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单选
1.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 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 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 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
A. 朴素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庸俗唯物主义
3.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
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A. 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 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 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 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标志在于它具有( )
A. 客观性 B. 矛盾性 C. 实践性 D. 社会性
6.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 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 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D. 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7. 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 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1
B. 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 世界统一于精神 D. 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8. 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于( )
A.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 是否承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D.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9. 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
A. 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B. 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C. 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 D. 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 10.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D. 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
1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A. 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 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 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 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12.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
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 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C.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D. 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
A. 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可知论 D. 认识论
14.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 )
2
A.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 )
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16.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
方面的内容是( )
A.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B. 意识对物质有无反作用的问题 C.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D.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17. 唯物主义最初的历史形态是( )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 庸俗唯物主义 C. 朴素唯物主义 D. 自然唯物主义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条件是( )
A. 被剥削阶级同剥削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 B. 被统治阶级奋起反抗统治阶级
C. 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 资产阶级由进步阶级变为反动阶段 二、 多选
1. 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在于 ( )
A. 世界是物质,还是精神的 B. 世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C. 意识有能动作用,还是没有能动作用 D.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彼此孤立的 E. 思维与存在有统一性,还是没有统一性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 )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3
B. 世界观和方法论和统一
C.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E. 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3. 下列科学发现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的有( )
A.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B.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 宇宙大爆炸论 D. 细胞学说 E.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
A.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C. 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 D. 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E. 使哲学成为“科学之科学”
5. 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 物是感觉的集合 B. 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 理在事先 D. 心外无物 E. 吾心便是宇宙
6. 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在于( )
A. 世界是物质,还是精神的 B. 世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C. 意识有能动作用,还是没有能动作用 D.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彼此孤立的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2. 唯物论、辩证法个经历了那几种历史形态 3. 可知论不可知论 四、论述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背景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
4
五、材料题:
材料1
黑格尔说:“人乃是能思维的动物,天生的形而上学家。真正的问题,不是我们用不用形而上学,而是我们所用的形而上学是不是一种正当的形而上学”。(黑格尔:《小逻辑》第216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材料2
恩格斯说:自然研究家相信,他们只有不理财哲学或羞辱哲学,才能从哲学中解放出来。但是,因为他们离开思维便不能前进,而且要思维就得有思维规定。因此,“自然研究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蹩脚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某种以认识思维的历史及其成就为基础的理论思维形式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年第308页。)
材料3
爱因斯坦说:“认识论同科学的相互关系是值得注意的。它们相互依存。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只要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480页,商务印书观1976年版。)
材料4
玻恩(著名德国物理学家)说:“关于哲学,每一个现代科学家,特别是每一个理论物理学家,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要是对哲学文献没有充分的知识,他的工作就会是无效的。在我自己的一生中,这是一个最主要的思想”。(玻恩:《我的一生和我的观点》第26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材料5
玻姆(美国物理学家)指出:“在经典物理学的发展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它导致可以把宇宙比拟成一部巨大的机器的观念。但是,……物理学更晚近的各种发展,主要是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并不符合这种机械论哲学。恰恰相反,它们非常强烈地表明,需要有一种全新的、超越机械论的总体研究方法。”(玻姆:《现代物理学中的因果性和机遇》第ⅰ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材料1和材料2简要说明为什么具体科学离不开哲学。 2. 材料5说明:哲学必须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这种观点对吗? 3. 综合材料1——材料5说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4.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92年英文版导言和第二章。(《马
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