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高一年级语文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摭(zhí)拾 跬(guī步) 赭(hè)色 铩(shà)羽而归 B、戕(qiāng)害 C、饿殍(fú)
驽(nú)马 月晕(yùn) 曝(pù)背谈天 经传(chuàn) 匀称(chèn)
余音袅袅(ni?o)
D、悠邈(mi?o) 窈窕(y?o ) 慰藉(jí) 攒蹙(zǎn)累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廖廓 静谧 沧凉 汗流夹背 B、沉缅 缠绵 僻静 金石可缕 C、蒙敝 炽热 驯服 莫明其妙 D、甄别 烙印 矫饰 怡然自得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让人瞠目结舌。 B、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的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生灵,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
C、那个时候的她可真是鸡肠小肚,别人提一点意见,她都记恨在心里,现在长大了,心境开阔多了。
D、这里天气的恶劣是出了名的,这不,刚才还是一片晴空,现在竟飘起了沸沸扬扬的大雪。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在北京一些中央媒体工作的外籍人士注意到,媒体上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不仅数量增多了,而且变得“更有人情味”了。
C、人生是一场旅行,精神家园是一个人在困顿和疲惫时获得心灵的安慰和前行的动力,如果一个人没有精神家园,他这场旅行注定不会有大收获。
D、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相应的实力,以致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三句名言的大意,并按字数要求把这句话填在画线处。(3分) (1)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2)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而是根据他的行动。——列宁 (3)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在言和行的关系上,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不超过15个字) 6、给下面一则消息加上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3分)
本报北京12月10日电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近日告诉记者,目前各地出现的电荒将使我国的电源建设进一步加快。据测算,我国水电的技术可开发容量为4.93亿千瓦,经济可开发容量为3.95亿千瓦,而已建水电站装机容量仅为经济可开发容量的19.9%,未来20年将是我国水电开发的黄金期。未来几年,我国每年投资于电源建设的资金为1000亿至1200亿元,而通过企业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进行水电建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标题: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苏轼《赤壁赋》一文中的三段文字,完成7—10题。(21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危:端正地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攻下。
C、举匏尊以相属 属:同“嘱”,嘱咐,引申为劝酒 D、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食:食品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而:连词,但是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于:介词,对
C、不知东方之既白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D、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则:连词,那么 9、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运用对话,打破了赋的传统语言表现形式,新颖独特。
B 、通过阐述“变”与“不变”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企盼纵情山水,做赤壁隐士的愿望。
C 、主客问答,实际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旷达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哀的一面。
D、“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句,用侧面暗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厌恶从前官场腐败,希望清明政治出现的思想。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分)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分)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三、古诗词鉴赏: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①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
(1)本诗的体裁是什么?王维与哪位诗人被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2分)
(2)试简述本诗首句的作用。(4分)
(3)前人评论《送沈子福之江东》这首诗的三、四句“工于比喻,善于言情”。 试结合诗句赏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2) ▲ ,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3)苟利国家生死以, ▲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韩愈《师说》) (5)蟹六跪而二螯,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6)携来百侣曾游。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7) ▲ ,而莫得其涯; ▲ ,而不知其所穷。(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 ▲ ,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6分)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13、第1段文字描绘出一幅微雨寒村图,作者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写出了江南的迷人冬景?(2分)
14、“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这句话如何理解?(4分)
15、“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这一句中,以“味”来作“红黄”的量词,是不是用错了?说说你的看法。(4分)
16、这两段写江南的雨雪,并没有作过多的实景描绘,说说作者写法上的特点。(6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15分)
演好自己的偶像剧
——专访方文山
他身上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才华”,另一个是“相貌”。有“粉丝”这样评价他:“横溢的才华吓跑了脸上的帅气。”还有人描述他的长相:“有惊无险,像街头的寻常路人。”最损的莫过于吴宪宗“歹毒”的大嘴:“看看他的词,再看看他的脸,你才明白,原来上帝是多么公平!”他便是方文山,周杰伦的“御用”词人。从《双截棍》、《东风破》、《七里香》,直到今天感人肺腑的《菊花台》,方文山用天马行空的文字与瑰丽的想象一次又一次冲击我
们的感官,他几乎包办了周杰伦所有脍炙人口的精品,成为今日歌坛中无法撼动的“指标性人物”。此刻,他坐在我面前,接受我的采访。
记者:你曾以亲身经历为范本写过一本励志书《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剧》。之所以有如此感悟,是否因为自己的成长故事充满励志色彩?
方文山:成长对我来说,并非一帆风顺。我出生在台北一个小乡镇的普通家庭,家境不好,很小便开始勤工俭学了。每到寒暑假时我一般都会外出打工,比如送报纸、当餐厅服务员……当时也会觉得苦,但现在回想起来却蛮感激。因为有过那些困顿、不如意和苦难,今天的自己才会懂得惜福。
记者:电影和写作曾经是你的理想,为何却写了歌词?
方文山:当年我本想进电影圈发展,但是行业不景气,只好退而求其次写歌词。我想,总有一天,自己会慢慢靠近电影圈的。当时我的工作是安装防盗系统。工作时,我会随身带纸和笔,边工作边想歌词。有时突然想到一句好词,赶紧拿出笔把歌词记下。就这样,一年下来写了一百多首,四处投递出去。最终只有宪哥(吴宗宪)回了我的电话…… (机会显然眷顾方文山。当吴宗宪幸运地光顾之后,周杰伦又呼啸而来。) 记者:周杰伦给你的最初的印象是什么?
方文山:我们同时被宪哥签下词曲经纪约。起初对杰伦的感觉是:这个年轻人有些与众不同,做事酷酷的。接触久了,我发现他的确有资格酷。比如他钢琴弹得的确不错,音乐的确比别人更有创意,一年后,他又签了歌手约,显然是可造之才。
记者:关于你和周杰伦彼此的作用,很多人都在探讨甚至争论不休。你自己认为呢? 方文山:我们是相辅相成的。曲是架构,词是衣服。杰伦的曲天生已经很匀称了,旋律本身已经很动人,即便没有我的词,它一样存在。我只是帮他的旋律加画面,提供故事,让它更有血肉。
记者:有没有想过如果搭档不是周杰伦,而是别的歌手,你的歌词还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吗? 方文山:我想不会。好的作品需要好的曝光平台。杰伦的曲风便是强有力的曝光媒介,这种强强联手的效果便是“1+1=3”。
(目前,“粉丝”们为方文山与周杰伦的地位吵得不可开交。一种说法是周杰伦捧红了方文山,另一种说法是方文山成就了周杰伦,更有观点认为:这个年代,如果没有周杰伦,音乐将会很寂寞;如果没有方文山,周杰伦也会很寂寞。)
记者:你觉得,你的歌词能在浩若烟海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方文山:风格。创作歌词时,我会故意强调段落与段落不见得有关系,但阅读时依旧有主题。我强调一种整体感觉,这在《爱在西元后》有着很好的体现。 记者:你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最大的悲哀是不想当自己。
方文山:几年来,我在圈内看到许多年轻人不想扮演自己,永远羡慕别人,成天幻想当周杰伦、刘德华。与其羡慕别人,耽误自己的人生,不如做好优秀的自己。
在“一切皆有可能”的今天,人人都憧憬着由麻雀变成凤凰。只是,变成凤凰的方文山却一再提醒:先甘心当一只麻雀,潜心演好自己的偶像剧。否则,既错过麻雀的欢愉,又无法企及凤凰的荣耀,那岂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17、文章的开头提到了不同的人对方文山的评价,其共同的意思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