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语文 4.3.1《神的一滴》教案 苏教版必修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神的一滴教案

我们大都知道我国有3千多个湖泊,能很顺口地列举出我国的那些大湖泊:里海、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但我们不一定知道美国有一个瓦尔登湖,也不一定读过跟这个湖泊有关的文字。让我们来读读美国作家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走进这本书,我们会仿佛置身于瓦尔登湖畔,为那美妙的湖光山色所陶醉。瓦尔登湖的四季风光、黎明傍晚、阳光雨丝、游船鱼虾、树木花草、飞鸟走兽,还有那个特立独行、离群索居的年轻人的身影,以及他那宁静的心境、恬静的生活、智慧的思想,会深深地感染我们。

捧读《瓦尔登湖》,不少人会为梭罗那朴实美好的文笔,以及对大自然深入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所折服。作者的平民意识,他的躬身耕种、采果垂钓的体验,俭朴的生活态度,让人深深感动。他为人们营造了一种真实的“世外桃源”意境,类似我国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但相比之下,它更博大、深刻、积极,让人体会到一股向上的精神,感悟到生命的意义,也对美与宁静、对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有了一种真切而深切的体味。

梭罗有些议论很精彩:“要是没有衣服,人们的相对身份还可以保持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要是没有衣服,你能够准确地告诉我,文明人中谁是属于最高贵的阶层吗?”“许多国王疯狂地保留了大量经过仔细雕琢的石头,希望使自己永恒,假如他们用这些心思来雕琢自己的思想,又会如何?一件合乎理性的事情比高大的纪念碑更值得纪念。”我们读到这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文字,心灵会一下子豁亮起来。 [听课之前想一想]

①你会有跟众人一样的亲近大自然的欲望吧?

②让我们回味一下我们在大自然的环抱中曾经产生过什么样美好感受。 ③我们肯定想了解睿智的人从大自然中获得的不同寻常的美好感受吧? 调动积累·资讯共享 交流作者和作品信息 与孤独结伴的作家

美国作家梭罗,于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美国马萨堵塞州康科德城,1833-1837年就学并毕业于哈佛大学,1838-1840年在家乡执教两年。然后他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家里(1841-1843年),当门徒,又当助手,开始尝试写作。1845年,他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该州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到1847年才回到康城。1849年,他写了一本叫作《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的书。1854年,《瓦尔登湖》这本文学名著出版了。本书开始的时候反响并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于1862年病逝于康城,终年44岁。他留下了《日记》39卷,已有多种版本和选本问世。这位美国作家,被公认为是与孤独结伴的作家。

1

书中有梭罗的题词:“我并不想为沮丧写一首颂歌/倒是想象在自己的栖所报晓的雄鸡/劲头十足地夸耀/哪怕只是为了提醒我的邻居。”

梭罗的研究专家哈丁指出:《瓦尔登湖》至少有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另一位研究专家乔治·艾略特指出:《瓦尔登湖》“深沉而敏感的抒情”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

哈丁提醒人们,可以把《瓦尔登湖》当作一种19世纪的《鲁滨逊飘流记》来阅读;并认为《瓦尔登湖》是现代美国散文最早的榜样。梭罗深信如果人能专注于乐观,就能在人世间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而且他相信人类美好的未来。把《瓦尔登湖》作为神圣的书来读的人,无疑关注了《瓦尔登湖》中人类灵性恢复这个主题。 描写湖光山色诗文共赏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唐·白居易《题岳阳楼》) 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唐·李商隐《初入武夷》)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宋·辛弃疾《游》之一)

泛舟南北两湖头,到处青幽不用求。水碧山青宜入画,游人欣赏愿勾留。(当代·董必武《游镜泊湖》)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当代·郁达夫《南游吟草》)

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补充注音、释义

[汆(tǔn)水]飘浮在水里。 [鳍(q)]鱼类的运动器官,由刺状的硬骨或软骨支撑薄膜而成。 [水蝎(xiē)] 一种节肢动物。[蓟(j)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虚掷(zh)]白白抛弃。 [黑魆魆(xū)]形容黑暗。 [深邃(su)]深远。 感知文本内容

本文是写景散文,描写瓦尔登湖的景色,在写景中穿插叙事、议论、抒情。

文章第1段用一句话领起写景内容:“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下文的写景文段,就是着力描写湖的表情、姿容。

2

第2、3、4、5段集中笔墨写景,主要描写湖光山色和湖面小生命的活动,顺次写了 “一个平静的九月下午”的湖景和“十一月中的一个下午”的湖景。前者,有远景全景和近景小景的描绘。后者,主要写小鲈鱼的嬉戏场面。

第6、7、8、9段转入叙事,写了两个老年人在瓦尔登湖的见闻和作者在瓦尔登湖的见闻,前者略写,后者详写。

全文在写景和叙事中穿插抒情议论。抒情议论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1、赞美瓦尔登湖;2、思考人生课题;3、鞭挞丑恶现象。 画出结构简图

行文内容: 写景(穿插议论抒情)→ 叙事(穿插议论抒情) ↓ ↓

写作意图: 讴歌大自然→←鞭挞丑恶现象 [思路探微]

文章以开头的 “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这句话,领起全文。下文从不同场景和角度对瓦尔登湖的湖光水色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之后,转入叙事。在写景与叙事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美好理想境界。

精读课文·品析鉴赏 细读语句,品味文意 一、写景内容:

1.“一个平静的九月下午”的湖景描写:有静景,也有动景,在静景之中写了远景和近景。 “它像一条最精细的薄纱张挂在山谷之上,衬着远处的松林而发光,把大气的一层和另外的一层隔开了。”写的是远景、全景,用精彩的、含情的比喻,把平静、高雅、不乏神奇色彩的湖面、湖周背景、湖底倒影都表现了出来。

“这像是玻璃的溶液,已经冷却,但是还没有凝结,而其中连少数尘垢也还是纯洁而美丽的,像玻璃中的细眼。”写的是近景、小景,凭静心的观察、细心的揣摩,用贴切、新颖的比喻,以极度赞叹的语气,集中笔墨把湖水的纯洁、可爱,表现我遗。 2.“十一月中的一个下午”的湖景描写:同样写了静景和动景。

“湖水是出奇地平静,因此简直就看不出它的表面来了,虽然它不再反映出十月份的光辉色彩,它却反映出了四周小山的十一月的阴暗颜色。”写静景,侧重表现湖景的季节特征和特色感觉,透露出作者对景物色彩的敏感。

3

高中语文 4.3.1《神的一滴》教案 苏教版必修1

神的一滴教案我们大都知道我国有3千多个湖泊,能很顺口地列举出我国的那些大湖泊:里海、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但我们不一定知道美国有一个瓦尔登湖,也不一定读过跟这个湖泊有关的文字。让我们来读读美国作家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走进这本书,我们会仿佛置身于瓦尔登湖畔,为那美妙的湖光山色所陶醉。瓦尔登湖的四季风光、黎明傍晚、阳光雨丝、游船鱼虾、树木花草、飞鸟走兽,还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1tv67oo0a3y3j84vsq02xzhu2kzfw009p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