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一、选择题
1.罗斯福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我誓为美国人民实现‘新政’”。新政“新”在( )
A.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 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C. 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D. 普遍推行工业国有化
2.有人说,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政府职能发生重大转变,从传统的“小政府”向“大政府”转向。这表明了( )
A. 美国总统的权力开始超越国会 B. 罗斯福开始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制度 C. 罗斯福开始实行计划体制来管理国家的经济 D. 罗斯福加强了政府调控干预经济的职能
3.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萎。”“玫瑰花”枯萎的原因是胡佛( ) A. 个人能力不足 B. 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 实施国家干预的政策 D. 对克服危机灰心绝望
珀金斯描述总统的炉边谈话:我曾见到男男女女都聚集在收音机旁4.时任美国劳工部长弗朗西斯·
边,甚至那些不喜欢他的人和在政治上反对他的人也都在那儿以友好愉快的心情聆听。他们能够聆听到的内容有( )
①市场发挥自身功能给危机疗伤 ②复兴计划的目标与基础 ③银行危机的解决与信用的恢复 ④工程救济计划的实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曾有媒体以“新保守主义”来形容她,认为她在位期间
1
斯密时代。下列措施中最有可能是其实(1979~1990年)一连串的改革行动是要将英国带回到亚当·施的是( )
A. 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与征税 B. 重要产业收归国营 C. 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 D. 扩大失业救济范围
胡佛,今天我们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今天我们行乞求食,今天我要偷取6.“我们要感谢你,赫伯特·
煤炭来取暖,谁会知道我会偷?”这首流行的歌曲直接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民( ) ①因经济危机生活贫困 ②对胡佛政府的信任度降低 ③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 ④对资本主义制度深恶痛绝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伯恩斯在《罗斯福:狮子与狐狸》中这样描述:“渐渐地,国家的信用机构变得奄奄一息了。危机四处弥漫,但那是一种怪异的令人麻木的危机……它比一支入侵的军队还要可怕:它无处不在,却又无影无踪,因为它位于人们心中。它,就是恐惧。”这段材料主要描述了哪个历史事件( )
A. 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 B. 资本家盲目扩大再生产 C. 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D.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和摩擦加剧
8.罗斯福(1882~1945)上台伊始,立即实行“新政”,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以及社会福利方面加强救济和社会保障等。这反映了新政的特点是( ) A. 损害资本家的利益 B. 实行计划经济 C. 建立“福利国家” D.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9.20世纪20年代,美国普遍推广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盛行毫无顾忌地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之风。1924年到1929年之间,美国的分期付款销售额增长了3/4。对此现象,认识错误的是( )
2
A. 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B. 进一步刺激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C. 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D. 促进了美国市场经济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
10.美国总统胡佛面对经济危机时说:“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工人也会得到好处。”这说明他采取的政策是 ( ) A. 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 B. 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 C. 加强参与国际市场的争夺 D. 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
11.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③时段解读正确的 是( )
A. 美国政府采用减少税收和减少国防开支来抑制生产停滞 B. 美国政府通过减少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 C. 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局面是低赤字、高国债、高贸易逆差的时代 D. 美国经济处于“新经济”时代,这是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的结果
12.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他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衣阿华州的一家保险公司,它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并给予工人更大的责任和自主权;佐治亚州的一家纺织公司,它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三则材料均反映出哪种经济现象的特点( )
A. 福利国家制度 B. 知识经济(新经济) C. 经济全球化 D. 第三产业
1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是“反对税收当局的歌曲”。1966 年奇想乐队The Kinks有首歌是这么唱的:“收税员夺走了我所有的钱,剩下我留在这座豪宅里,懒洋洋地享受着
3
阳光午后,那时生活更多的是阳光午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 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 B. 英国政府干预经济导致财政困难 C. 英国民众内心的迷茫与孤独 D. “新经济”推动了英国高速发展
14.下图与20世纪30年代的某史事直接相关。该史事是( )
A. 美国实施的罗斯福新政 B. 俄国十月革命
C. 日本实行的“统制经济体制” D. 中国实行的国有企业改革
15.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道:“为了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诱导,使之互相适应,政府机能必须扩大。……因为它不仅是避免现行经济形态全部毁灭唯一可行的办法,而且也是个人积极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上述理论的提出( ) A. 表明美国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政策 B. 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指导西方国家走出了经济滞涨的局面 D. 强调了政府要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16.成立于1933年5月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是罗斯福总统规划专门负责解决田纳西河谷一切问题的机构,它是具有私营企业灵活性的独立国营公司,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胜私人垄断资本家的典型案例。该机构的建立( )
A. 反映了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 B. 体现了美国计划经济的实施 C. 标志着美国混合经济的建立 D. 终结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17.1929年美国总统胡佛在白宫宣布:“……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这说明胡佛总统( ) A. 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4
B. 认为经济危机对美国打击不严重 C. 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 D. 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
18.马克思曾做出过这样的论述,即“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相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这现象采取的措施有( ) A.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推动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兴起 D. 建立社会福利国家
