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葡萄栽培技术手册(正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建立葡萄标准化生产公示牌;四是在电视台开辟专栏,激发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和农民积极性。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实施水平。

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培训网络,加强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对优质葡萄生产的技术培训以及农产品营销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培训,全面提高《规划》实施水平。

(四)加强营销,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建立、健全批发市场和农村流通组织,鼓励发展民间运销大户、农民经纪人队伍和民办流通协会或公司,多渠道、多形式地努力向大、中城市推进。加强产供销信息网络建设,通过现代通讯方式发布产品信息,与国内外客商和市场及时联系;大力开拓外销市场,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机遇向外拓展(港、澳、东南亚各国)。

(五)创新投入机制,推进项目建设

重点项目建设是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援。要按照“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加快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国家、自治区两级财政支持;二是制定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收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三是运用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项目建设等。

(六)加强农业执法力度,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加大监管力度,保护苗木质量。二是加大假劣农资的查处力度,保护果农利益。三是加强宣传,保护生态环境。

(七)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 为了加强对葡萄绿色食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实施“三项管理制度”,一是基地登记管理制度。对葡萄生产基地进行逐一登记备案,对基地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操作、技术规程,按照标准化生产、区域性栽培、工厂化管理经营模式进行。二是“农户生产联保”制度。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质量标准监督,相互关联责任,确保质量标准化生产。三是生产资料使用备案制度。农户购买和使用农业投入品的情况及时记录,登记备案,特别是在投入品使用上,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禁止投入目录,搞好管理

资源县葡萄(提子)栽培技术

第一节 葡萄(提子)园的建立

一、园地选择:葡萄(提子)对土壤适应能力较强。选择土壤沙、粘适中,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光照好的水田或旱地用来建园。

1、土壤:葡萄(提子)在弱酸性、中性和弱碱性,即PH值在6~7.5的土壤中,均可种植。

2、水分:在葡萄(提子)萌芽与开花期,如果湿度太大,则容易发病;在花期,如果湿度大,则不利于红提(葡萄(提子))正常的授粉、受精,引起落花落果;在果实膨大期,则需水多;在果实成熟期,要求低湿。

3、风:(葡萄)提子的藤蔓怕风,因遇大风易使棚架倒塌,所以要选择避风或风小的地方种植。

4、光照:葡萄(提子)属阳性作物。故应选择在采光条件好的地块上种植。如果光照不好,不能较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二、土壤消毒:每亩用辛硫磷3~5公斤,敌克松1.5~2公斤,石灰100~150公斤。

三、园地规划:

1、整体安排:如果种植面积较大,5~10亩左右划一小区,便于肥料的运送和果实的采摘。要考虑水的排灌。

2、株、行距规格:行距2.4~2.5米,株距1.4~1.6米,厢面宽1.4~1.5米,工作行宽0.9~1米,畦高20~25厘米。

3、畦向:畦东西向虽然采光较好,但枝梢对风的阻力大。建议采用南北走向起畦。如果是背风的地方,也可以采用东西畦向.

四、肥料:每亩需施用栏粪3000~4000公斤,钙镁磷或过磷酸钙150公斤,袋装有机肥150~200公斤。

五、整地:先将石灰和土壤消毒药物均匀地撒于田块中,再翻犁、

耙。按一定规格划厢,厢面先铺撒栏粪,栏粪上再撒钙镁磷、过磷酸钙和袋装有机肥,将工作行内的土垒到厢面上,再将厢面上的土粉碎、整平即可。

六、棚架: (一)树型的选择:生长势弱的幼树应采用 “T”型树形;生长势强旺的品种及挂果树应采用“T+V”型的树形。

(二)架式:因我们县特殊的气候条件,改变了葡萄(提子)生长的一些特性,或者说葡萄(提子)在北方地区种植时的一些不明显的特性,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种植时一些不利生产的特性全部显露出来了。因此,我们不能照搬北方的一些架式来用。

1、架式的选择:架式是为树形服务的。我们综合方面因素后,建议采用“双十字、高、宽、垂”单厢小拱棚架式。

建议采用打单厢棚架。木桩或水泥桩的长度为2.5米,入土0.4米,桩顶离厢面高2.1米,棚边离工作行地面高1.9米。在每一厢的正中,桩距3米埋设一个,用水泥桩打架可间隔3.5~4米埋设一个。埋设时要求高矮一致、纵横对齐。 2、架式的结构(见右图): 特点:高、宽、垂。 顶棚棚架:①在每一桩顶向下30厘米处,居中钉或绑一长1.9~2.1米、直径粗4~

6厘米的木棒,

两边长度要相等。②分别在桩顶、木棒的两端钉或绑一根竹子、木条或拉一根不锈钢丝作为纵樑(与厢的长向方向一致,用来绑缚竹片和承载避雨膜之用)。为了方便避雨,在厢的两端,纵樑要注意适应延伸或边桩适当向外倾斜。③用长2.35米或2.15米、宽1寸左右

