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习作设计 看图画 写作文
“看图画 写作文”习作旨在引导学生把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中低年级的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内容简单的图画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形象和场景,比较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三年级下册教材所设定的习作目标都是比较基础的。比如,关于写事物、写事情过程、写图画内容定位在“写清楚”。 教材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相关内容的编教学内容分析 排,不是生硬地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而是从三年级学生语文学习面临的实际问题和语文生活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恰当的要点,以具有实效的形式加以呈现。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课标要求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同时要求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起步作文阶段,需要的是教师加以引导与拓展小学生的思维与认知,从实际触发来描绘身边的事物与环境,通过指导写作知识与技巧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写作水平,掌握有益的写作技巧与知识。 本次看图作文选择的图片是学生学校集体生活的场景——放风筝的场面,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较为熟悉的习作素材,有认知的基础,有利于进行习作训练。语文学科教师可与美术、体育科教师协同工作,借助美术、体育学科优势组织学生学习画风筝、做风筝、放风筝。习作的学习不仅仅是习作知识的积累,百科知识和其他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写好习作也至关重要。 放风筝属于看图写活动场面。各个学段对写一次活动的要求是不同的,第二学段重在写“清楚”,即交代清楚整个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及经过,主要在把活动的经过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德表达,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 另外,需要重视的是,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小学生有了平时主动运用积累语言的习惯,就能丰富语言表达,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不是通过一两次指导就能形成,需要通过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才能逐步形成。从一年级开始鼓励学生养成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主动积累词语和句子的习惯,学生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应该在三年级开始训练。具体可结合习作练笔,鼓励学生积极运用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语段,以逐渐形成习惯和能力。
学生在交流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方位顺序或主次顺序等,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图片,抓住图片上的关键特点,选择词语或句子进行描述。对于能够运用课内外积累的词句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学生习惯或意识的形成在于教师细节的指导和不断地多次地强调。 在三年级上学期习作指导时,已就如何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等对学生进行过指导。在完成本单元习作时,教师可调动学生回忆之前已了解和掌握的观察方法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指导学生写作,可以先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把事物观察清楚、仔细,这是写清楚的前提;在仔细观察身边的前提下,把最想告诉他人的内容写下来;可以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写清楚事物的特征;同时,要求学生能用上有新鲜感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一)纸笔测试 1.出书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1) (2) (3) 2.你喜欢图中的谁?理由是:
(设计意图:纸笔测试主要是为了考查学生对图画的观察情况。通过纸笔测试,可以了解到学生对图画中的主体人物相对观察较学情多,但在有序、细致观察等方面需教师进一步指导。) 1. 你会放风筝吗? 2. 完成习作之后,你如何修改自己的习作?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情况,以及学生修改的情况。通过问卷激发学生对习作修改的更多关注。) (二)访谈法 1.你身边谁是放风筝高手? 2.你喜欢制作什么样的风筝?简单说一说。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身边事物观察的情况,在习作前了解分析 (一)问卷法 学生的观察方法、对乒乓球的熟悉程度等。) (四)经验法 以上各种方法不必逐一使用,至少使用两种即可。每种方法要提供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1) 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并描写图画中的事物或人物。 (2) 能对图画中的主要事物或人物的特点进行观察,适当展开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 (3) 学习自我修改,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句。 (4) 通过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引导学生将一个活动场面写清楚、完整 (5)引导学生在写话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进行主动观察、乐教学目标 于表达的欲望,初步培养学生勇于个性表达的信心。 (6)能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习作,互相提建议,能用符号修改进行修改。 (3)能欣赏他人的优点。 重点:有顺序地观察图画,把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难点:能抓住人(事)物特点适当展开想象,把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教学准备:学科综合,邀请美术老师指导学生学做、画风筝,体育老师放风筝。 教学时间: 1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1.引导回忆 唤起回忆,激发兴趣 学生活动 这节课前,美术老师带着同学们制作了风筝,你最喜欢谁做的风筝? 体育老师带着同学们去操场放风筝,老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次活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说一说你印象深的内容。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入手进行,课前安排制作和放风筝,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认知,也是为2.引导观察 指名说:分别请放风筝的同学和场下观看放风筝同学谈感受。 出示画面: 请看书上这幅插图,你觉得这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呢?试着用“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的句式说一说画面的内容。看看谁能把内容说清楚。(指名说) 仔细观察: 聚焦画面上人物的动作,边观察边思考:他们的动作分别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 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对图画的观察用问题为引导,旨在指导学生从整体出发观察,逐渐引导聚焦的细致观察。 1.局部细致观采访1:咱们班放风筝,你对谁印链接实际生象最深刻,请这位同学说一说主察 活,让学生当时的心理活动?放风筝最难体,(1)生活链接 说与写有的的是什么?要注意什么?风筝畅所引导学生从生放矢、有话飞上天时,心里是怎样想的?欲言 活出发,进行回说了哪些话? 可说。 聚焦 忆 采访2:旁边围观的同学,有怎样 这是从整体的反应?有哪些语言、动作和表情?谁的表现最为突出?说说你看到的。 仔细观察图画,抓住画面中一个或两个人物,说说他们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学生回答,但不次。)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从整体到局部。) 到局部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将文章写生动具体的关健所在。有了这个环节的设计,作文才不是死板的流水账,而是鲜活的,(2)链接画面 一定按照顺序,也没有定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