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29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9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 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

,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为官当勤政爱民,百姓会怀念他;为人当感恩重义,后代会仿效他。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首先审题,把握题干的要求,“文中‘可以风世’的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筑舍定居 .B.不出,火且尽 且:将要 .C.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 .D.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息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游褒禅山“所得”的一组是( )

①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③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⑤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⑥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褒禅山又叫华山,唐朝有个叫慧褒的高僧,第一个在华山筑舍定居,死后又埋在那

里,从此,人们就叫华山为褒禅山。

B.褒禅山上有前洞和后洞,前洞所在位置平旷,到那里记游的人非常多;后洞曲折幽

深,景象奇特,但记游的人却相对较少。

C.王安石和朋友一起进入后洞,有一个人疲倦懈怠不想再游下去,就对大家说火把快

要熄灭了。大家随他一起出洞后,就有人后悔了。

D.王安石游山后很有感触,认为古人在观察万物时之所以常有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

思考得深入而且无处不在,这很值得后人学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答案】 1.D 2.D 3.A

4.(1)距离华山洞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碑文模糊、磨灭,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

(2)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也不能到达。 【解析】

二、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洞庭游记》序 明 文震孟

①游有四快,而天时之宜,风月之美,眺览之奇不与焉。游当茹素之期,不以酒肉丝竹尘点山灵,一快也。又当沦弃之日,山中好事之家,无相物色者,草衣衲侣,游乃益清,二快也。穷林屋之胜,至于烟迷径绝,田夫野老,惊相告语,奔走救援,此犹足以征人心焉,三快也。以余耳目所及之名公,若冯元成先生游记遍天下,独遗几席之洞庭。至张伯起、周公瑕、王百谷,皆未尝泛石公、龙渚之棹。惟赵隐君凡夫仅一至____。其他游者不能记,记者不能尽。即弇州之文,亦似寥寒未称。而孟长雄词伟藻,直与缥缈、莫厘争高竞爽,吞今掩古,光怪陆离。将使后来游者,遂可无言绝响,不必先结一记游之想,以挠其登高临深之天趣,四快也。

②昔人有言,山水之神情,恒与幽人畸士相亲昵。然非言语文章之妙,不足以发潜而疏远。今间询之楚人,武昌赤壁,仅一培塿;而柳州遗迹,按图索之,殊不相当。独以两公文在,

②①

儿与五岳四渎并垂声于宇宙。文人不遇,岂非山水之甚幸哉!况洞庭灵奇,夙标震旦。惟护之以风涛,布之以险阻,即具逸情远胜者,亦未能时时酬对。一朝不偶,相得益彰,山灵恺豫,又复何如!不啻吾所称“四快”而已。

③余接摈废以来,屏栖深谷,云封烟绕。门前寸步,便如黔蜀万山。洞庭之游,日与孟长期,而今竟先我矣。览兹游记,固深快之,而亦深妒之,终乃深幸之。幸我虽未游,而孟长已游,他日虽游而已,不必记游也。

【注】①洞庭:指江苏太湖中的洞庭东山和西山。②文震孟:苏州人,忤魏忠贤意,遂归。③石公:太湖边的山名,在太湖边。龙渚,指太湖。④赵隐居凡夫:隐士赵凡夫。⑤弇州之文:指明代王世贞的诗文。⑥姚希孟,文震孟的外甥。⑦缥缈:山名。莫厘东洞庭山。⑧培塿:小山丘。⑨五岳四渎:泛指大山名川。⑩不偶:命运不好。?恺豫:祥和快乐。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也 B. 焉 C. 耳 D. 耶 2.概括“游有四快”的内容。

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今间接地去询问楚地的人,三国时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山水,按照地图去找,也很难找到。

B. 如今偶尔地去询问楚地的人,苏轼笔下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的文化遗迹,按照地图去找,也很难找到。

C. 如今间接地去询问楚地的人,三国时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按照他文章所写去找,实地也与文中描绘不相称。

D. 如今偶尔地去询问楚地的人,苏轼笔下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山水,按照柳宗元文章所写去找,实地与文中描绘不相称。 4.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 1.C

2.要点:1.素食游山,无尘俗之累;2.无人烦扰,与僧同游有情趣;3.民风淳朴、人情之乐;4.孟长之文极妙,自己无需再作文可以纯粹赏玩。 3.D

4.要点:第②段承接第①段“游之四快”的最后“一快”,推进文意,指出“文人不遇,乃

?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29

2019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重到沭阳图记袁枚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1v8l659s22i4cx3q5al1oirv327wf00pn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