的竹片,居中钉或绑在中樑上,竹片的两端分别钉或绑在边樑上。竹片相距35~40厘米。④在竹片上覆盖厚为5个丝、宽2.10米或2.30米的无滴长寿膜。用专用的尼龙线或压膜带分别左右两边将长寿膜系牢在竹片的两端。盖膜时一定要将膜、线压实、拉紧、系牢。 第一层架:沿厢面,在每一厢桩上距厢面80厘米处,绑缚一根竹子、木条或拉一条不锈钢丝,与厢面平行即可。

第二层架:①在每一厢的桩上(与厢的窄向平行),距第一层35厘米处,居中钉或绑一根长75厘米、直径4~6厘米的木棒。②在每一木棒的两端分别钉或绑一竹子、木条或拉一条不锈钢丝。

第三层架:①在每一厢的桩上(与厢的窄向平行),距第二层35厘米处,居中钉或绑一根长1.75米、直径4~6厘米的木棒。②在每一木棒两端分别钉或绑一竹子、木条或拉一条不锈钢丝。

第二节 葡萄(提子)苗品种选择与定植(种植)

一、葡萄(提子)品种简介

我国目前有700多个葡萄(提子)品种。大多数品种宜在我国较北冷凉干燥地区的气候条件下栽培。但在我国较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只有40~50个。下面就适合在我县种植的一些主要品种作简单介绍。 1、维多利亚: 原产于罗马尼亚,1999年引入我国。品种特征、特性如下:果穗大,圆锥形或圆柱形,平均穗重730克,最大1950克。果粒着生中等紧密,果粒大,长椭圆形,平均粒重8~9克,最大15克。果皮黄绿色,果肉硬而脆,可溶性固形物13%~14%;我县有少量栽培,果实在7月上旬成熟,与早熟品种无核白鸡心成熟期基本一致。另外表现出较好的抗性。

2、奥古斯特:欧亚种 原产于罗马尼亚,1996年引入我国。1、优点:色美(绿黄色),穗大,座果率高,丰产性能好,抗病性较强。2、缺点:裂果较严重,果实硬度较差。3、上市较早,可适量发展。 3、红地球(又名红提、晚红、大红球):欧亚种,二倍体。1980年美国杂交育成,1987年我国沈阳农大引进。 1、优点:①颗粒大,

单果重10g左右。②果肉硬、脆。耐贮运、不落粒、货架期长。③果粉厚。④产量较高。⑤在我县种植红地球的技术较为成熟。2、缺点:①长势偏旺。②抗性较差。3、市场情况:红地球是世界著名品种,国内外对该品种的果品需求量大,市场空间广,前景看好。

4、美人指:欧亚种,二倍体。1984年日本杂交育成,1994年由江苏张家港市引入,1998年在国内推广。1、优点:①形色皆美。果实长形、熟后色红。②含糖量高,且肉脆。③粒大,单果重10~12g,果穗紧凑。2、缺点:①落粒较为严重,货架期较短。②生长旺,抗性较差,病害较严重。③座果不是很稳定(扦插苗表现较为明显)。3、市场情况:其产品的价格较高,但只适宜距离消费市场较近的地区种植,不能远距离运输。

5、红罗莎里奥(又名红玫瑰):1、优点:长势中庸容易形成花芽,产量较高,颗粒红色较为美观。2、缺点:颗粒稍偏小。

6、魏可(又名温克、美人呼):1、优点:花芽分化较好,易座果。含糖量高(21%),果实硬度好,产量较高,抗性较强。2、缺点:叶片偏大易造成下部叶片荫遮。果实成熟晚。要求较高的管理水平,如果管理不当会造成果实着色不一致,稍有裂果。颗粒偏小,果色较深(熟后成紫红至紫黑色)。3、市场分析:由于成熟晚,恐与北方红提上市有冲突。种植面积不宜过大。

二、农户在购葡萄(提子)苗时应注意的事项 在我县葡萄(提子)种植已初具规模,由于经济效益较好,群众自发种植积极性高。现在从北方倒苗的本地苗贩较多,苗木质量不一,市场较乱,为了确保广大种植户利益,在购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适应本地种植的品种。品种的选择处决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在我县应以红地球为主栽品种,适当种植一些早、晚熟品种。如早熟品种种植面积过大,遇春夏季降雨量过大时,会引起严重裂果面造成损失;晚熟品种种植面积过大,与北方大面积葡萄(提子)产品上市相冲突,降低效益。

2、选择购买质量过硬的苗木。葡萄(提子)苗木主要有扦插苗和嫁接苗。而我县大多数品种只宜用嫁接苗。笔者经几年的观察,嫁接苗

10

葡萄栽培技术手册(正文)

建立葡萄标准化生产公示牌;四是在电视台开辟专栏,激发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和农民积极性。(三)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实施水平。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培训网络,加强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对优质葡萄生产的技术培训以及农产品营销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培训,全面提高《规划》实施水平。(四)加强营销,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建立、健全批发市场和农村流通组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2g5t86a5n3uh255bmq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