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文案
让科学课回归本真
重庆市巫山县南峰小学 谭发礼
摘要:在面向生活、贴近生活的《科学》中,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 引领学生走进科学, 探究科学,
发现科学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科学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使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不是以死记知识点、考试获高分为终极目标。而是以教材为主 线,以兴趣培养为着力点,以问题设计
为突破口,以知识目标为载体,以探究体验为核心, 精心设置一个个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放
手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经历预测假设、 实
验验证、搜集证据、 讨论改进、记录交流等探究环节,使科学课成为科学探究过程的简约复 现。从而培养
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求是精神, 促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科学目标
的达成。
关键词:教材主线;兴趣培养;问题设计;探究体验;回归本真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指出: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科学课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
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其教学建议指出:教师应“悉
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亲自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 随时掌握他们活
动中取得的进展、 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对活动的状况及时作出判断, 并决定应当采取
的指导策略”。科学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使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不是以
让科学课真正回
死记知识点、考试获高分为终极目标, 而是应该扎实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归本真: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以教材为主线,引导学生回归生活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这
样的活动“可能需要课外活动的配合”,要“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身于广阔的背景之中” ,“引
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 的空间里,教
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 。
最近在网上看了一篇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成功案例,课题是《喷水壶里的水到哪里去了?》 。
现将教学案例摘录如下:有一天,乔治把喷水壶放在教室外面窗台上的时候盛满了水。 过了
几天,喷水壶里面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他觉得很奇怪,因此,科学课一开始,乔治就问道:
“是不是有人把喷水壶里的水喝了?还是有人把它撒了?” 这时,乔治的老师格林小姐并没
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学生们: “水跑到哪里去了? ”玛丽认为,如果没有同学去动喷水
壶,那一定是他们的宠物仓鼠威利夜里从笼子里跑出来把水喝光了。 全班同学决定检验玛丽
的看法对不对,他们把喷水壶盖上,第二天早晨发现水位没有下降。 孩子们认为这已经证明
了玛丽的看法是对的。格林小姐却问道:“你们能够肯定威利在夜里从笼子里跑出来了吗?” 学生们几乎都
对此表示肯定。他们还想出了一个妙主意来证明给老师看。 他们把笼子放在沙
盘中间,将沙抹平。过了几天之后,孩子们看到沙上没有脚印,水位没有变化,此时孩子们 认为威利夜里没
有跑出来。这时另一个学生说: “水被盖着,威利根本看不到水。”于是全班
同学决定把笼子放在沙盘的中央, 并把喷水壶的盖子拿走了。 第二天,他们发现水位下降了,
然而沙子上没有留下一个脚印。 现在学生们肯定仓鼠没有喝壶中的水。 格林小姐建议孩子们
把一个盛水的容器放置在窗台上, 每天测定和记录它的水位,然后把这些纸条标上日期后贴
在一张大纸上构成一个图表。几天之后,孩子们发现水位一直在下降,但是每天降低的尺度 不一样。经过对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不一样”的讨论后,一个叫帕特里克的学生联想到烘干机烘衣服的情况, 他就得出结论说:温度较高时水
就消失得较快。此后,他们还进行了两项研究,一项是盛水 容器口径大小如何影响水消失快慢的实验, 另
一项研究是用一把扇子在盛水容器上扇动是否
会使水消失得更快。
《喷水壶里的水到哪里去了?》一课的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返回到学生 的生活,注重
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有所思、所想、所悟、所感,弓I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身 边的知识、发现生活中常见
的知识。学生在亲身体验后对知识的理解更深, 掌握得也将更牢
固。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二、以兴趣培养为着力点,让学生在成功愉悦中释放潜能
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获取新知、 参与探索活动的内部动力。 激发学生兴
趣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科学课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的注意能力保持的时间是非常 短的,在课堂中
极易分散注意力,不由自主的去做其它事情。因此,关注学生的兴趣,深入 分析“学生喜欢什么、爱好什
么”,然后采用科学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能 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这是至观重要的。 在执教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
上册《蜗牛(一)》、《蜗牛(二)》时,我事先要求学生自己捕捉蜗牛进行观察,让我惊讶的 是第二天早
上竟然有三名学生各带了一方便袋蜗牛。 我问他们带那么多干什么,他们的回答
让我感动,有的说平常很喜欢蜗牛, 有的说发现不同的蜗牛有着不同的颜色, 有的说不同的
蜗牛有着不同的爬行速度, 有的说不同的蜗牛有着不同的螺纹, 有的说不同的蜗牛身体的粘 稠程
度不一样……还有就是担心其他同学没有找到蜗牛而无法观察。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感受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的过程。 可是教材内
容一般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而言极易乏味。他们天性喜欢参与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 教师
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活动, 激发学生兴趣,用活动内容去组织课堂教学、 规范
学生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悟、感受和体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获得成功的欢 乐和喜悦;在活
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活动中使学生受到健康的教育。
在执教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 自己设计实验,
禾U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方法更多、更科学, 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动
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去。 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达到空前。有的独
立实验,有的分工合作。有的学生用体积相同的铁块、 木块、塑料泡沫块放入水中认真观察; 有的学生用
注射器将乒乓球中分别注入不同量的水放入水中认真观察……用不同的材料做 实验得出了 “物体体积相同
时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的相同结论。因此,教 师在课堂教学中再也不是独裁者,而是组织
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师的任务就是 运用科学的方法把学生潜在的朦胧的的认识挖掘出来,开放
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潜能, 以利于更好的进行思维探究活动,时刻关注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以问题设计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
路培琦老师曾说过,对问题做出猜想、假设、预测、收集证据、证明,这是一个科学探究的 过程,也是学生
的表现过程,这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儿童的表现,蕴涵着他们对 自然与社会的无限好奇,蕴涵着
他们对自身力量的一种尝试和试验。
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创立的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划分为感知运动、前操作、 具体操作和抽象
操作等四个阶段。 小学生一般处于认知发展的前操作和具体操作阶段, 在具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体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动手操作比用抽象的语言讲授课本更加适合儿童认知发展, 儿童比较容
易接受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知识。小学生的“探究活动”重要的是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 培养他们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因此,只要学生能够
真正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即使探究结果没有得到预期的结论, 但学生却经历了一个充满乐趣
的过程,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即使他们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 但失败的教
训同样是一种收益。要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给予积极的评价。
我们应该用一种全新的、赏识的眼光来积极评价孩子们的探究活动。 要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
成功的喜悦,要把他们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转化成再探索再学习的动力。 这是保护和促进儿童
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的关键?新课标指出: “教师不要把上下课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
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 ”科学教育不能“以问题开始,以
答案结束,”而要“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再通过 学习来生成新
的问题, 打破时空界限,开展课后的后续性研究活动。 执教教科版小学科学三
年级上册《寻访小动物》 一课时,学生通过学习激发了观察动物的兴趣。有的学生喜欢观察 蚂蚁,我就鼓
励他,课后,你观察一下蚂蚁,它的家在什么地方?它喜欢吃什么?它是怎样 找食物的?并做好记录。 通
过学生课上课下的自主探究, 生成了许多新的问题, 如蚂蚁搬家
说明了什么?冬天它为什么躲起来?蚂蚁会迷路吗等等。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犹如一群
小科学家围绕问题开展了“做、观、思、议”等实践活动,逐渐明白了水是如何消失的,获 得了关于“蒸
发”的科学知识。复杂的、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取代了先验的确定的知识,儿童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主的、
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或者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中逐渐凸显出来。
四、以知识目标为载体促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
《科学课程标准》对于知识目标的要求是: “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
精彩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