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人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会运用有关数据描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能结合实例说明众多的人口给我国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3.能准确说出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并比较我国西北、东南在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利用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锻炼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案例资料,学会提取地理信息,进行知识的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基本国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压力。 2.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与特点,以及人口分界线。 【难点】
人口压力的表现,以及造成人口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地图法、谈话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展示:人流如潮的火车站、异常拥挤的求职场景、摩肩接踵的小学课堂直观图片,配合具体的数字图表直接导入,让学生对我国人口产生心灵震撼。
我国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人口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这就这这节课我们要讲的内容——《众多的人口》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人口最多的国家
承转: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说出这一数字是?
学生: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提问】读课本P11页图1-2-1“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分析:
①比较2010年和1949年统计数据,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数量变化。
②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最快和最慢的时期。
【图片展示】:指导学生读图:人口增长率高低与增长量的多少的相对关系。 【质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每年的净增长人口反而比较少,这是什么原因啊?
【启发式讲述】:在相同人口基数的基础上人口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的数量就越多。但如果人口基数不同,人口增长的数量就不与增长率成正比例关系了。
【思考】:尽管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已经下降,但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为什么?
【安排学生活动】了解我国的人口压力
阅读课本12页“活动”给出的三个材料,小组内讨论完成材料下面的三个问题。
①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人口数量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 ②根据材料二,说说我国人口数量对农业生产的压力。
③根据材料三,说说我国人口数量对就业、医疗、教育等当面的压力。 (教师点拨:从总量、人均、新增人口的生产与消费等来讨论) 多媒体展示一组人图片:
正反方辩论:目前我国还应不应该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
【图片展示】读图1-2-2 图1-2-3,了解中国人口压力现状,并讨论。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