19.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一些新变化。主要体现在( )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阶级矛盾逐渐消除 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 ④“新经济”出现,但受一些因素的制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罗斯福和胡佛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是( ) A. 保留自由企业制度 B. 克服美国经济危机 C.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D.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5月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旨在通过“联邦与各州、各领地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合作,减轻因失业造成的艰难和痛苦”。 ——德怀特《现代美国(1896~1946)》
1933~1939年PWA帮助建造了全国近70%的新校舍,65%的县政府办公楼、市政厅和污水处理工厂,35%的医院和公共卫生设施,10%的道路、桥梁、地铁和类似的工程建筑。
5
——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下卷
材料二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以下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政策的变化。
(3)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美国的罗斯福总统以及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应付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特点?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了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知识经济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的特点。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信息技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成为美国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美国经济在较长时期内出现了低通货膨胀与低失业率并存,而经济持续增长的局面。 材料三:1998年底,英国发布了《竞争未来——发展知识经济》白皮书,强调要把知识经济看成是英国经济的最新基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知识经济的特点。 (2)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说明知识经济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3.遏制“舌尖上的消费”,引领消费新风尚。每个时代的经济对当时消费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同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也对消费文化观念的演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潘海林《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
6
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韩毅《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
从长期来看,如果(二战后形成的)这种高福利带来的高消费制度不加以变革,……各类危机也将持续出现。——(2012年)周建民《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及未来走向》 请回答: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所反映的不同时期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战后调查,由于战争的破坏,(联邦德国)约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自由竞争。……(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3)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1950年,联邦德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中50年代经济……被国内外誉为“经济奇迹”。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 日本政府为经济开发提供了各种计划和情报等服务。1956年日本政府制订《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进入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继岸信内阁之后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十年后的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增加一倍。1960年6月24日,日本政府发表《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 ——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美国自1991年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值。这种经济现象就被人们表述为“新经济”。——叶蔚、袁清文《网络金融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二战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二战后日本、联邦德国的经济政策的相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出现“新经济”的历史条件。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西方国家的福利体系。
7
材料二 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有何特点?
(2)“福利国家”出现后,有人宣称:“为每日的面包而斗争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也有人认为:“高福利国家和经济增长势不两立。”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福利国家”的认识。
8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 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就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故C项正确。 2.【答案】D
【解析】罗斯福新政之前采用自由放任的政策,政府很少干预经济,政府只是经济“守夜人”;罗斯福新政之后采用凯恩斯主义,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政府既是经济“守夜人”,又是企业的二老板。 3.【答案】B
【解析】 “玫瑰花”应该要精心地培育才能艳丽多姿,而题干中说“它就会枯萎”,正是说明了胡佛没有对其精心培育,再联想胡佛在危机爆发后一直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可知应选B项。 4.【答案】B
【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这个情景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情景;而罗斯福新政政府实行大规模干预经济,排除①。 5.【答案】A
【解析】 根据“改革行动是要将英国带回到亚当·斯密时代”可知,她主张推行自由主义政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这首歌反映了美国人民生活贫困,同时也是对胡佛政府的讽刺,而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恶痛绝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 7.【答案】A
【解析】题干表明危机从金融业蔓延,体现了30年代的大危机。B项是原因,C项是体现,D项是影响。 8.【答案】D
【解析】 罗斯福新政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以及社会福利方面加强救济和社会保障等,这体现了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特点。 9.【答案】D
【解析】分期付款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过度,它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对经济大危机的爆发有深刻影响。 10.【答案】B
9
【解析】由胡佛的话“大企业得到繁荣”说明他坚持企业的自由竞争与发展,因为大企业在竞争中是有优势的,B项正确。 11.【答案】B
【解析】图中③时段是指20世纪80年代,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70~80年代初,美国出现“滞胀”局面,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凯恩斯主义失灵。里根(1981~1989年执政)对策:减少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削减税收和加大国防开支来抑制生产停滞,故A项错误,B项正确;里根调整经济政策的结果是美国经济开始回升,但造成高赤字、高国债和高贸易逆差的局面,故C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遗传基因、卫星定位、软件、因特网等信息显示与知识经济有关。故选B。 13.【答案】A
