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和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同步测试
2019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 H2O2(l)在有MnO2条件下和无MnO2条件下分解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 A.有MnO2 条件下的反应曲线是a曲线 B.该反应能量变化类型与CaCO3分解反应相同 C.加催化剂后,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小 D.b曲线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O2(l) =H2O(l) +1/2O2(g) ΔH= ( E1 - E2 )KJ ?mol-1
2. CO、H2、C2H5OH三种物质燃烧的热化学力程式如下: ①CO(g)+1/2O2(g)=CO2(g) ΔH1=a kJ/mol ②H2(g)+1/2O2(g)=H2O(g) ΔH2=b kJ/mol
③C2H5OH(1)+3O2(g)=2CO2(g)+3H2O(g) ΔH3=c kJ/mol 下列说法确的是 A.ΔH1>0
B.2H1O(1)=2H2(g)+O2(g) ΔH=-2b kJ/mol
C.CO2与H2合成C2H5OH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D.2CO(g)+4H2(g)=H2O(g)+C2H5OH(1) ΔH=(2a+4b-c) kJ/mol
3.中国学者在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 ΔH]中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该过程是基于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实现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过程Ⅲ均为放热过程
B.过程Ⅲ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H2、CO2 C.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 D.图示过程中的H2O均参与了反应过程
4.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 1 - / 7
2019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和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同步测试
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物的化学键变得容易断裂 C.过程②需吸收能量,过程③则放出能量
D.常温下该反应难以进行,是因为常温下生成物的化学键难以形成[来源:Z#xx#] 5.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N2+O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 C.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
D.0.1mol N2和0.1molO2充分反应吸热18.26 kJ
6. 2SO2(g)十O2(g)=2SO3(g) △H =-198kJ·mol-1,在V2O3存在时,该反应机理为:V2O3+ SO2→2VO3+ SO3(快) 4VO2+O2→2 V2O3(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V2O3的质量 B.V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98kJ/mol D.升高温度,该反应的△H增大
7.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2NO分别在有、无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与反应进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B.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过程 C.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D.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 2 - / 7
2019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和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同步测试
8.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采用氨碱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俗称________,可作为碱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已知:①2NaOH(s)+CO2(g)= Na2CO3(s)+H2O(g) ΔH1=?127.4 kJ·mol?1 ②NaOH(s)+CO2(g)= NaHCO3(s) ΔH1=?131.5 kJ·mol?1
反应2NaHCO3(s)= Na2CO3(s)+ H2O(g) +CO2(g)的ΔH=_______ kJ·mo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 mo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H2O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4H10(g)= C4H8(g)+H2(g) ΔH1
1已知:②C4H10(g)+ 2O2(g)= C4H8(g)+H2O(g) ΔH2=-119 kJ·mol-1 1③H2(g)+ 2O2(g)= H2O(g) ΔH3=-242 kJ·mol-1
反应①的ΔH1为________ kJ·mol-1。
10.已知:As(s)+H2(g)+2O2(g)=H3AsO4(s) ΔH1
H2(g)+O2(g)=H2O(l) ΔH2 2As(s)+O2(g) =As2O5(s) ΔH3 则反应As2O5(s) +3H2O(l)= 2H3AsO4(s)的ΔH =_________。
(2)在催化剂作用下,用还原剂[如肼(N2H4)]选择性地与NOx反应生成N2和H2O。 已知200℃时:Ⅰ.3N2H4(g)=N2(g)+4NH3(g) ΔH1=-32.9 kJ·mol-1; II. N2H4(g)+H2(g) =2NH3(g) ΔH2=-41.8 kJ·mol-1。 ①写出肼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00℃时,肼分解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用还原法将其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对于消除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 已知:2C(s)+O2(g)N2(g)+O2(g)2NO(g)+2CO(g)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焦炭还原NO生成无污染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 / 7
