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故选:D。

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无机化合无:水占80%--90%;无机盐占1%--1.5%.有机化合物:蛋白质占7%--10%;脂质占1%--2%;糖类和核酸占1%--1.5%。 2、C、H、O、N基本元素占鲜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C>H>N。 3、C、H、O、N基本元素占干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O>N>H。

4、成熟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需要两个条件:半透膜和浓度差,半透膜是由原生质层构成,浓度差是指外界溶液与细胞液之间的浓度差。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渗透作用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及含量;识记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4.【答案】C

【解析】解:实验最初几天里,脂肪含量逐渐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脂肪转化为了糖类;种子萌发时首先必须进行大分子有机物的水解,这需要种子吸收大量的水分。干重增加应该是脂肪水解时加入的水的质量,故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 故选:C。 根据题意可知,种子始终放在黑暗条件中培养,因此种子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而题中提出“脂肪含量逐渐减少”,而曲线中看出,在前7天种子的干重在增加,这说明脂肪在不断转变成其它形式的有机物。

本题考查了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的细胞代谢,意在考查考生的析图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5.【答案】A

【解析】解:A、淀粉彻底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蔗糖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均有还原性,A正确;

B、脂肪酸、丙酮酸所含化学元素为C、H、O;核苷酸所含化学元素为C、H、O、N、P,B错误;

C、一条单链DNA 中相邻的碱基之间以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C错误; D、RNA为单链结构,有些病毒的核酸是RNA,嘌呤碱数量与嘧啶碱数量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A。

1、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 (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 (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2、蔗糖和多糖为非还原糖。 3、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本题考查了细胞内糖的分类和组成、DNA、RNA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难度适中。 6.【答案】D

【解析】解:A、胰岛素基因编码A、B两条肽链,不是由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而是由DNA中的一条单链编码的,形成两条肽链的原因是胰岛素原被水解成两条肽链的结果,A错误;

B、沸水浴加热之后,胰岛素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但肽键不会断裂,B错误;

第11页,共28页

C、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能促进肝糖原合成,降低血糖浓度,C错误;

D、核糖体合成的前胰岛素原肽链是没有活性的,必须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后期加工处理切除部分肽段,才可以获得成熟的胰岛素A和B链,进一步包折叠装修饰形成具有生理活性的胰岛素,需要用到蛋白酶,蛋白酶能切除部分多余的肽段,D正确。 故选:D。 1、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2、高温之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3、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4、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不具有空间结构,需经过加工才形成具有活性的蛋白质。 本题综合考查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结构与功能多样性、蛋白质变性等考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的蛋白质等方面的知识的识记、理解及灵活运用。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识记线粒体的结构及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场所;识记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A、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核孔具有选择性,如DNA分子不能通过核孔,A错误; B、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组成,而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组成,B错误;

C、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使得附着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关酶的膜面积大大增加,而丙酮酸的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错误;

D、胰蛋白酶的分泌过程中,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并与高尔基体融合,这能够说明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组成成分和结构的相似性,D正确。 故选:D。

1、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

(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3、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场所: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

8.【答案】D

第12页,共28页

【解析】解:A、光反应阶段水在光下分解产生氧气,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H],即两个过程都有水的参与,A正确;

B、光反应阶段水在光下分解产生氧气,同时会产生ATP;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H],同时会产生ATP,B正确;

C、线粒体内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叶绿体内暗反应的原料,C正确; D、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基质,D错误。 故选:D。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水在光下分解产生氧气,暗反应阶段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消耗二氧化碳。

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H];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氧气和[H]结合生成水。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同时识记各阶段发生的场所,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考查。 9.【答案】B

【解析】解:A、性激素的合成场所是内质网,其分泌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错误;

B、线粒体是肝细胞中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能量的供应,进而影响氨基酸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生物膜上可以合成ATP,桑格和尼克森构建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错误;

D、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该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不能产生CO2,D错误。 故选:B。

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2、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反应生成酒精和CO2或乳酸。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呼吸,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场所、产物等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答案】C

【解析】解:A、通过离子泵运输的为主动运输,因此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A正确; B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并不是影响了动作电位产生时Na+的内流,B正确,C错误;

D、离子通道与离子泵都是蛋白质,因此都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D正确。 故选:C。

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

第13页,共28页

2、解答时紧扣题干关键信息“载体蛋白”、“通过离子通道运输的为被动运输,通过离子泵运输的为主动运输”答题。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掌握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1.【答案】D

【解析】解:A、孟德尔发现基因分离定律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 B、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和鲁宾卡门探究光合作用过程释放的O2中氧元素的来源都运用了对比实验法,B正确;

C、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都运用了模型构建法,C正确; D、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运用了荧光标记法,D错误。 故选:D。

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

2、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3、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本题考查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要求考生了解人类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一些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及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2.【答案】D

【解析】解:A、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即观察线粒体是活体染色,不能用盐酸处理,A错误;

B、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是成熟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能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B错误;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将DNA与蛋白质分开,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进行化学提纯分离,研究各自的效应,C错误;

D、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均可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作为实验材料,D正确。 故选:D。

1、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

第14页,共28页

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本题考查观察线粒体实验、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3.【答案】B

【解析】解:A、“高原反应”是由于机体缺氧,“人寒冷时,“不能用纯氧抢救煤气中毒的病人”是由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化学物质刺激呼吸中枢,A错误; B、“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不再催化淀粉水解”是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pH,“低温保存的食物不易腐败”是由于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在低温条件下活性受到抑制,两个实例均能体现出“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特性,B正确;

C、“人发高烧时,浑身无力,食欲下降”能体现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不由自主打寒战”是体温调节造成的,不能体现“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C错误;

D、“沸水浸泡过的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佳”是由于高温破坏了酶的结构,但“胰岛素不能口服”是因为胰岛素能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水解,不能体现“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D错误。 故选:B。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酶的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4.【答案】A

【解析】解:硝化细菌之所以被归为化能自养型生物的原因是硝化细菌能利用氨气氧化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故选:A。

同化作用(又叫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即生物体利用能量将小分子合成为大分子的一系列的代谢途径,自养生物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有机物的生物;异养生物:只能从外界摄取现成有机物的生物。

对于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概念的理解及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5.【答案】D

【解析】解:A、光合细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香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A错误;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喷洒不同浓度特制的培养液配制的光合细菌悬液,对照组为施用等量特制的培养液,目的是排除确保自变量的唯一,B错误;

C、各组香瓜幼苗鲜重不同的原因是光合细菌与香瓜的净光合速率不同,C错误; D、由于高浓度悬液组的幼苗生长速率仍高于对照组,因此上述实验结果并不能证明高浓度的光合细菌悬液对香瓜幼苗生长具有抑制效应,D正确。 故选:D。

光合细菌是原核生物,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香瓜是真核生物,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光合细菌悬液,因变量是幼苗的叶片数、根吸水活力和鲜重,图示表明第四组的叶片数、根吸水活力和鲜重最大。

第15页,共28页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故选:D。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无机化合无:水占80%--90%;无机盐占1%--1.5%.有机化合物:蛋白质占7%--10%;脂质占1%--2%;糖类和核酸占1%--1.5%。2、C、H、O、N基本元素占鲜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C>H>N。3、C、H、O、N基本元素占干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O>N>H。4、成熟植物细胞通过渗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1rc005naa0zdc523xwm17c19373fh00gr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