【解析】解读材料可知反映了人们在被夺走所有的钱之后,还会过着很闲适的生活,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史实,可知是推行福利制度的结果,故A项正确;财政困难无法从史实和材料得出,故B项错误;材料中“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体现不出民众内心的迷茫和孤独,故C项错误;“新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14.【答案】A
【解析】 根据时间、画中人物形象以及“NEW DEAL”可以判断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故A项正确。 15.【答案】B
【解析】美国告别“自由放任”政策的标志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A项错误。凯恩斯主义“政府机能必须扩大”的主张使得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干预经济,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国家干预的实行,使财政赤字严重,国家货币发行过度,造成经济滞胀的局面,C项错误。凯恩斯主义强调了政府要采取有效手段管理经济,不能只当“守夜人”,D项错误。 16.【答案】A
【解析】从题干材料“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是具有私营企业灵活性的独立国营公司”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故A项正确;美国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故B项错误;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体现美国混合经济,但不是标志着美国混合经济的建立,故C项错误;美国罗斯福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故D项错误。 17.【答案】D
【解析】题干显示胡佛总统在经济危机爆发后被迫采取了一些干预经济的措施。A、B、C在题干
10
中无法体现。 18.【答案】D
【解析】据题干材料“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可知出现危机的根源在于民众购买力低下,消费缩小。材料不能说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A项错误;为扩大消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且减少国家干预经济是1973年经济滞胀后才出现的,故B项错误;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兴起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民众的购买力无关,故C项错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民众消费,提高民众购买力,开始建立完善福利制度,保障低收入阶层生活,故D项正确。 19.【答案】C
【解析】“福利国家”的发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并不能消除阶级矛盾,②说法有误,排除含有②的选项。故选C。 20.【答案】C
【解析】胡佛当政时推行的经济政策仍然是“自由放任”,而罗斯福推行的经济政策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故C项正确。
21.【答案】(1)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变化:从“自由放任”政策到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
(3)特点: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内需;关注民生(增加就业机会);重视社会保障;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宏观调控);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解析】第(1)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社会救济措施和影响。第(2)题考查胡佛和罗斯福的经济政策。第(3)题对比两则材料内容,从反危机措施的内容、特点和实质等角度总结。
22.【答案】(1)特点:①以知识、资源占有、配制、生产和消费为核心。②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③支柱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④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 (2)关系: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影响:①知识经济将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②未来竞争将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③教育将在经济中起关键作用。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总结;第(2)问“新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强的时代,两者相互促进;第(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出知识、人才、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即可。
23.【答案】说明:20世纪20年代享乐消费成为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为摆脱危机困
11
境,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积极消费;二战后,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福利国家出现。但是这种高福利、高消费又导致近期的欧债危机。
【解析】首先要把材料中三个时期的各自现象提炼出来,分别是“享乐消费观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凯恩斯主义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高福利带来的高消费制度”,然后结合教材把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出来即可。 24.【答案】(1)特点:将市场经济、国家干预、社会保障三者结合起来。 (2)相同: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采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侧重:①日本政府侧重对经济的计划指导;②德国侧重市场调节。
(3)条件:①二战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②80年代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滞胀危机,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1)保护自由竞争。……(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3)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即可得知“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将市场经济、国家干预、社会保障等三方面结合起来。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再结合材料便可知道二战后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政策相同点是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根据材料一中“(1)保护自由竞争。……(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以及材料二中“1956年日本政府制订《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60年继岸信内阁之后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0年6月24日,日本政府发表《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可知日本政府侧重对经济的计划指导,德国政府侧重市场调节。
(3)根据材料三中“……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美国自1991年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出现的历史条件一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二是80年代后美国政府采取里根经济学缓解了滞胀危机。 25.【答案】 (1)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高财政支出。
(2)缓和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但同时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助长了人们的惰性,滋长依赖情绪,降低企业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其已覆盖养老、医疗等多个领域,从材料二中社会保险支出的比重即可得出另一特点。第(2)问,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