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月光曲》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材简析:
《月光曲》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中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的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学情分析:
《月光曲》这篇课文的情感和意境的理解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教学时,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去议,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去说、去想象。特别是第九自然段联想和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效果,学生理解起来更困难。应反复地品悟语言内涵,真正读出深层次体验,在此基础.上达到与作者、文本的情感共通。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在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
3.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教学重点:
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的,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教学难点:
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的,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导入
1.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它的谱成有一个动人的传说。谁来说说《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
2.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贝多芬与一对善良纯朴、热爱首乐、懂音乐的兄妹相遇相识相知,并为他们即兴创作了《月光曲》。这首特别的曲子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作出来的?这节课我们
1
继续学习走进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二、研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弹奏第一首曲子的经过。
1.默读2-7自然段,思考:贝多芬为什么要弹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兄妹听?为什么盲姑娘知道给她弹奏曲子的是贝多芬?划出相关语句,并读一读,和同桌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相机理解重点句子:
(1)课件出示: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①贝多芬听到从那所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在这僻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
②你从“断断续续”体会到了什么?
(2)传到贝多芬耳里的琴声是断断续续的原因是什么? ①课件出示: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②你从兄妹俩的对话中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以及面对贫穷妹妹的善解人意。)(重点从“那有多好哇!”“不过随便说说”)
③指导朗读对话。(指名分角色读,男女生读)
(3)过渡:兄妹俩互相体贴的对话正好传入音乐家贝多芬的耳中,这位一心想为穷苦人民造福的伟人面对如此热爱音乐的妹妹怎能不感动呢?于是他推开门,轻轻走了进去,为兄妹俩弹了一首曲子。
①课件出示: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②盲姑娘为什么激动?(因为盲姑娘从纯熟的琴声中听出了弹琴的正是贝多芬本人;她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③盲姑娘是看不见的,她怎么断定此人就是贝多芬?指导朗读。(读出盲女孩的激动) ④贝多芬懂音乐,盲姑娘懂音乐,这叫什么? (“知音”)在这样一个小镇竟然遇到了一个知音,而这个知音是正常人吗?(这个知音不是正常人,是一个才十六七岁的盲姑娘)贝名芬此时的心情怎样?(激动)
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贝多芬因他乡遇知音而激动,创作的激情油然而生,让贝多芬不由得又为他们弹奏了第二首曲子,就是在这样一个幽静的夜晚,在莱茵
2
河旁的小镇上,在一间茅草屋里,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就这样谱写成了。
三、朗读8-10自然段,了解创造《月光曲》的经过。
1.这首特别的曲子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作出来的?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默读8-10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① (出示插图)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②这是一种怎样的情境?(清幽) “清幽”是什么意思?(秀丽而幽静,“清”秀丽) ③茅屋里真的披上了银纱吗? (不是,是把月光比作银纱。这是由眼前看到的月光而引起的联想。)
④我们一起来轻轻地、美美的读第八自然段。
3.在这样的情境里,兄妹俩听着贝多芬创作的音乐联想到了什么呢,哪段告诉了我们? (第9自然段)请大家默读第九自然段,这第九自然段里,既有穷兄妹俩听琴的事实,又有听琴产生的联想。请你用“——”画出描写兄妹联想的句子。
(1)指名读勾画的语句。 (2)课件出示: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凶涌的大海。 ①从事实引发的联想,课文用了哪两个词? (好像、仿佛)这样的联想是由什么引发的?(引导学生从“静静地听着”了解到这个联想是由贝多芬弹的曲子而引发的。)
②在兄妹俩的联想中出现了几个不同的画面?
(3)指名读描绘第一个画面的句子。(出示课件: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要时间洒遍了银光。
①句中描绘了什么景物? (板书: 月亮升起)
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姒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银光°这时候的旋律应该怎样的?(舒缓平静) (板书:舒缓)
③句中哪些词给你平静的感受? ( 微波粼粼)它是什么意思呢? (细小的波浪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着细碎的光亮。)还有吗? (洒满银光)是呀,多美的画面啊!只有舒缓的旋律才能让人产生这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