2CO(g) △H1= -221.0 kJ/mol
2NO (g) △H2= +180.5 kJ/mol
2CO2(g)+N2(g) △H3= -746.0 kJ/mol
2019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和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同步测试
11.能源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公认的洁净能源。
(1)页岩气不仅能用作燃料,还可用于生产合成气(CO和H2)。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 CH4(g)+H2O(g)=CO(g)+3H2(g)△H1
已知:①CH4、H2、CO 的燃烧热(△H)分别为-a kJ?mol-1、-b kJ?mol-1、-c kJ?mol-1; ②H2O (l) =H2O(g); △H=+dkJ?mol-1
则△H1= ___________(用含字母a、b、c、d的代数式表示)kJ?mol-1。 12.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环境保护中应用广泛。 Ⅰ.碳氧化合物的综合利用
(1)利用CO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 排放。 已知:反应Ⅰ:2CO(g)+2NO(g)反应Ⅱ:4CO(B)+2NO2(g)则反应NO2(g)+CO(g)
N2(g)+2CO2(g) △H=-746 kJ·mol-1
N2(g)+4CO2(g) △H=-1200kJ·mol-1 CO2(g)+NO(g)的△H=__________kJ·mol-1。
13.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利用SO2→CaSO4→CaS转化可实现变废为宝。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Ⅰ.C(s)+CO2(g)=2CO(g) △H1=+172kJ·mol-1; Ⅱ.CaSO4(s)+2C(s)=2CO2(g)+CaS(s) △H2=+226kJ·mol-1。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4(CO),请结合反应Ⅰ、Ⅱ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保护环境,汽车尾气中SO2和NOX的脱除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SO2易溶于水,其水溶液被称为“亚硫酸”溶液。在“亚硫酸”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SO2 + xH2O
SO2·xH2O K1、 SO2·xH2O
H++ HSO3+(x﹣1)H2O K2
-
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增大的是______________(填“K1”或“ K2”)。 (2)汽车尾气中的NO2和SO2直接反应可生成SO3。已知: N2(g)+O2(g)=2NO (g) ΔH =+180.5 kJ·mol1
﹣
2NO(g)+ O2(g)=2NO2(g) ΔH =-113.0 kJ·mol1
﹣
2SO2(g)+ O2(g)=2SO3(g) ΔH =-196.6 kJ·mol1
﹣
写出NO2与SO2反应生成SO3(g)和N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 7
2019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和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同步测试
15.“低碳经济”备受关注,CO2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将一定量的CO2(B)和CH4(g)通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CH4(g)
2CO(g)+2H2(g)。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H4(g)+2O2(g)=CO2(g)+2H2O(g) △H1=-802 kJ·mol-1 CO(g)+O2(g)=CO2(g) △H2=-283kJ·mol-1 CO(g)+H2O(g)=CO2(g)+H2(g) △H3=-41 kJ·mol-1 则反应CO2(g)+CH4(g)
2CO(g) +2H2(g)的△H =___________。
②羰基硫的脱硫方法之一为COS(g)+H2(g)=H2S(g)+ CO(g) ΔH=+7kJ·mol-1,已知反应中部分物质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键能(kJ·mol-1) C=O 745 C=S 577 H-S 339 H-H 436 则CO分子中的碳氧键的键能为_________________。
16.铑基催化剂催化CO加氢合成甲醇(CH3OH)、乙醛(CH3CHO)、乙醇等碳的含氧化合物是近年来化学界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 (1)已知:(ⅰ)CO(g)+2H2(g)(ⅱ)2CH3OH(g)(ⅲ)C2H5OH(g)
CH3OH(g) △H1=-90.1kJ/mol
CH3OCH3(g)+H2O(g) △H2=-24.5kJ/mol CH3OCH3(g) △H3=+50.7kJ/mol
则由CO催化加氢制备乙醇气体(另一产物为水蒸汽)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二甲醚又称甲醚,简称DME,熔点-141.5 ℃,沸点-24.9 ℃,与石油液化气(LPG)相似,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制备原理如下: Ⅰ.由天然气催化制备二甲醚: ①2CH4(g)+O2(g)
CH3OCH3(g)+H2O(g) △H1
Ⅱ.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 ②CO(g)+2H2(g)③2CH3OH(g)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烷和二甲醚的燃烧热分别是890.3 kJ·mol-1、1453.0 kJ·mol-1;1mol 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要吸收44.0kJ的热量。反应③中的相关的化学健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 E/(kJ ? mol-1) H-H 436 C-O 343 H-O(水) 465 H-O(醇) 453 C-H 413 CH3OH(g) △H2=-90.7 kJ·mol-1 CH3OCH3(g)+ H2O(g) △H3
则△H1=___________kJ·mol-1 △H3=________________ kJ·mol-1
- 5 -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