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整理与复习第1、2题和第43~45页练习九第1、2、3、6、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等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理解,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
2.在面积和面积单位等知识的复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选择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
3.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使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 2.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自主独立整理第二单元第25~30页及第36~38页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引入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学完了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
积。为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巩固,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2.教师板书。(板书:面积与面积单位。) 二、教学新课 1.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1)教师要求: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第25~30页(面积和面积单位)及第36~38页(面积单位的换算),用自己的方法收集在这里学习的知识,并记录在草稿纸上。
(2)学生整理:学生独自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展示,引导建构
(1)教师提示: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自己整理的知识,并根据组内同学的交流大家相互补充,形成小组整理的复习资料。最后请各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将自己组内的整理成果进行汇报展示,全班进行补充。
(2)小组交流:各组长组织组内相互交流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3.提炼方法,认知内化
现在我们按照教科书的编排顺序一起来整理,谁来汇报在“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两部分分别学了哪些数学知识?
(1)面积和面积单位
① 学生1:在这小节我们学习了面积的意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作它们的面积。(教师板书。)
② 学生2: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比较两个物体或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师板书。)
教师追问:你能说一说比较的方法有哪些? 并结合实例来说明。 学 生汇报:
第1种方法是观察法,就是用眼睛可以直接判断面积大小。比如:教室里的黑板面和课桌面面积的大小。
第2种方法是剪拼法,就是两个图形面积比较接近,用肉眼不能准确分辨大小时,就可以采用剪拼法。
第3种方法是数格子法,就是用一样大小的方格去测量两个不同的物体面积,看哪个物体面的格子数更多就更大。
第4种方法是计算法,就是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图形的面积。
③ 学生3:在这小节认识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1cm2,1dm2,1m2。
教师追问:在本小节我们只认识了常用的面积单位,还有一些较大和较小的面积单位今后将会继续学习。谁来说一说这几个面积单位的大小,并结合实际的生活实例说明。
学生汇报:
边长是1cm 的正方形面积是1cm2。比如…… 边长是1dm 的正方形面积是1dm2。比如…… 边长是1m 的正方形面积是1m2。比如……
教师引导:大家还有补充吗? 一起来读一读本小节所学的知识,并将自己整理的复习资料进行修改完善。
(2)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师引入:谁来汇报面积单位的换算这小节学了哪些知识? ① 学生1:在这节通过猜想验证,推导出1m2 =100dm2,1dm2 =100cm2,1m2 =10000cm2。
② 学生2:知道了大小面积单位是如何进行换算的。相邻大面积单位换算成小面积单位是在数后面直接添2个0,相邻小面积单位换算成大面积单位直接在数后面去掉2个0。
③ 学生3:不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不是100。先看两个面积单位之间隔了几个相邻单位,从大到小数到第几个相邻单位,就用几个100相乘得到换算进率,如1m2 =10000cm2。
(3)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① 教师引导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整理出这两小节学习的知识,你自己觉得针对这些知识有哪些疑难点? 哪些掌握的不牢固?
② 抽生汇报
学生对自己理解上的难点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
③ 小组合作
各成员根据集体整理完善的结果梳理自己整理的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点评: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并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收集与整理,使学生形成网络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三、练习应用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觉得掌握的怎么样呢? 你能考验自己、挑战自我吗? 老师这有一组习题,请大家先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然后大家一起交流。
1.教科书第44页练习九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2)抽生汇报,说明理由。 (3)集体反馈,引导评价。 2.教科书第44页练习九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抽生汇报,集体反馈。 四、反思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哪些知识有疑难?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十小学校 冯中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