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故正确答案为B。

17

本题考查的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编写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的依据是课程标准。C项正确。

A项: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学内容是在教与学过程中要实现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8

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其中,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题干中,老师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目的是完成教学目标,属于练习法。A项正确。

B项: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读书指导法,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心得,让他们学会自己按照方法来读懂课文,感受语言。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实习作业法又称实习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9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类型。延迟评价是指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尚未达到目标要求的学生,可暂时不给明确的评价结果,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当取得较好的成绩时再给予评价,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题干中,老师对学生做错的题目暂不打“X”,做对后再打“√”,说明老师对尚未达到目标要求的学生,暂时不给明确的评价结果,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当取得较好的成绩时再给予评价,以此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老师的做法属于延迟评价。A项正确。

B项:绝对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相对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0

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改革课程结构的内容。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新课程的课程结构中,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C想正确。

A项:分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活动课程又叫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其优点是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1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教养方式。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此外,自然物理因素、自我调控因素等也对人格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22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23

(1)教育教学设计。 (2)组织与实施。 (3)激励与评价。 (4)沟通与合作。 (5)反思与发展。

24

(1)教育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影响,在教师与家长交流过程中出现冲突时很正常的现象,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教师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首先,教师在处理与家长冲突的时候,必须要遵循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此原则是指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材料中,顾老师在和小明的父亲交流的时候说“养不教,父之过”,把小明在学校表现不好的原因推给了家长,而小明的父亲则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老师教不好,应该是老师的过错,他把责任推给了教师,都没有遵循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

其次,新课程改革要求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教育,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的一个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材料中,当小明在学校表现不好的时候,顾老师和小明的父亲没有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交流,而是互相推卸责任,导致双方未能在教育小明的问题上达成共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冲突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妥善解决。

再次,在解决教师与家长冲突时,要坚持有效性原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材料中,教师与小明父亲互相推卸责任并没有使小明表现不好的问题得以解决,因此,双方需冷静分析,使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最后,教师劳动需要具备创造性这一特点,即教师需要具备教育机智以及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创造。材料中,顾老师进行家访时,对小明父亲说“养不教,父之过”,导致小明的父亲很不高兴,说明顾老师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和方法有待提升,也就是说,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时,需要注重方式方法。

总而言之,教师与家长的冲突不可避免,但是我们需要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妥善处理矛盾。

(2)家访是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为了使家访收到实效,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明确家访目的,即每次家访不可例行公事,更不可盲目进行。 其次,分析家访对象,选择家访时机,并选择与家长沟通访谈的恰当方式。

最后,注重家访后期追踪,有针对性地调整后续的教育方式。

总之,教师在进行家访时应注意以上几点才能够形成有效的家校合力,真正做到教师与家长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25

(1)王老师解决小杰教学困惑的教学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首先,王老师的做法践行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观。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材料中,王老师在讲授课程的时候通过引导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思考,在小杰对课堂的问题出现疑惑的时候,能够引导组织学生认真思考和讨论。

其次,王老师的做法践行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材料中,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习惯性的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其他解题的方法,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考。在小杰出现问题的时候,关注了小杰的情绪情感体验,体现了关注人的教学观。

第三,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老师习惯性的引导学生是否有其他的解法,而且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分小组思考体现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第四,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材料中,教师面对小杰提出的问题能够因势利导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使小杰解开困惑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开发利用学生资源的基本要求有

第一,合理选择。学生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但并非都能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所用,教师要认真地加以选择。

第二,学生自愿。教师在利用学生个体资源时一定要征得学生的同意,因为有的可能涉及到学生的隐私。

第三,利用适度。在学生中存在着大量的有利于教学的资源,教师不可以没有限度地拿到课堂上来。

第四,创设机会。我们已经认识到,无限的教学资源就潜藏在学生的整体构成中,有待教师的开发与激活。

第五,因地制宜。教师在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时,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第六,导有目的。利用好学生资源,必须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使每个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的目的、需要哪些信息,这样学生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任务中,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第七,及时调控。教师要善于把学生获得的信息、经验与教学内容进行相互联系,及时作出调控,帮助学生整理与归纳.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第八,社区参与。利用学生资源少不了要家长和社区的密切配合,然而,学生在进行一些调查、采访时还得不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第九,了解学生。要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就要切实在了解学生上下功夫。

第十,尊重学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活动过程,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组织学习活动。 26

(1)文本特点

《惊弓之鸟》是一篇成语故事。通过对话的形式展开内容,内容短小但意蕴无穷。文章采用对话的形式来阐述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不用箭就让一只大雁从天上掉下来,以此证明“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全文不仅用字极为准确,而且在写法上也极有特点,那就是:小至更羸对大雁分析的句子,大至整篇课文的结构安排,都通过倒装因果关系的句段组合来谋篇布局。先因后果的结构不仅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特点,也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节课的生字词。

2、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愈合”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含义。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读自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的道理。

(3)教学活动设计

一、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更羸看到大雁后作出了怎样的判断? 明确: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二、学生再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更羸是如何一步一步作出这一判断的?四人为一小组讨论。

明确:1.通过“更羸仔细看了看”可以知道更羸观察仔细,他看到大雁飞得很慢,听到大雁叫声凄惨。

2.通过“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可以知道更羸由观察而进行思考想象,得知大雁的状况——只是一直受伤的大雁。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B。17本题考查的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编写综合实践活动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226m3sneb03gjy5zd2f62h6002tw800l9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