗逆性(抗逆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强,扩散快。下图为1980~2010年崇明东滩三种典型植被群落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材料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围海造陆 D.海岸受到侵蚀
12.互花米草的抗逆性主要表现在( ) A.抗寒 C.抗盐
B.抗旱 D.抗病虫害
11.B 12.C [第11题,从图中可看出引种的互花米草群落面积不断增加,原有藨草群落和芦苇群落面积不断减小,甚至可能消失,且总面积不断减少,反映的环境问题是生物多样性减少,B正确。第12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沿海滩涂,海水经常入侵,而互花米草生长良好,说明其具有抗盐性。]
13.根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专家分析“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城市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工业化和城镇化大规模建设的扬尘,以及其他多个因素导致了大规模雾霾天气的产生”。如图示意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
(1)除专家已列出的因素外,甲地霾日数多的自然原因还有哪些? (2)请你为甲地提出合理的治霾建议。
[解析] 第(1)题,雾霾产生的自然原因应主要从大气稳定度、地形条件等方面分析。第(2)题,可从减少污染物排放、采取生物措施吸附污染物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由于太行山脉的阻挡,甲地静风天气多,大气扩散条件差;西部地区过来的冷空气将污染物扩散至此地下沉积累,使甲地成为重污染区。
(2)改善能源结构,转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要逐渐进行技术改造和搬迁,减少向空气中排放废气;进一步提高燃油质量;减少机动车的出行数量,尽量绿色出行,全民参与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建筑工地要采取封闭措施,避免风吹起沙。(任答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